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必然·困境·超越
2016-02-19余必健
余必健,谭 诤
(赣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必然·困境·超越
余必健,谭诤
(赣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全方位和多层面的,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和民间携手合作而实现的一个大趋势。这既是历史辩证法的客观要求,也是崇尚自由的强烈诉求,还是重塑内心的现实追求。由于价值明确较晚较急,重视程度不够,新旧契合不易,使得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面临困境。我们应该明确态度,提高重视程度并积极寻找契合点,推动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复兴,促进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传统文化;回归;必然;困境;超越
一、传统文化的回归
近年,中国传统文化回归趋势明显,不同层面和领域都有所体现。国家层面,成立了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并在世界许多地方兴建了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秉承的是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虽然孔子学院主要传播汉语,但也推动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孔子学院为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及对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不管是国家领导人、各行业各层次的主要人物讲话,还是主流媒体的宣传,都可以看到引用中国传统古籍、经典、古诗词和成语的次数不断增加,甚至已经蔚为风气。在教育领域,不少大学陆续创办了国学院,甚至开始酝酿设立国学学位,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数量不断增加,而且越来越活跃。在民间,各种民俗活动,特别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被重新重视起来。清明、端午、中秋被定为法定节假日,这样便为各族同胞感受传统,重温故梦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所以,传统文化的回归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和民间携手合作的一个大趋势。
二、传统文化回归的必要性
关于文化的定义数不胜数,无一定论。陈序经认为文化即“人类为了适应时境以努力满足其生活的工具及其结果”[1]。传统文化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前的一切中华民族的文化,包括先人的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遗留的著作典籍等。本文的传统文化专指那些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先民在处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得到后人进一步补充完善和传承下来的优秀成果。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发掘,不仅对于传统文化的体系化建设和时宜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较大的支持作用。
(一)历史辩证法的客观要求
如果我们把人类的文明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那么中国正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关键期。有专家推测中国还要3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工业化。但是中央的一些战略决策,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就明显关照了后工业文明。这些理念在原初工业化时期是缺失的,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便可发现。工业革命不顾低碳和环境问题,一切以利润创造为中心。但我们在工业化时期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这也使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时让问题变得更复杂。但只要把握住正确的方向,就有可能把我们面临的复杂问题在这样一个挤压式变革进程中得到健康解决。
我国正进行的就是克服第二阶段的弊端,实现对工业文明的时代性超越,逐渐实现后工业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对于第一阶段的复归,当然这种复归不是简单的复古。这也正是历史辩证法决定的,龚自珍在《壬癸之际胎观第五》中写道“万物之数括为三,初异中,中异终,终不异初”[2]。三否定二,必须要肯定一,但肯定不是回到一,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后现代的使命是要克服工业文明、现代文明的弊病,实现这种超越需要我们积极吸取第一阶段的优秀成果,古为今用。
回过头说,中国的发展至少有两项任务积压到一起,那就是近代化和现代化。实现近代化,这项西方花费了好几个世纪才完成的任务,在鸦片战争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摆在了中国人面前,因为落后就要挨打。问题不止于此,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基本完成,并开始向后工业时代过渡。要克服工业时代的弊端,而在新的层面上向前推进,这样的任务西方是在比较从容的完成工业革命以后才进行的。而中国工业化问题在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后现代的许多问题诸如环境问题、人的信仰危机问题、政治制度层面的许多问题等也都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所以可以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是空前的。如果不能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那势必延缓现代化的进程。
(二)崇尚自由的强烈诉求
自由是人类毕生的追求。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追求自由而付出了生命。作为人类,追求的不仅仅是摆脱肉体上的枷锁,更希望获得精神层面的解放。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能创造文化。卡西尔提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3]。所以崇尚自由的人必然对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有极其强烈的诉求。
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人类薪火相继的见证。我们追求自由终将不能诉诸于现时代的快餐文化,而应该追本溯源,回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去汲取养料。这便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发出的声嘶力竭的呐喊。回顾历史,我们可受启发。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是在长期蒙昧主义的压迫下,一批学者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挖掘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资源和文化传统,通过一大批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特别是大量富于亲和力的、感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问世和流传,升华为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使文艺复兴成为改变人们思想,激发人们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剧烈的社会变革,从而成为西方社会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源泉。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浩如烟海,可供选择的优秀思想也是广博而精深,这对于我们追求自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自由”与“束缚”相对,我们之所以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就在于我们被太多的具体情境所框定,在于我们被已经形成的观念之网所操纵。这种观念之网渗透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无时不刻不对我们发挥着作用。同时,“自由”是奠基于个体自我之上的,这样的个体自我不是别人的集合、不是知识的跑马场。席勒认为人要想获得自由,可以通过审美的方式。审美的方式说到底就是摆脱具体的情境,不被感性的欲望所裹挟着走,而是能够不带欲望的看原欲望对象,不带功利的看原功利对象,这时你的心便获得了自由。传统文化中有太多的艺术形式供人们欣赏和选择,比如诗词歌赋、戏曲、剪纸、书画等,为审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崇尚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此,学术界根据斯宾诺莎“只要能够正确运用理性,思想便完全处于自己的权利之下,获得完全的自由”[4]这一观点概括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当下缺乏的正是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正确而全面的认知。所以极力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急需我们的重新审视和重视。
(三)重塑内心的现实追求
任何时代最重要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当今时代尤为突出。全球化背景下,各种针锋相对的价值观念充斥于人们的头脑,数据化大时代下的信息大爆炸使人们眼花缭乱。使得人们原本不坚定的心变得更加茫然,渐渐迷失自我。这个时代的发展映射到人身上的问题有许多。拿两个典型来讲,一个是浮躁,另一个便是功利[5]。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脑的普及,与我们为伴的莫过于鼠标和遥控器。一点击或一按钮,便可切换到另一种情境。因为这个选择太容易,变换也太简单,持续不了几分钟就开始心神不定,从一种思路迅速跳跃到另一种思路中。长期如此会逐渐使自己变得做任何事情都难以专心。
传统文化带给人们的修心与现代化带给我们的浮躁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文化中任何一项艺能,只要你认真地去感受它的魅力,都可以给你带来宁静。以书法为例,书法入门第一步就是“依性情、慎选择、从一帖”。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综合考虑到自身性格、兴趣、特长以及别人给出的参考意见后,自己所做的决定便不能随意更改,也就培养了我们专心致志的品质。篆刻、戏曲亦如此,这些艺术形式都无捷径可走,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所以,这对于我们当下浮躁的心来说可谓一剂良药。另外,受到西方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消费观的影响,使中国人在这物欲横流的繁华中渐渐淡忘了我们优秀的品质和民族精神。功利主义极度膨胀,利益至上的观念长期主导着我们的工作态度和处事方式,使得诚信缺失、道德水平下降,引发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要妥善应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回归传统去寻找答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太多的教人以礼、教人有德,以及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内心塑造的原则和方法,这些核心内核都是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和借鉴的。同时对于我们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民族整体素质都是非常有利的。
无论是历史辩证法的规律使然,或者是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还是净化内心的现实需要,都强烈期待着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
三、传统文化回归的困境
文化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是植根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和传统的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之上,它所反映的也必然是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要把传统文化重新找寻回来,实现在当代社会的回归也将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
(一)历史两极评断突出,价值明确较晚较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问题和发展方向问题,历史上持两极评断的观点不在少数。梁启超流亡日本期间,一方面对西方的现代文明进行了译介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弊端表示了痛心和遗憾,认为中国暂时还缺乏进入民主社会的素养。总的说来,在这一时期,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批评的态度。1918年—1920年间,梁启超再次受到北洋政府委托去西方考察,但思想发生了极大转折。他用尖锐的眼观看待西方的工业文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深刻的思想资源,值得现代人重新回味,并可以从中得到“现代病”治疗的启示,西方文明也急需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文明的拯救。从1904年的《新大陆游记》和1920年的《欧游心影录》中就呈现出二律背反的诡异现象,其背后应该可以说是饶有兴味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两极评断并不只是梁启超一个特例。17世纪以前西方许多大家对中国文化高度赞扬。莱布尼茨认为只有西欧文明和中国文明是最先进的,二者各有所长;伏尔泰对于中国文化中的仁爱和经验理性给予了高度评价;歌德对中国的德性非常倾慕;还有弗朗斯瓦·魁奈甚至说出了“一部《论语》就可以打倒希腊七贤”。可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赞扬程度之高。但18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对中国了解的深入和对中国落后面的挖掘,逐渐出现了蔑视和批判中国文化的倾向。比较强烈的有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由于制度原因,中国文化停滞了”;黑格尔在《哲学演讲录》中提到“孔子谈话的只是一种常识道德,没有思辨的色彩,这种常识道德在任何一个民族那里都可以找得到,而且有可能会更好”[6]。这一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又达到了空前的状态。
这种两极评断思潮一直到现在都有市场。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几乎崩溃,而新的体系并没有随之建立。总的说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缺乏统一的认识。甚至出现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落后文化的错误认识,致使中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成为一个悬置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海外的青睐,再加之韩国在2005年端午节“申遗”成功,极大的刺激了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相对来说,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明确较晚、较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应该发挥的功效。
(二)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与国际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情况下,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展示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文化。而要构建自身文化就必须回顾历史,尊重传统。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只要有复兴传统文化的愿望,就不难转变为行动;只要有复兴传统文化的理想,就不难成为现实。
我们现在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从传统中寻找并升华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因子并发展传统赋予我们的智慧,使之成为能代表我们民族、国家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对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重大意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今天,在推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已经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只能表现为传统文化在革命性变革基础上的复兴,谁也不能想当然的建立一种没有继承、割裂传统的全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中国的现代化,必然表现为中华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兴。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自觉,同时也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使然。文化的发展必然是以继承人类文化遗产为前提的,通过一代代富有创造性的智者的努力,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代产生的文化新知有机的融合获得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以新的表现形式实现新时代的复兴。
我们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不得不提另外两件事。第一,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要纪念孔子诞辰,作为一种国家行为能够看出他们的一种努力,就是希望从孔子身上找到东西文化结合的契合点。也就是说孔子的许多理念被中西方所接受,而我们却没有类似这样的举措。第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的生日规定为世界的教师节,就因为孔子许多原创性的教育思想是具有永恒价值的,是普世的,是全世界、全人类都能接受的。
沈尚武在文章中写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缺憾就是文化的现代化不足,文化的产业化不够”[7],因此难以形成较强的规模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将传统文化重视起来,还要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思想行动齐头并进,传统文化便可发挥强劲的作用。
(三)新旧契合不易
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中,比旧事物具有更多的优势,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旧事物要想获得新的发展,只能辩证的否定自己。抛却自身固有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特性,并融入时代进步的元素,从而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兴。由于传统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经济基础与当下的经济、政治状况具有较大差异,所以传统文化要实现当代回归也必然会出现新旧契合的问题。
首先一个就是“着陆点”问题,传统文化不可能对当下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伽达默尔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一致性表现在对传统的解释中”[8],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将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普世价值和永恒价值的内容整理出来,对其加以现代意义上的诠释,从而被国人所接受。其次就是生长养料问题,传统文化不是“花瓶”,而是帮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营养。所以我们需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广泛的施加到社会影响中。一方面让广大人民群众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先进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让传统文化在与人民的接触中接受来自人民的检验,实现更新和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为自身的扎根和发展汲取丰富的养料。
解决“着陆点”的问题有赖于影响力较大的学者,需要他们全面研究传统文化,总结出一些可以为时代所用的思想或其他形式的内容,并做出时代性的释义,最终推广开来;而养料问题,就在于国家的宣传和人民群众自发的接受,这便要求采取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里。
目前,这两项工作都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实现更大的突破性进展。我们从一档中央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叮咯咙咚呛》便可以看出这种努力。这是一档大型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全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我们且不说节目效果如何,至少能看出官方在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上所下的功夫。传统文化的回归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在复兴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重内容而轻形式,或者重形式而使内容偏离的状况。所以对于我们的挑战是相当大的,对于找到最适合的契合点也是不容易的。
四、对传统文化回归困境的超越
世界是充满矛盾的,所以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不是消灭问题,而是解决问题。在传统文化回归之路上虽有一些阻碍,但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拿出实际行动对其超越,实现传统文化在更高层次的复兴。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不是封建落后文化,而是可以通过我们发掘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良好结合的优秀文化,可以成为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精神力量,而且还是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法宝。鉴于此,我们应该树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已经经过检验的优秀传统文化持积极的赞成态度,自觉担当起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宣传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换来的是整个民族的蓬勃生气。
其次,我们应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9],而且“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10]。这里所提到的中华文化就是指传统的、璀璨的、优秀的文化,就是那些具有普世价值和永恒价值的思想资源。因此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仅仅是源自于传统文化内在的呼唤,而且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因为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思想价值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同时,先进文化也必须要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获得生机[11]。
再次,我们要积极寻找传统文化当代回归的契合点。相比于传统的、闭塞的社会环境而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传统的东西被大多数人认为是高深莫测的或者是落入俗套的。长期以来缺乏一个正统主流的积极引导,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偏差也大有迥异。纵观现在的文化市场,以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媒体为媒介的宣传最为跑火,这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优势平台,在保留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核的前提下,与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习惯相结合,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除此之外,从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出发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家族在传统文化当代回归中的重要作用,家族对于加强道德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文化整体认同和实现经济互助等方面具有直接意义[12]。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契合点就是通过教育的渗透和辐射,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科书,让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循序渐进的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后,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文化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也就在无形中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注意力,这也会是传统文化当代回归进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1]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
[2]钱仲联.龚自珍文选[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198.
[3]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7-8.
[4]斯宾诺莎.政治论[M].冯炳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
[5]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J].哲学研究,1994,(4):8-9.
[6]高连奎.中华文明是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之源[EB/OL].http://www.dooo.cc/2015/03/35183.shtml.2015-03-23.
[7]沈尚武,袁岳.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缺憾[J].科学经济社会,2012,(4):164-169.
[8]刘开会.从解释学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甘肃社会科学,1996,(2):13-15.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7.
[10]陈勇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南京社会科学,2009,(4):1-7.
[11]王永华.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对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4):42-44.
[12]岳庆平.家族文化与现代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4,(6):107-117.
(责任编辑张瑞珊责任校对张瑞珊)
2016-06-25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学生融合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5YJA880060);2015年度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家庭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YCX15A035)
余必健(1991—),男,安徽安庆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与文化研究;谭诤(1972—),男,湖南洞口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G122
A
1001-5140(2016)05-01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