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民俗、生态、价值:神鱼泉的现代性阐释
2016-02-19徐俊六
徐俊六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传说、民俗、生态、价值:神鱼泉的现代性阐释
徐俊六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神鱼泉因泉井中生长神鱼而得名,因鱼与村民的和谐关系形成多种神奇传说,即鱼与人相约赶庙会的传说、鱼猫不食狗不闻人不吃的传说、鱼会嗑瓜子的传说、鱼生不产卵死不见尸的传说。传说与当地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奇异的民俗生态,即鱼人共俗、鱼人共生、鱼人共长与鱼人相通的民间习俗。神鱼泉传说及其衍生的传统民俗在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资源不受污染方面蕴含着无形的巨大作用,再次体现了传统民俗在村社中的非国家力量。
神鱼泉;传说;民俗;生态;价值;徐家头村
神鱼泉位于云南省江川县徐家头村。据老辈讲,从明代起,神鱼泉就已存在,最初是为了本村人饮水挖掘泉眼,后来为了保护神鱼,在清代与20世纪20年代两次重建泉井,也就形成今天神鱼泉的基本形制。神鱼泉一共四眼井,第一井为村民的饮用水,也是鱼的活动场所,井内有四根石柱支撑着上座的井龙王祭坛,是整个神鱼泉的核心,为土坯砌建,两边的柱子上写有一副楹联,上联:古滇国神鱼泉年年风调雨顺,下联:李家山牛虎案岁岁五谷丰登。横联:神泉神鱼。第二井为洗菜专用,鱼一般不游到第二井;第三井为洗衣物专用;第四井为较脏物品专用,也即排水口。整个神鱼泉约100平方米,从第一井开始到排水口均为当地石板镶砌,别具一格,现已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
神鱼泉因泉井生长神鱼而有名。关于神鱼泉的传说已经历了几百年。神鱼泉传说一共有四类,均是以鱼为中心的叙述,一是鱼与人“相约”赶庙会、二是神鱼泉中的鱼猫不食狗不闻人不吃、三是神鱼泉中的鱼会嗑瓜子、四是神鱼泉中的鱼生不产卵死不见尸。神鱼泉的传说是因人与鱼的关系而来,是关于人与鱼的故事。经过长期的积淀与自然进化,神鱼泉中的鱼与徐家头村的村民形成了共生和谐的生态场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下又逐渐形成了各种奇风异俗,“民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包括各种民间的生产习惯、社会组织及制度、行为规范,精神事象等,它既是历史的,千百年传承下来;更是当下的,活跃在现实生活中。”[1]神鱼泉的传说与徐家头村的民间习俗融为一体,即出现了鱼人共俗、鱼人共生、鱼人共长与鱼人相通的民俗文化,致神鱼泉名声鹊起。
一、鱼人共俗——与人“相约”赶庙会
神鱼泉中的鱼一年中会有5—6天不翼而飞,集体消失,这就是神鱼泉的第一奇。神鱼消失的这几天恰好是当地赶庙会的日子,徐家头村的村民猜想泉井中的鱼可能也去参加庙会活动,于是就出现了鱼与人“相约”赶庙会的神奇传说,这种传说一直流传至今,至于传说何时出现,已无据可靠。
神鱼每年消失的日子在徐家头村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农历的三月初三,另一种是农历的五月末到六月初,一共消失一周左右。每当村里人清晨挑着水桶到神鱼泉打水看见鱼没了,说明已经到了赶庙会的日子。村中的老人就会不约而同地带上祭献品到神鱼泉焚香烧纸,然后再相约去寺院。在当地这一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形成习俗传承至今。
神鱼泉中的鱼为什么会集体消失,而且每年如此,难道真的是去赶庙会了吗?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民俗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以及旅游者。徐家头村的村民均已习惯了神鱼消失的现象,不但能够利用传说“自圆其说”,而且借此传说还能增加神鱼泉的神奇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徐家头村有神鱼集体消失去赶庙会的传说以及由此衍生的民间习俗是村民与鱼长期相融、村民观察自然水系、当地民间信仰文化共同参与的结果。
徐家头村的神鱼泉,不知是先有泉井还是先有鱼,这已经无从考证,据老辈们讲至少是从明代开始就有井与鱼,徐家头村的村民从那个时代起就已经和井里的鱼共同生存了,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这长期的共存中,村民与鱼之间早已超出了普通的人与鱼的关系,村民与鱼之间建立了某种默契、某种情感,因为村民们认为,鱼能够检测水质,鱼在水中生活健康就表明此水安全清洁、能够作为饮用之水,这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村民智慧的体现。特别是在20年前,徐家头村无自来水,村民全靠神鱼泉中的井水供养,可以说长期以来神鱼泉滋养了几十代村民,所以村民对神鱼泉有着较深的情感,已经把泉井中的鱼当做了伙伴,付诸于情感使之具有人格化。因此才有了鱼与人“相约”赶庙会的传说,这是村民与鱼之间情感生发的体现。
当然,除了村民与鱼之间的情感表达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即徐家头村的地理地质特点。徐家头村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坐落于闻名于世的李家山青铜器古墓群的右下端,距全国第二深淡水湖抚仙湖仅6公里,距江川的星云湖只有3公里。徐家头村曾经因星云湖的水面到达村子边,也叫海西村,现在还有海西村民小组,更为重要的是徐家头村有很多从李家山流淌出的清泉,而且有热泉与冷泉之分,热泉水温恒定,常年在28摄氏度,所以徐家头村也有温泉之称。神鱼泉中的水为热泉水与冷泉水的混合,所以鱼能够生长于此,这也是大自然的选择,神鱼才能生长在如此复杂的水系之中。神鱼泉因与两大湖水即抚仙湖与星云湖如此之近,村民们通过长期的观察与总结,产生了神鱼泉的地下水与两大湖泊相通的说法,三者之间通过地下暗河相互连接,于是神鱼泉中的鱼可以游到抚仙湖的孤山寺、碧云寺与万松寺参加庙会活动。这种说法是当地村民长期观察自然水系通过臆想推断出来的,据后来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都市时报、云南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地方县志记载,江川是典型的云南坝子,由地质第三纪早期、第三纪晚期与第四纪中晚更新时期的地壳运动形成特殊的地质构造[2],抚仙湖与星云湖就是在激烈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形成的高原湖泊,而徐家头村位于两湖之边,因此很有可能存在地下暗河或地下水系。村民们的推测与地理科学探索有着惊人的相似,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智慧。因此,地下暗河与地下水系为神鱼集体消失赶庙会的传说提供了某种“科学”的解释。
神鱼泉中的鱼集体消失赶庙会的传说还与当地村民们的民间信仰有关。神鱼消失不是去做别的事情,只是和人们一道去参加庙会活动,这听起来比较神奇,很多外来者感到不可思议,但对徐家头村的村民来讲早已形成约定俗成的话语,不会感到一丝惊奇。之所以会出现神鱼集体消失去赶庙会而不是去做其他事情,是受当地民间信仰的直接影响。“民俗文化适应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而产生、传播和继承,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功能而得以巩固和发展。”[3]神鱼泉传说就是徐家头村村民精神生活中民间信仰的一种反映。徐家头村属于典型的村落聚居体,村中主要以徐氏家族为主,约占全体村民的80%以上,凡是姓徐之人均是宗族亲戚关系,相传徐家头的祖先为明代初期从山东省青州县某某村迁徙至此*这是徐家头村老辈们一直坚持的说法,现村中的徐氏祠堂和徐氏族谱均有相关记载。,徐家头村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为了追念与缅怀先祖,村中修建有徐氏祠堂和徐氏祖宗牌位,因此,村民大多具有祖先崇拜信仰。再加上滇中地区佛教与道教的传入,当地村民也受到两教的深刻影响,所以,在当地,就形成了祖先信仰与敬神崇佛的民间习俗。在徐家头村,村民祭祖礼佛崇道之事一直延续至今,香火旺盛,只是样式有所改变,实质还是表达虔诚之意、祈求安康幸福的心理诉求。因为村民对神鱼泉中的鱼情感较深,加之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是农历五月末六月初到寺院赶庙会,又恰巧神鱼集体消失的时间与赶庙会的时间相吻合,于是鱼与人“相约”赶庙会的传说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
二、鱼人共生——猫不食狗不闻人不吃
神鱼泉中的鱼也是自然天生,有鱼的一般特征,但独特之处在于神鱼泉的鱼是猫不食狗不闻人不吃的,这是神鱼泉的第二奇。这种传说与之形成的鱼的禁忌习俗有着众多的故事叙述,这些故事汇集产生的村社影响形成了鱼人长期生存的共同体,即鱼人共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具有增强群体凝聚力、向心力,整合一切积极因素的机能。人们通过重复性的、模式化的参与、体验民俗活动,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民俗事象的神秘性和神圣性,强化了群体心理认同,形成了民俗文化共同体,在祖先祭祀、宗教信仰中尤为明显,这些民俗活动能够将逝去的远祖、缥缈的神灵与朝夕相处的今人紧密连接起来,产生近乎神秘的民俗力量,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4]神鱼泉衍生的民俗文化在村社间得以广泛传播并与保护神鱼的民间禁忌习俗固定下来,这是徐家头村村社力量的“无意识”呈现。
有关鱼与人共生的传说,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很少,比较典型的是湖北秭归有“神鱼送屈原”的传说,当然,这是屈原故里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臆想出的鱼人故事,传奇色彩十分浓厚,与神鱼泉的传说存在较大差异。神鱼泉传说中鱼猫不食狗不闻人不吃有现实基础与较为真实的故事可寻,与完全脱离现实而幻想的传奇故事有着天壤之别。钟敬文说“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5]段宝林也曾说“传说是历史性较强的一种民间故事。”[6]神鱼泉传说就是这种类型,有一定故事性、历史性与真实性的民间故事。
神鱼泉中的鱼因与徐家头村的村民长期共存,人与鱼之间已经超出了普通的人与动物关系,形成的是生命共同体的特征,即神鱼的存在与健康成长保证了村民饮水的安全,村民为了保护本村的生命之源,把保护的对象转移到了泉井中的鱼,保护鱼也就是保护水资源,同时也保证了全村人的饮水供给,在长期的共存中,鱼与人从而形成共生和谐的生态场景、形成独特的鱼人自然生态。神鱼泉鱼人共生的生态形成与众多的神奇故事紧密相关,这些故事因无文献记载,全部为当地老一辈村民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很多年前,笔者亲耳听祖母*笔者祖母十分笃信佛教与道教,97岁,已去世多年。讲过类似的故事,故事内容大致如下:神鱼泉中的鱼是种神鱼,人是不能吃的,吃了会生疮长水疱。不仅人不能吃,家中的猫啊狗啊也不会去吃,家中的猫狗从来不会到神鱼泉边溜达,即使见到鱼也会转头跑掉。这是笔者从小听到的故事,也能看到的场景,神鱼泉的现实确实如此,因此逐渐形成了关于鱼的禁忌习俗,任何人不可以以任何理由捕捞、食用、毁坏神鱼,这在徐家头村早已形成保护神鱼的传统,连小孩也能熟知熟记。最近几年,随着神鱼泉知名度的增加,神鱼成为了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内容,媒体传播中重点讲述的就是神鱼的各种传说,电视镜头或报刊以徐家头村的老人作为讲述人,以增加可信度。其中徐凤烈*徐凤烈为笔者祖父的堂兄弟,80岁,现已去世。是徐家头村有文化知识、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对神鱼泉的来龙去脉十分熟悉,各家新闻媒体来此调查时均找他作为讲解人,以下内容就是徐凤烈讲述的有关神鱼泉中神鱼的传说故事,已刊登在《云南经济日报》上,相继被各大新闻媒体转载。
民国十八年(1928年),村民在抽水清除井内淤泥逮鱼及往返转运时,部分鱼折腾死了。一姓徐的村民认为抛弃太可惜了,于是将鱼捡回家剖肚取出废弃物,加盐腌制晾晒制成鱼干,挑到昆明出售,在晋宁歇店时,当夜鱼干不明原因起火,顷刻化为灰烬。其二,民国二十年(1930年)高荫槐旅长受云南省主席龙云的派遣,到江川剿匪,驻扎于江城。一日高旅长在警卫人员前呼后拥下来到这里,用锋利的刺刀刺杀数尾多鳍鱼,每尾鱼平均体重达5公斤,带回营地后煮熟进食。深夜,凡食鱼者均上吐下泻,身上起了豌豆般大小水泡,痛疼难忍。食鱼者多方寻医,治疗无效;无奈,高旅长来到村里,寻求解救办法。村民告诉他,“井里的鱼,系神鱼不能吃,吃了要患病的!”高旅长问,“有药可治吗?”村民说,“无!”高旅长又问,“怎样解救?”村民说,“宰羊一只,烧香化纸到此祭告!”高旅长按照村民们的话到此祭告后,患者均康复了。[7]
以上故事虽无正式的文献记载,但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当然其中可能有人为添加的某些情节内容,出于对神鱼的保护,这是可以理解的。
神鱼泉中的鱼真的是神鱼吗?果真是猫不食狗不闻人不吃吗?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除了以上人为保护神鱼使之不受到伤害,以及当地村民以故事的形式附着传说防止有人偷盗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从神鱼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上也可以找出某些端倪。几年前,云南的生物学家和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对神鱼进行研究后发现,神鱼泉中的神鱼其实是当地俗称青鱼中的一种,学名叫倒刺鲃。*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昝瑞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银瑞研究员曾经研究过神鱼泉中的鱼。但神鱼泉中的倒刺鲃与其他水域中的倒刺鲃在身体结构上有着较大的不同,神鱼泉中的倒刺鲃身体黝黑、体型细长、最为奇特的是部分长有胡须,且有四鳍,即胸鳍、腹鳍、背鳍与尾鳍,与其他青鱼皆不同。因为长时间生活在无光的暗河岩石隙缝中,鱼的身体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异,逐渐自然进化为一种新的鱼种,因此与一般的青鱼相比差异较大。观察神鱼的外在体貌特征,不但人感到惊奇,一般的动物也不敢轻易靠近,又因为生长周期缓慢,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看到神鱼泉中的鱼均一般大小,几乎无变化,所以又有了神鱼是“长命百岁”的说法。这是目前神鱼泉中的鱼猫不食狗不闻人不吃科学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与徐家头村村民们世代相传的故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民俗文化以约定俗成的方式规定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没有功利性、无目的性和强制性,人们往往在轻松、温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规约俗制的规训,感受民俗生活的美好,完成人生的过渡仪礼,接纳民俗文化的反哺。”[8]传说的传播与传统的约定俗成为保护神鱼泉与神鱼提供了村社的民间力量,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几百年来一直保护着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这是传说与民俗的价值所在,用现代科学印证了村民们的古老智慧。
三、鱼人共长——会嗑瓜子
神鱼泉的鱼会嗑瓜子,这是神鱼泉的第三奇。当人们向鱼群抛洒瓜子后,不约一会瓜子壳就漂在水面上,瓜子仁成了鱼食,伴随有一长串的水泡。神鱼泉的鱼会嗑瓜子,在有关鱼的历史记载中可能是第一次,因为这个特性,神鱼泉曾经登上过很多媒体报刊的头条,也是目前神鱼泉能够吸引外来游客的主要因素。
鱼会嗑瓜子,除了徐家头村的村民外,其他人均会感到不可思议,想象是一种不可能的事。但在徐家头村村民的记忆中,从出生之日起就能看到这一奇异的现象。神鱼泉中的鱼从何时起会嗑瓜子现在已无人能说清楚,已无历史可考。
神鱼泉中的鱼会嗑瓜子,这是和鱼本身食性的异化以及徐家头村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鱼与村民在长期的共生环境中成长发展,鱼的成长见证了村社的历史发展,村民对鱼的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图景,在徐家头村在神鱼泉,展现的是鱼人共长的自然生态。
鱼人共长的民间习俗是指村民为了保证水源的质量,通过有意识地喂养神鱼泉中的鱼确保鱼的健康成长而生发的一种村社传统,这是徐家头村村民与鱼关系的另一种表现。那为什么会出现鱼嗑瓜子这一奇异现象呢?结合老一辈村民的说法,并通过观察与推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释。一是,神鱼泉中的鱼生活在此时间较长,生活习性已经发生改变。据村里的老辈讲,建村时就有此鱼的存在,鱼的生活时间可能比徐家头村的历史还更久远。在长期的黑洞岩石隙缝中生存的鱼,与生活在江流湖海中的鱼相比,其生长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最为重要的是鱼的食物来源发生了变化,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适应当前的环境。二是,神鱼泉中的鱼与村民经过长时间相处已经形成了生命共同体,鱼的健康成长是水资源安全清洁的标志。在长期的共存状态中,村民们发现泉井中的鱼几乎没有什么食物来源,于是村民在第二眼井洗菜时会把一些蔬菜叶子丢进第一眼井喂鱼,久而久之,鱼的外部食物几乎为村民所提供,鱼的生存与村民形成了共长的生态链。更有可能的是,徐家头村以前盛产葵花籽即瓜子,村民偶然间把瓜子也抛洒到了鱼群中当做了鱼的食物。这样的行为增加后,经过长期的适应,瓜子成了鱼群的食物,于是嗑瓜子的现象也就出现了,这是鱼群适应生态环境变化的表现。三是,神鱼泉中的鱼牙齿的生长特点可以磨掉瓜子壳。神鱼泉中的鱼是云南的一种倒刺鲃鱼,据专家解释,“倒刺鲃口腔里面并没有牙齿,它的牙齿是粘在头的两侧,称为‘咽喉齿’。在咀嚼时,牙齿同颅骨下面的一个角质垫相磨合,通过它们之间的磨合,可以把葵花子的壳磨掉,把里边的果实给咽下去。”[9]以上三个原因形成了神鱼泉中的鱼会嗑瓜子,传说也就能够解释清楚了。
神鱼泉中的鱼会嗑瓜子是自然环境变迁与村社传统习俗共同形成的奇异现象,鱼人共长是村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写照。
四、鱼人相通——生不产卵死不见尸
神鱼泉的鱼生不产卵死不见尸,这是神鱼泉的第四奇。鱼为卵生动物,必须经过产卵才能孕育繁衍,可徐家头村的村民自泉井中有鱼的那天起就从没有见过任何鱼卵也没有看见过鱼的尸体,这又是神鱼泉吸引人的地方。
神鱼泉的鱼不产卵不见尸,在徐家头村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据村里的老辈讲,神鱼泉中的鱼是神鱼,是龙王与神鱼娘娘派来的,对当地的风水进行视察,若无大的自然破坏和水系问题,那么就可以保佑当地的百姓风调雨顺、安康幸福;如出现人为破坏自然环境、污染水资源的现象,龙王与神鱼娘娘则不再护佑当地村民。这种传说与沿海地区的保护神传说如出一辙,如福建莆田的妈祖神话和海神娘娘的传说,若海边的渔民过渡捕捞或是对大海进行破坏,妈祖和海神娘娘不但不会护佑渔民的丰收还会发怒激起海啸淹没村庄。因此,村民认为神鱼泉的鱼是“从天而来、长生不老”,自然不会有鱼卵与鱼尸。这个传说一直在徐家头村流传至今,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民间信仰活动的限制,当外来游客询问时村中的老人们也会有所顾虑,所以在新闻媒体探查时均无此传说的报道。当然这种民间传说是村民们在无法用现实事实解释的情况下的一种臆想,与前文所述一致,这种解释的出现受到当地民间信仰的影响,附着村社的信仰观念与情感意识,对维护当地自然生态的平衡特别是水资源的安全健康有着无形的力量与作用,这也是民间传说与传统民俗的现代社会价值。
据笔者观察,神鱼泉中的鱼之所以出现不产卵不见尸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鱼的生长习性与生理特征发生了重大改变,造成鱼不在神鱼泉中产卵,也不会在泉井中死亡的特点。鱼的这个特点正好与村民们希望泉井水质甘甜清澈相契合,鱼在神鱼泉中产卵一定会污染水质,鱼的死尸也会对泉井水造成危害,鱼“隐蔽”了这两个方面,反而造福了村民,因此村民们对神鱼泉中的鱼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情感,一直提供包括葵花籽在内的食物,这就是鱼人相通。
神鱼泉中的鱼不产卵不见尸,那鱼从何而来、最终又去何方?相信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这一现象,笔者曾经长时间的观察神鱼泉的变化,以及参考了当地村民的说法与鱼类专家的推测,存在的原因可能有如下两种。一是,生长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生理特征发生变异;二是,生活水域的变化导致鱼生长周期缓慢。
如本文第一部分讲述,徐家头村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于抚仙湖与星云湖两大湖泊的包围中,而两大湖泊均是由于地质第三纪、第四纪时期地壳运动导致山脉爬升隆起,逐渐形成的高原湖泊,因此,两大湖泊之下与周边地下可能存在很多地下暗河或是地下水系,徐家头村的泉水有可能就是其中的暗河或地下水支系,更为重要的是徐家头村还有众多的地下温泉,现今泉水的流量是0.02-0.03m2/s[10],这也能够解释曾经激烈的地壳运动现象的发生。由于地壳运动,曾经天然的地上水域变成了地下水系,而且空间也变得十分狭窄,鱼只能在地下岩石隙缝中生存,没有了阳光的照射,没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鱼类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适应自然的变化,因此,首先是鱼的生理特征发生变化,如,神鱼泉中的鱼与其他青鱼相比,在外在形貌特征上就存在较大不同,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是同一种鱼类,不但体细黝黑,还比一般的青鱼多长了一个鱼鳍,不少鱼长有胡须,鱼的生理特征发生了变异。更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无阳关照射、无食物来源,鱼产卵的周期也可能发生较大变化,产卵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即使产卵也只会在地下的岩石隙缝中,而不会在神鱼泉中进行,因此人们也就看不见鱼卵。据笔者长期观察,三年前的鱼与三年后的鱼在体积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是鱼生长周期变慢的结果,在神鱼泉中,几乎见不到很大的鱼,多数均在2斤以下,又因为村民们天天都要挑水喝,天天都会看到鱼群,更感觉不到鱼大小的变化。
神鱼泉中的鱼由于生活在地下水域之中,与外界隔绝,鱼的食物来源就变得十分有限,只能寻找地下水系中的小生物为食。神鱼泉的挖掘为鱼群打开了一个鱼与外界接触的空间,但这个空间也是十分有限,而且鱼群一般只会在第一井中游荡,村民或游客投入的食物对鱼群来说就变得十分珍贵,这也是神鱼泉中的会嗑瓜子的原因。据地方史料记载,“人们传说此鱼猫不敢吃,狗不敢闻,人若捕食,定会生疮长病。此鱼生不见卵,死不见尸,源远流长,繁衍生长,当地人认为是神鱼,敬若神明,宣传保护,世代相传。据考:此鱼属青鱼类,产卵于山洞之内,死于山腹之中,其尸被同类所食,故生不见子,死不见尸。由于水面狭小,食饵不足,生长缓慢,可谓‘长命百岁’!”[11]正因为鱼群食物短缺,神鱼泉中的鱼死亡后被同类吞食,也就有了死不见尸的现象。
鱼的特殊习性融合当地村民的民间信仰习俗构建了神鱼泉的传说,神鱼泉传说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在特殊地理环境下当地民俗的一种呈现,是村民与鱼和谐关系的体现,是人与自然共生相融的美好图景。神鱼泉传说在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资源不受毁坏污染方面蕴含着无形的巨大作用,再次体现了民俗在村社中的非国家力量,是对国家力量的有效补充。神鱼泉传说的现代性阐释不是对当地民俗的否定,更不是要把民俗打入封建迷信,而是从现代的角度与视野阐释传统民俗朴素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另一种路径,是通过现代科学合理的手段、方式与方法阐释传统民俗的现代价值,其相得益彰又相互印证。
[1][3]黄永林.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生态规律阐释及其实践运用[J].民俗研究,2015,(2):12-19.
[2][10]江川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江川县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97,74.
[4][8]刘爱华.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与维度[J].民俗研究,2015,(3):39-46.
[5]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83.
[6]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9.
[7]陈世堂.重游神鱼泉[N].云南经济日报,2015-03-27(C2).
[9]杨茜.江川“神鱼”也会嗑瓜子每年有5天不见踪迹[N].春城晚报,2009-06-24(B10).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江川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江川文史资料(第八辑)[M].玉溪:玉溪区调所印刷厂,1995.104.
(责任编辑李晓丽责任校对包宝泉)
2016-05-22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云南特有民族创世史诗的文化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5YJC751055)
徐俊六(1982—),男,云南江川人,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与地方文化研究。
C912.5
A
1001-5140(2016)05-01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