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
2016-02-19邓新星
邓新星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西藏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
邓新星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西藏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程度,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核心内容;国家认同抑或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依托;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实现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有利于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融合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需要进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的锻造、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的形塑、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的模铸。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建构路径
201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度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因此,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培育,成为了当前学术界研讨的热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程度,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内涵、现实依据、重要意义和建构策略等等,对于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建设中国民族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与此同时,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有效路径,也是当前国家民族治理的现实课题和重要任务。
一、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内涵
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总的来说,就是指各民族个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及与之相匹配的政治主张特性和民族文化特性的承认和接受,并产生归属感。具体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核心内容。什么是中华民族?费孝通先生在1988年的“泰纳讲演”(Tanner Lecture)会上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导引,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各族人民相互依存而交流融合地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特别是自秦朝统一六国以来,中华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和建设中国统一国家的历程中,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加深相互依存关系,从而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感。尤其是在近代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面对帝国主义对于中国各民族共同的生死威胁,得到空前的加强和升华,从而最终形成了由中国境内所有各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概念[2]。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3]“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4]总之,我国各族人民是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共同的国家——中国。
2.国家认同抑或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依托。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是公民“个体主观认可的、自己属于某个国家的感受”[5],主要是指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政治结构、精神价值等的主观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忧患意识和国家自豪感等主观感受[6]。而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涉及族群情感、态度、知识和行为等多个维度[7],主要是指一种文化认同,是个人对一个民族群体的文化特性的接纳[8]、承诺及其文化实践[9];也指一种心理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及情感依恋[10]。但是,它和国家认同一样,也是一种群体层面的集体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11]。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2]。特别是中华各民族在5 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推动了祖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13]。这一强调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作为国家民族的一种利益共同体,共同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及相互融合的伟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依托。
3.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实现方式。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同时,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了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智慧、勤劳和勇敢的我国各族人民创造和孕育了共同精神家园的中华文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客观上说,这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协同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坚持伟大祖国认同,必然要求维护祖国统一;众所周知,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利益所在。坚持中华民族认同,必然要求56个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利益所在。坚持中华文化认同,必然要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深厚的精神家园和独特的精神标识。坚持中国共产党认同,必然要求坚持和发挥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键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必然要求建设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所在。总之,只有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才能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这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
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现实依据
我们之所以要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其现实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是改变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国家认同感弱化状况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内地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仍非常明显。可以说,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很容易诱发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心理的失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他们国家认同感的建构。同时,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深入,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利益结构也发生着深刻变化,使得部分人民产生了被剥夺感,因为对新增利益的分配预期和现实之间出现了落差。所以说,当这种认识和心态,“一旦指向国家或国家的政策,就会对他们的国家认同形成某种侵蚀或消解作用,就会对他们的国家认同产生消极影响”[14]。另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直处在相对落后的梯队,以致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与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民在诸多价值理念上呈现出不一样的看法和理解。况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进程中本身又会制造价值观念的多元和异质,使各族人民不断感受到自身社会结构和传统价值观念解体的压力与危机,极易刺激民族利己主义,进而形成一种狭隘的民族认同并瓦解着各少数民族成员已有的国家认同。因此,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必须打造中华民族经济命运共同体。
2.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是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各族人民构建中华民族认同感破坏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社会局势风云变幻,尤其是民族主义思想的泛滥,加上达赖集团和热比娅集团等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环境就变得十分复杂,且西方敌对势力从未间断过企图从意识形态和民族问题等进行破坏中国团结统一及分裂中国的努力。可以说,他们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各种渠道向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尤其是西藏和新疆大量输入他们的意识形态,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和渗透活动,用来煽动民族主义仇恨,制造分裂主义舆论,这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产生了相当大的破坏作用。所以,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应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使国家主流的价值理念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仰。
3.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结果。认同感就是信任感,突出表现在对重大原则问题的共识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落脚点就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5]只要通过坚持伟大祖国——中国的认同,坚持中华民族的认同,坚持中华文化的认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从而不断地走中国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弘扬中国精神,也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不断地凝聚中国力量,也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进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三、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重要意义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对于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融合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我们党全面总结我国民族工作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必然对推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可以说,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是我国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经验总结,它为我们推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提供了逻辑前提,即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这一上位概念的建构来兼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以解决目前在我国的多民族国家中还存在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冲突问题;因为认同客体的差异性,在我国的中华民族即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个体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来兼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我国的民族国家建设,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有利于融合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是指符合不同占有者所共同需要的利益。依此,国家统一与分裂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的多少。正如1847年马克思在纪念波兰起义17周年国际大会上说道:“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16]同样,要使多民族国家统一起来,各民族必须有共同的利益。且各民族共同利益越多,国家就越稳固;各民族共同利益越少,国家就越动荡。同时,民族利益是各民族发展的关键,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利益诉求,但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强调‘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都是大一统的组成部分。”[17]可见,中华各民族自始至终有着共同的认同意识和共同的利益——追求团结统一。所以,只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就可以在各民族凝练出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融合各民族共同利益,即把维护本民族利益与维护国家全局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至于成为我国各民族衡量自己行为及结果的统一标准。那么,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就可以将不同民族利益融合到各民族共同利益之中,从而可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
(三)有利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创造力的精神之源、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18]。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本身就有利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建构和筑牢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团结奋进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团结奋进的关键在于整合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形成稳定而持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和政治基础。与此同时,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目的也是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越强烈,越能整合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促使各民族共同利益的融合,越有利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
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策略
在我国各民族不断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相互交流交往交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最终铸造了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和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炽热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的不断冲击和解构;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同时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20]当务之急就必须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要求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锻造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建构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形塑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模铸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
(一)锻造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并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叙事、集体记忆和命运关联的历史命运共同体[21]。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共同体格局。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的锻造,应创造性地加强各民族历史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意识。
1.加强“中华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中华民族学是一门研究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等的宏大叙事,以历史和时代高度为基点,挖掘中华民族历史真身和文化精神,屹立于历史时空和世界文化体系坐标之中的学科。在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的关键时期,切实加强中华民族学的研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提供理论自信,不仅能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更能粉碎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多元话语体系;而且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话语霸权挤压。
2.增强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整体性研究。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交相互动并不断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但以往我们传统上只注重族别史的研究,而忽略了对中华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整体性研究。面对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遭遇到了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多元话语的解构,必须改变以往单纯注重族别史的研究倾向,应注重我国56个民族关系史和中华民族形成史方面的研究,并深化对56个民族融合而成的统一的中华民族来龙去脉方面的研究,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多元”的各民族的族别史研究与“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研究相均衡,进而为各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提供历史根据。
3.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宣传和引导。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多元化的宣传功能,增强各民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历史渊源与命运共生的认同。如果一个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份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无争存于世之力量”[22]。另一方面,着力运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素材进行引导。自鸦片战争被打开国门至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各族人民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在历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展现出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显然,这也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因此,只要着力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素材,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定能促使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扎根于我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深处。
(二)建构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民族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不断提升。但是,随着我国深刻的社会转型和境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等等,各种社会风险和认同风险不断凸显,日益严重地威胁着各民族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对此,就要求我们必须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的认同和不断调整和完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
1.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历史事实证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选择。我们深知,当时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如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机遇,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已经成为了中华各民族人民群众共同的认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越走越宽,焕发着蓬勃生机和活力,各族人民也正在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蓬勃发展的征程中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因此,要增进各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其成为各民族对国家政治共同体最基本的认同。
2.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的认同。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经过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和客观实践上长期探索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上的共识。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鼓舞人心的巨大成就。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正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执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种共识是不可能达成的。
3.调整和完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深刻转型,民主理念、法治理念和正义理念等的深入,传统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充分体现各民族或个人的政治参与和意见表达。因此,需建构多元共治型模式,改革传统精英吸纳型模式,让大众能真实而深刻地体会到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立国理念;开启前瞻式模式,改革传统应急式模式,可从源头上大大降低我国民族事务治理风险产生与发展的概率;建构法治型模式,改革传统情感型模式,将民族问题与社会问题、法治问题区分开来,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凸显良法善治。总之,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民族事务治理模式。这必将更为深远地赢得我国各族人民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同。
(三)形塑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形塑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各民族相互往来,互通有无的经济交流中,演化成了一个十分密切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形成和完善,我国各民族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日趋巩固。不过,由于发展起点低,历史欠账多和发展问题复杂等众多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为此,亟须加强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的形塑,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提供坚实的基础。
1.转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不以GDP考核为重心,注重绿色GDP考核,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着重解决贫困问题,实施全方位精准扶贫,全面加强和改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突出的民生问题。同时,因地制宜打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培养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性能力。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充分发挥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激发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改进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模式。遵照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所提出的“多算政治账、战略账,少算经济账、眼前账”[23]的要求,在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应把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投入重心放在解决各民族群众的就业创业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上,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同时,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在援建项目上从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不可大包大揽,逐步实现援建方进行指导而受援方主要负责的新模式,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内生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充分利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契机,在支援中积极探索我国各民族的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模式。
3.加强“民族互惠”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民族优惠”易产生“非对称相互依存”的错误认知,易滋生主体民族的大汉民族主义情绪,十分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从客观事实上讲,我国各民族是相互依存的对称共生关系,特别是主体民族—汉族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外源性动力;而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我国边境地带,具有丰富的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等独特优势,最重要的是我国的水系源头地带,为主体民族乃至我国的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安全防护和战略回旋以及资源能源等坚实基础。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应不断加深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民族互惠”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
(四)模铸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
文化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中,中华文化共同体认同的模铸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团结之魂”[24],可以说,没有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也就没有了安身立命的根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的模铸,应充分发挥文化工程的引领力,大力推进文化认同的影响力和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
1.充分发挥文化工程的引领力。以文化建设为突破点,依托各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产业工程建设,走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作为各民族经济交流的新载体,对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规模化开发与经营,在开发与经营中充分挖掘和整理出中华文化共同体认同观念;并要抓好文化教育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在普通话普及方面的特殊功能;同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力度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为各族人民提供足够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其既可以满足他们的文化需要,又可以彰显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
2.大力推进文化认同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观的影响,让各民族认识到自身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对中华文化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理念;并要努力挖掘中华文化的“记忆”资源,民族国家属于记忆共同体,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25],数千年来,中华各民族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中将自己认同为炎黄子孙,也将“龙”“黄河”“长城”等认同为“中国”,构建了中华文化共同的认同;同时,要切实建构“大国学”理念,改变以往“国学”只被界定为汉族文化范围,发挥“文化包容”策略,重新定义“大国学”,如季羡林所言,“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26]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政治文化的顶层设计,既具有世界性普适价值的理论阐释,又具有中国独特的伦理价值意蕴[27]。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可和接纳,还因为它凝聚了我国各族人民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因此,要模铸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必须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着力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氛围,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引导,同时要加以打击文化分裂势力,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共识来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1.
[2]吴泽,朱贤枚.中国国情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353-354.
[3][12]习近平.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30/c_1116727894.htm.2015-09-30.[4][13][17][24]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7,22-25,26,252.
[5]Huddy L,Khatib N. American patriotism, national identity,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7,(1):51.
[6]柏贵喜.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浅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1):35.
[7]Phinney JS. Ethn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J].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1991,(2):13.
[8]Laroche M,Kim C,Hui MK,et al.Test of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 acculturation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 [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8, (3):29.
[9]Helms JE. Some better practices for measuring racial and ethnic identity construct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7,(3):54.
[10]周大鸣.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16.
[11]Ashmore RD,Deaux K,Mc Laughlin-Volpe T.An organ-izing framework for collective identity:articul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ultidimensionality. [J].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4,(1):130.
[14]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6):39.
[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4.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7.
[18]韩振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及其构建途径[J].中州学刊,2009,(4):23.
[19]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20]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2).
[21][27]朱碧波.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6,(1):26,30.
[22]钱穆.国史大纲·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3.
[23]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14-05-04(1).
[25]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3.
[26]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6-22(1).
(责任编辑杨士宏责任校对马倩)
2016-06-2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精髓研究”(项目编号:14ZDA001)
邓新星(1984—),男,湖北阳新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D0
A
1001-5140(2016)05-0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