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珍菇880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2016-02-19李金在王占贤

西北园艺(综合) 2016年1期
关键词:潮菇珍菇菌袋

李金在 王占贤

秀珍菇880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

李金在王占贤

秀珍菇又名袖珍菇、白平菇、小平菇等,因其菇形小、口感柔嫩、美味爽口而得名,是凤尾菇(印度平菇)的未成熟子实体。秀珍菇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长期食用有降血压、降胆固醇的功能。颇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量逐年扩大,市场售价比平菇高,是取代平菇的优秀新品种,市场潜力极大。我们根据秀珍菇880的生物学特性,经过两年的试验探索,总结出其高产栽培技术,使其培养基的生物转化率得到较大提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秀珍菇属于中温型菌类,一般菌袋接种阶段当地气温不超过28℃,进入出菇阶段当地气温不低于12℃。鄂尔多斯地区开春栽培,5—10月份出菇。

2 培养基配制

一般50 kg干料要备足菌种12.5 kg,最好是谷粒种或棉籽壳种,菌龄适中,生命力强。配料必须用无霉变棉籽壳、稻草、玉米芯、杂木屑,拌料前最好在太阳光下晒两天。配方为棉子壳50 kg、磷肥0.5 kg、尿素0.15 kg、石灰1 kg、水60~70 kg,pH值为8左右。

3 装袋播种

这一环节是成功的关键。先将口宽22 cm的袋裁成45 cm长,然后在缝纫机上竖着扎两道眼形成四道漏气孔(这是其独特之处)。扎上一头备用,菌种袋或瓶用消毒液洗一下,然后取出菌种放在消毒的盆中并将其掰成蚕豆大小块状(切勿揉碎)备用。装袋时,先在袋底放一层菌种然后装料,边装边压实,至约5 cm高,再沿袋边放一圈菌种,如此中间放五层种,然后用光滑的木棒或铁棒(2~3 cm直径)在袋中心向下打一眼到袋底,袋面上再撒一层种,扎上袋口即成。(通气孔及多层播种是其独到之处也是成功的关键)。

4 发菌管理

与熟料不同,生料栽培前7天的管理要特别小心,由于生料装袋播种后要发酵产热,稍不注意就会烧袋而造成杂菌感染而失败,因而播种后袋与袋间距5 cm码放。码一层后在上面放3~4根麻秆再在上面放一层,视气温高低而放2~4层,并在中层、上层各选一袋插入温度计,每天早中晚观察温度,超过32℃要立即倒堆,降低堆高降温。一般经5~7天若不烧堆,菌丝就布满料面,料温也已稳定,发菌基本上成功。经18~20天菌丝发满全袋,一般20~30天就可出菇。

5 出菇管理

发透的菌袋,菌丝吐黄水并开始现蕾,就要转入出菇管理。将发好的菌袋视菇棚大小码5~10层高,码牢防倒垛。用刀片将两头袋环割掉使两头料面全露,这时候管理主要是增加光照、通风、温度和温差调节,刺激出菇。提高棚内湿度至90%以上,很快料面就会现出原基。原基出现千万不能喷水,不能通大风,随着幼菇出现,逐步增大湿度、通风量。

6 病虫害及杂菌防治

6.1做好环境卫生菇房和床架事先要经过严格的灭菌杀虫,种菇期间应当尽可能做好保温保湿和通风透气工作。及时清除菇棚内的菌包、菇根等残留物及各种垃圾,杜绝菇蚊、菇蝇等病虫害的滋生。待菇棚内的各种杂物清理后,在菇棚内均匀撒施石灰粉,尤其是菇棚角落处,进行消毒处理。将菇棚四周覆盖的塑料薄膜、遮阳网等覆盖物卷起,敞开门窗,保证各座菇棚之间,以及菇棚内部的空气流通,利用冬季低温杀灭菇蚊、菇蝇等残留病虫害。地势低洼或200 m2以上的大菇棚,更要加强通风。气温高、无风、下雨天,要进行大通风。

6.2选择好原料培养料的质量要符合要求,不能采用被雨淋过的、霉烂的和发酵的原料。在处理原料时,要掌握好培养料的pH值。

6.3及时消灭病虫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认真细致,要多检查、勤观察,以及时发现病虫害,并把它消灭在初发阶段。对要出菇或准备出菇的菌袋,经常喷施无公害食用菌专用肥——菇速素或基因活化剂,能提高菌丝抗病能力,并起到增产、提高质量的作用。定期使用低毒、无残留农药,切断昆虫传播途径。

无菇时用浙江省农科院生产的特效食用菌专用治螨剂——虫螨灵或菇虫速杀防治,尤以虫螨灵治虫效果好,其还有保护和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

喷水时,每次每50 kg水中加入改进型万消灵3~4片(即6~8 g),已经发病的加改进型万消灵10片(即20 g)治疗,或用25%菌毒先锋加土霉素治疗,两者交替使用效果最好。

6.4防治杂菌

1)霉菌。霉菌生长于培养料表面,与秀珍菇争夺营养、水分,有的还分泌出有碍秀珍菇生长的物质。菇房内高温、高湿、通气不良是造成霉菌发展的原因。所以,菇房要注意通风换气,调节房内的温湿度,保持空气新鲜。一旦产生霉菌,可用镊子夹除长有霉菌的培养料,也可用石灰粉薄薄撒在霉菌上,以杀灭霉菌。

2)鬼伞菌。当培养料质量差、pH值偏高、通气不良、湿度偏高时容易产生鬼伞菌。所以,要马上针对上述原因,加强防范。一旦产生应马上拔除。

7 采收

秀珍菇生长很快,条件适宜,菇蕾形成1天后(现蕾后3~5天)即可采菇。子实体成熟标志为菌盖长至2~3 cm,菌盖边缘内卷,颜色由深逐渐变浅。孢子尚未弹射时采收为宜。秀珍菇采收要及时,长到六七成熟时即采收,以免菇体长成大叶菇,降低商品价值和销售价格。采收时一手压住培养料,一手抓住菇体轻轻扭转即可拔下。秀珍菇多为丛生,采收时必须整丛一次性采收完,采时保持子实体完整。秀珍菇生长极其迅速,商品菇的采收时间比较集中,一般从幼菇长成商品菇只需几个小时时间,不及时采摘,就会超出商品标准而减低价值,因此采摘人员要充分准备和组织。如菇房温度高于25℃,每天应采菇3次以上。

8 采收后管理

8.1转潮出菇采完一潮后及时清理料面,作好转潮准备。主要是刮去袋口料面的老菌根和一些没有分化的原基和死菇仔 (此项工作应在采菇后当天完成)。每潮菇采摘后既要降低湿度,以利养菌,同时也要防止培养料表面因失水而干燥。所以,采完一潮菇应停水2~3天,保持菇房空间相对湿度在70%~80%,让培养料表面干燥一点,以防止新鲜料面霉菌病害及防止部分虫卵的孵化,料面太干时可用喷雾器稍喷一点细雾,在此条件下养菌3~7(或6~10)天(养菌时间视气温而定)后,再进行常规管理。每潮菇相隔8~12天可出另一潮菇。秀珍菇整个生长周期3~4个月,一般可采6潮菇以上,产量主要集中在1~3潮,总生物学效率可达100%以上。

转潮出菇时,再次进行低温预冷出菇,可使转潮快,出菇整齐。第二潮菇开始需低温刺激,在前一批菇采收后,挖除残留的菇柄及死菇,养菌7~10天,然后利用制冷机制冷,将温度降到12℃后保温15~20小时,或利用冷库,在6~9℃环境下放置10~15小时后,湿度控制在85%左右,按常规管理,即可转潮出菇。当出菇5~6潮后,产量明显减少后,割掉菌袋底部薄膜,照前管理,又可采摘2~4潮菇。

8.2补充营养液出菇2~3茬以后,袋内已失水严重,这时要补充营养液,以大幅度提高产量。营养液配方为每50 kg水加磷酸二氢钾0.1 kg、硫酸镁0.05 kg、糖0.5 kg、石灰0.25~0.5 kg。先做补水器,把喷雾器杆截去喷头,封住顶部并封成尖头,把油桶置于高于料袋2 m处,用胶管连上补水器及水桶,把补水器管插入袋中打开阀门补至袋重恢复到原重为止。补水一定要注意三点:一是补水时机要选准,一定要在上茬菇采后,菌丝已恢复将要出菇时进行;二是一定要注意补水量,补水量太小达不到产量,过大易烂筒;三是补水后由于菌丝要恢复生长产热,一定要注意观察温度变化,防止升温烧袋而烂筒。

李金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农业多种经营工作站,邮编014300;王占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2015-11-11

猜你喜欢

潮菇珍菇菌袋
不同菇潮香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试验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秀珍菇种植记
不同注水处理对香菇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杏鲍菇菌糠栽培秀珍菇配方试验
固定菌袋插杆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8种秀珍菇菌株秋冬栽培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