APP下载

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滨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

2016-02-19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社区学院310053赵国祥

新农村(浙江) 2016年8期
关键词:滨江区学习型示范区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社区学院 (310053) 赵国祥



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滨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社区学院 (310053) 赵国祥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较快发展,社区教育事业也实现了同步发展。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社区教育在促进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构建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形成了新城区“优教乐学”社区教育发展模式。2014年9月,滨江区开始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工作,2016年5月,教育部确定滨江区为第四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1.创建基础

滨江区社区教育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总体要求,以推进社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城区为目标,坚持扎根社区、服务市民的基本原则,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推进高新区(滨江)各类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社会环境,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1)组织管理体制和办学网络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形成了“区社区学院、街道社区分院、社区市民学校”三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区社区学院为省级示范社区学院,三所街道分院均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分院,浦沿、西兴两所分院(街道成校)为省示范性成校,长河成校为省标准化成校。社区市民学校标准化建设全省领先。

(2)社区教育创建工作成效明显2013年,滨江区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14年下半年,滨江区开始着手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工作。在西兴、长河街道相继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的基础上,2015年浦沿街道也成为全国示范街道。创建了“市民学校标准化建设”“白马湖市民大讲堂”“硅谷创新论坛”“建筑工地民工学校”“家庭教育大课堂”“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等一批富有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项目。2013—2015年滨江区完成3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4个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和示范项目。

(3)教育培训活动蓬勃开展围绕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要求,满足广大市民多样化教育培训需求,改革社区教育培训课程,丰富培训项目,创新培训方式,全面提高社区教育培训水平。2013—2015年三年培训人数分别达到21.5万、23.5万和31.4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5.9%、71.9%和95.5%。三年来,登记在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率100%,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率达80%以上。

(4)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区有专职教师23人,兼职教师120人,志愿者9 854人,形成了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教育队伍。区、街道财政分别按常住人口数2.5元/人和2元/人标准,下拨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保障社区教育活动正常开展。还单独设立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经费,如近三年扫盲经费260万元,创省社区教育示范校基础建设经费210万元等。制定完善了社区教育的各项制度,并列入政府教育督导范围。

(5)全民终身学习氛围基本形成广泛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全区学习型机关创建率达94%,学习型社区创建率达82%,学习型单位创建率达70%。有区优秀学习型社团40个,其中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8个,市百姓学习之星3名。每年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宣传社区教育理念,推动全民终身学习。2014年被评为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组织奖。

2.具体做法

滨江区申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确有难度,主要是从实验区到示范区间隔只有2年,浙江省要求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单位,竞争激烈。

(1)外借智力区社区学院邀请了全国社区教育专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委会名誉理事长陈乃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领导,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市成教处几位处长等专家前来我区调研指导,对滨江社区教育模式的概括、亮点的提炼、成果的总结都给予了明确而精心的指导。同时,还组织具体负责示范区创建工作的老师前往上城区、萧山区学习取经,这两个区都是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特色明显,硕果累累。上城区、萧山区社区学院院长把各自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使得我们在后面的创建工作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2)凝聚力量为推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滨江区成立了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印发了《滨江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在出台的创建实施方案中对区级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的创建任务都有明确分工,在创建工作分解表中对每一项指标的责任部门也具体落实到位。2015年6月,区召开了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动员大会,区领导明确要求各单位要根据会议精神,落实好、协调好,按要求收集各类资料,总结提炼好“拳头产品”,使特色、亮点更加出彩,确保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任务落实后,各部门紧锣密鼓,认真梳理近年来相关工作,统计填写各类表格,在规定的时间上交创建资料。

(3)翔实材料区社区学院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所有教师放弃暑期休息时间,加班工作,学院内部成立了外联组和材料组,外联组负责与上级业务部门及区内各成员单位的联络沟通,材料组负责各类材料的起草、整理、归档等。在丰富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区社区学院还组织力量拍摄了《社区教育 惠及全民——杭州市滨江区社区教育纪实》,该宣传片全面反映了我区社区教育自2006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同时,拍摄了《让西兴灯笼亮起来》《现场应急救护》两个视频课程。2015年10月上旬,出色完成了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3.发展思考

2016年5月,滨江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后,对社区教育今后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

(1)着手制定滨江区社区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科学定位滨江社区教育发展目标,立足“发展高新产业、提升新市民素质、共享现代城市生活”三个维度来规划,描绘好社区教育“十三五”美好蓝图。

(2)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质发展的原则社区教育从“教育培训”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科普宣传周等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市民的自主、互动、合作、网络学习,营造良好的终身学习氛围。

(3)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与滨江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形成多元化培训格局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开展中小学食堂工作人员一年时间全员培训;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为中老年人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培训;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办学,开展青少年暑假校外艺术教育活动。

(4)积极引导和培育学习型社团,开展滨江区优秀学习型社团和百姓学习之星评比活动组织社团负责人专题培训,挖掘培育一批精品社团,引领区内学习型社团向规范化、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积极开展全国优秀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

(5)不断完善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区级机关各部门、街道、社区和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全方位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加强社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社区教育经费根据发展需要逐年提高,执行对街道社区教育工作检查督导制度,宣传表彰社区教育先进典型,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滨江区学习型示范区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网红代表”王小红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滨江区:新代表培训出新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杭州滨江区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
现实距理想到底有多远——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音乐教学探索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