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视域下西藏外语教育政策调整
2016-02-18高全孝
高全孝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视域下西藏外语教育政策调整
高全孝
(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摘要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指出,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做好西藏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西藏外语教育应积极对接服从这一战略思想,充分考虑西藏的地缘结构和西藏社会的特殊矛盾,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及时调整外语政策,培养通晓南亚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开展南亚国家研究,培养能在国际舞台同达赖分裂集团作斗争、挫败反华势力阴谋的外语人才;以外语为工具和武器,构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关键词西藏;安全;外语;政策;战略;南亚;非通用语
引言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这从国家战略高度对西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安全包括了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国土安全、外交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边防安全等多个方面,而无论从那一方面来看,作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工作都和南亚周邻国家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这也是西藏的特殊地缘结构和西藏社会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立足西藏、服务西藏、建设国家是西藏教育的办学宗旨,外语学科教育也不应例外,应对接服从于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与时俱进,及时做出调整,考虑和发挥地缘优势,开展非通用语——南亚国家语言人才培养和南亚国别研究,培养国际舞台上与十四世达赖分裂集团做斗争的外语人才,为把西藏建设成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这一层面来讲,外语既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武器。
一、南亚国家与我国西藏关系概略及重要意义
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是重要的边境省区,在国内外影响较大,与南亚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千米,有21个边境县、5个开放口岸、1个边贸通道和48个边民互市贸易点,是西南边睡的重要门户。[1]这些接壤的南亚国家都和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
印度与西藏毗邻,国语是印地语。印度和中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地区、全球和战略意义。十四世达赖1959年叛逃到了印度,在今天印度的达兰萨拉建立了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他们盘踞于此,从事分裂活动,并得到了美国等少数国家的支持。中印两国目前还存在边界问题,虽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关系恶化,爆发过战争,但是两国近年来一直在逐步改善之中,高层互访频繁。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访问期间表示,中印两国要做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2015年5月,莫迪总理访问中国,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印必须在追求各自发展目标和维护安全利益的进程中相互支持。
尼泊尔和我国西藏地区毗邻,是我国和印度的缓冲区,国语是尼泊尔语,尼藏在经贸、旅游、文化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合作发展历史。唐朝时,尼泊尔公主赤尊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北京监造白塔寺。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和尼泊尔的关系。早在1956年9月20日,中尼就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保持友好以及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2012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尼泊尔,两国在加德满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联合声明》中还特别指出,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应充分发掘潜力、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边民往来,促进贸易和旅游,扩大物资和服务流通,拓展互利合作。2015年3月,我国政府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文指出,要“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2015 年3月,习近平在会见尼泊尔总统亚达夫时表示,中尼是亲密友好邻邦,是大小国家互利合作的典范,中国将继续支持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加强交流合作。
缅甸自古以来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我国西藏边界段约200千米,国语是缅甸语。中缅友谊源远流长,两国人民自古以“胞波”相称。缅甸早在1950年就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是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登盛总统,两国领导人高度评价中缅传统“胞波”(兄弟)友谊,就进一步推进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和友好交流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重要共识。
不丹与西藏陆地接壤,边界线600多千米(未正式划定),不丹国语是“宗卡”。不丹虽与我国山水相邻,却是周边国家甚至是整个亚洲中唯一没有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历史上,不丹同中国的西藏地区关系密切,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方面受到西藏很大的影响。不丹的民族构成中也和藏族人有着类似的血缘亲属关系[2]。不丹王国,在梵语中意为“西藏的边陲”。
总体而言,上述南亚国家和我国西藏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商缘悠久,政缘不断。习近平2014年在访问印度时强调,中国和南亚各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同南亚的合作,犹如有待发掘的巨大宝藏,令人憧憬。2015年5月,习近平在西安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时强调,中国和南亚关系密切,愿同包括印度在内南亚各国加强互利合作,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繁荣。2014年,中国与南亚贸易总额达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争取未来5年,中国对南亚投资将提升到300亿美元,双方贸易额将提升至1500亿美元。[3]2015年7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文指出,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积极同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交流合作,履行国际安全义务,促进共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4]因此,从国家安全角度来说,我国会加大和南亚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在此背景下,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定位以及西藏和南亚国家的关系对西藏外语政策提出了新的课题:西藏外语教育政策如何对接和服从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如何做出积极反应?
二、西藏外语教育政策对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的顺应
政策是指引和导向。外语教育虽然不是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外语教育政策确实和国家安全问题息息相关,应当从大局出发,对接顺从国家战略。
(一)加大南亚国家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储备(以印地语、尼泊尔语、缅甸语、宗卡语为主)
外语人才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外交文化教育经济和军事等的资源,应从长远和现实两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根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国家安全、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在不同区域,规划与布局不同的外语语种和人才培养层次。[5]美国在过去的近60年里,就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和国家安全的关系。早在1958年,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就从国家安全高度出发,签署了《国防教育法案》,将包括阿拉伯语、汉语和印地-乌尔都语等在内的7种语言列为战略外语。“9·11”事件之后,美国又开始把语言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于2006年1月由布什总统正式启动了“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大力资助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目标的“国家关键语言项目”,以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日益增多的威胁与挑战。[6]
从国家安全战略考虑,在西藏,相比于英语,南亚国家外语复合型人才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遗憾的是,西藏外语教育在这一方面还非常欠缺,距离国家战略要求还相距甚远,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
第一个问题是地缘特色不明显。西藏虽然与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等南亚国家陆地接壤,地缘相近,但是西藏外语教育的南亚地缘特色却并不明显。目前西藏外语教育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无论是外语专业还是公共外语,英语占有绝对位置,语种单一化现象凸显。大学外语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大学英语,外语学院(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英语学院(系)。在全区基础教育中也存在着英语一边倒的情况,无论是在城市、农牧区还是靠近印度、尼泊尔的边境县境,学校里外语授课基本上就单单是英语一个语种。全区小学、中学、大学,几万名学生,几乎都在学英语,而与西藏关系密切、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南亚国家语言却是难觅踪迹。目前,西藏有五个陆路边境通商口岸,分别是樟木、吉隆、普兰、亚东和日屋,分别和尼泊尔、印度进行进出口贸易。以樟木口岸为例,樟木口岸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樟木镇,与尼泊尔国接壤,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仅有100多千米,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中尼边境贸易繁荣。据聂拉木海关统计,仅2014年1至10月,樟木口岸进出车辆8818辆,进出口的货物共计11.06万吨,贸易值15.35亿美元,占西藏进出口总值的99.8%。[7]而樟木镇学校开设的外语课程都是英语,没有开设尼泊尔语。目前在西藏6所高校中,截止2015年6月,尚没有任何南亚国家的非通用语专业,仅西藏民族大学开设了尼泊尔语课程(第二外语),缅甸语、印地语、不丹语(宗卡)在西藏高校更是杳无音讯。诚然,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在南亚国家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等国家中也属于官方语言,但那毕竟只是官方语言之一,且带有殖民色彩,在许多场合特别是在边境地区还有大量使用印地语、尼泊尔语、缅甸语、宗卡语等本族语的语境和人员,人们还具有较强的母语情结,毕竟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等也有一定数量的藏族人居住。要全面深入了解研究南亚国家,发展与南亚国家关系,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在涉藏方面的问题和事务上,仅靠英语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掌握南亚国家的本族语。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改革提出过九字方针:“多语种、高质量、一条龙”,这一方针在当前和今后的较长时期内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西藏自治区应从国家大局出发,充分考虑到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调整外语政策,在稳定英语地位的同时,尽快让南亚语言走进西藏各级学校,从组织机构、学科建设、政策资金、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支持和保障,给予南亚国家语言应有的位置,并与外事、商贸、边防、旅游等科学交融,培养复合型南亚外语人才。
在外语教育政策调整方面,西藏自治区可以参考学习相邻云南省的做法。云南省同样位于祖国西南边陲,和越南、缅甸、老挝三个国家陆地接壤,边境线长4060多千米,是我国重要的边境省份。从国家安全大局的角度,云南省于2007年4月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云南省所有本科院校及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设立“小语种①即非通用语。”公共外语教学教研室,开设与云南邻近的越南、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的语言课程。2009年5月,云南省教育厅又公布了《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项目规划》。[8]这些政策层面的指导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云南周边国家语言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对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截止2013年底,云南省已有43所高校开设62个小语种专业或课程,小语种专业学生已达3000余人,在学学生规模已达3.5万余人;已有小语种任课教师330余人(包括外聘教师70余人),建立小语种公共外语教研室5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1门。[9]
第二个问题是缺乏南亚国别研究。南亚对中国安全利益的重要性十分突出,南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乎中国西部边疆的稳定与发展,中国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斗争以及促进西部开发的共同发展乃至打击毒品的社会整治行动等,都离不开南亚。[10]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个主题,但世界仍不太平,我国仍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强权主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中国威胁论等仍然存在,国内外的一些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仍贼心不死。而我国与印度在领土边界还存在争端,与不丹国家尚未正式建交,边界线尚未正式划定。这些不安全因素存在的同时,我国和南亚各国的互利合作也在持续发展中。西藏与尼泊尔、印度等周邻国家开展了多领域的合作。
利用外语作为工具,开展语言所在国家研究,是外语学科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需要和平友好的睦邻国家关系,国家发展战略和南亚国家与我国西藏特殊的地缘结构要求我们必须要了解研究他们。非常可惜的是,目前西藏高校还鲜有南亚国家研究成果。令人欣慰的是,西藏高校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西藏民族大学在2015 年5月成立了南亚研究所,迈开了可喜的一步,但重要和标志性研究成果还尚未产生。作者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类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目录下,分别以南亚、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为篇名,查询西藏6所高校教师这些方面的科研论文,结果显示在2000-2015这十五年间仅为0、9、5、1、0篇,这和西藏与南亚国家的地缘关系、国家对西藏的战略定位、高校科研功能很不协调。在外语教育政策调整方面,西藏教育机构应加快建设南亚国家研究中心,依托外语,整合全区高教资源,跨学科、跨校际,协同政府、部队、行业、民间等相关组织机构,开展南亚国别研究,提供一手资料,为构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提供智力支持。在这一方面,西藏高校可以参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开设外国语语种多达67种②数据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主页,上网时间2015年9月26日,而国别研究则是其重要的科研支撑,以英语为例,就有美国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爱尔兰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等等。
(二)培养国际舞台涉藏外事外宣优秀人才
当今世界,英语作为一种霸权语言的地位毋庸置疑,其影响力巨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在利用英语作为媒介,在全球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扩张。因此,在加大南亚国家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储备的同时,应培养以英语为主的在国际舞台涉藏外事外宣优秀人才。西藏社会目前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十四世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十四世达赖分裂集团一直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西藏构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就离不开反分裂斗争,反分裂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的特点。十四世达赖1959年叛逃后在印度建立了所谓的“西藏流亡政府”,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一些国家暗地里支持达赖藏独集团势力。国际反华势力害怕中国崛起,少数国家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国际舞台上常常拿所谓的“西藏问题”来说事,企图遏制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发展。十四世达赖分裂集团在国际舞台上蹿下跳,混淆视听,蒙蔽真相,某些国际舆论(以英语媒体为主)也是煽风点火,捏造事实,给我国西藏形象抹黑,同时他们也别有用心地通过外媒语言文化渗透,企图与我争夺下一代。可以说,西藏的外语教育教学是站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西藏要构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文化领域内做好意识形态里的宣传和安全,特别是在国际舞台上,能够用外语直面分裂势力,揭穿达赖真实阴谋,宣传美丽西藏,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2011年,时任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的董云虎在第一期全国涉藏外宣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指出,涉藏外宣是党和国家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十四世达赖分裂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斗争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国家主权、国家形象和国家安全。坚持涉藏外宣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支过硬的人才干部队伍。遗憾的是,近年来,在涉藏外宣和传播方面,在一些国际组织机构和国际事务中,能够直接拿起外语这个武器,准确发声,揭批达赖分裂集团政治阴谋,正确树立国家正面形象的涉藏优秀人才还比较欠缺,特别是藏族人才还比较稀少,国际话语权还不够,这与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定位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西藏6所高校外语教育教学在语言和文化层面停留多,在涉藏外宣事务尤其在揭批达赖和宣传美丽西藏、提升国家形象上涉及少。因此,基于构建国家安全屏障考虑,西藏外语教育政策应亟需调整,引导并加大涉藏外事外宣优秀人才的培养(以英语为主),通过他们把真实的美丽西藏形象和中国国家良好形象直接传播到国际舞台,在反分裂斗争中占领主动权,这本身也是维护西藏安全与稳定、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筑牢文化安全的大问题。
三、结语
外语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武器,关乎国家安全。随着国际竞争由过去主要采取武力威胁转向全方位博弈,作为人类最重要工具的语言也从中彰显出前所未有的重要功能,成为国家安全领域具有广泛意义和重要价值的要素。[11]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定位向西藏外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西藏外语教育政策应该对接这一国家战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进行调整,在稳定英语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周邻南亚国家(尼泊尔、印度、缅甸、不丹等)非通用语教学与研究,开展南亚人才智库建设,开展南亚国别研究,培养国际舞台涉藏外事外宣优秀人才,顺应对接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战略,这对于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7]常川.跨越喜马拉雅的合作[N].西藏日报.2014-12-15 (6).
[2]杜洁.中不关系中的障碍性问题研究[D].北京:外交学院,2008.
[3]李源潮在第三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会上的致辞[EB/OL].中国外交部网:http://www.fmprc.gov.cn/mfa_chn/ zyxw_602251/t1272748.shtml,2015-09-2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EB/OL].新华网:http://news. xinhuanet.com/legal/2015-07/01/c_1115787801.htm,2015-09 -27.
[5]束定芳.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与布局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3):426-435.
[6]陈雨露.深化研究培养人才加强非通用语专业建设[N].人民日报,2011-09-19(7).
[7]李丽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实施区域性多元外语教育政策的必要性[J].中国外语,2011(4)55-59.
[8]朱华山.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J].云南教育,2014(2):11-12.
[9]蓝国华.中国梦与南亚机遇[J].西藏研究,2013(4):52-56.
[10]赵世举.打造“语言武器”[N].中国教育报,2013-11-15 (5).
[][]
[责任编辑:周晓艳]
DOI:10.16249/j.cnki.1005-5738.2016.02.015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2016)02-107-005
收稿日期:2016-02-20
基金项目:2011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08年以来美国主流报纸涉藏报道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xc1303
作者简介:高全孝,男,汉族,陕西户县人,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外语教育。
An Important National Security Barrier Strategy and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olicy in Tibet
GAO Quan-xi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zang Minzu University,Xianyang Shaanxi,712082)
Abstract:The work of Tibet plays a key role in China’s national strategy construction.The 5th Forum on Work in Tibet points out that Tibet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security barrier,so it is urgent to do well in the work of Tibet to maintain national security.In consideration ofthe strategic thinking and the special geographic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in Tibet needs to be adjusted as follows:to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of South Asian countries’languages;to start researches on South Asian countries;to cultivate special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to have them use foreign language as both a tool and a weapon to fight a protract⁃ed battle against the 14th Dalai Clique.
Key words:Tibet;security;foreign language;policy;strategy;South Asia,non-common foreign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