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02-18张梦晗
■ 张梦晗
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梦晗
由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苏州大学东吴智库联合主办的“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2月5日召开。会议以新媒体社会下的媒介经验与治理为切入点,希望藉此探讨新时期传媒业相关理论与实践,挖掘新媒体研究对宏观社会治理、中观产业效益、微观媒介体验的重要意义。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台湾世新大学、丹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苏州大学副校长田晓明教授,凤凰传媒学院院长陈龙教授、于毓蓝书记等师生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院长助理曾一果教授主持。
在会议开幕式上,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院长陈龙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他概要地介绍了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在传媒理论与实务方面,特别是在新媒体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之后,协办方代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教授致辞,他高度评价了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近年来在传播理论、媒介文化、城市传播、新媒体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就,并就新媒体时代下的传媒变革进行了前瞻性评述。最后,苏州大学副校长田晓明教授讲话,他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苏州大学的历史沿革和近年来的发展,关于“顶天立地”发展模式、“国际化地方化相结合”发展路线的阐述。
1.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
在主题发言部分,清华大学彭兰教授在题为《新媒体用户:更主动还是更被动?》的演讲中提出,新媒体技术虽然赋予了用户更多的自主性可能,但主动性与被动性往往并存于新媒体用户身上。
丹麦技术大学Looms教授在题为《从大众媒体到新媒体,是沿革还是革命?》的演讲中引用了大量一手的、生动有趣的案例,以此来说明媒介融合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媒体雨后春笋般的蓬勃态势。他认为传统形态的传媒业正在解构并努力重构,双向传播也在改变着媒介使用现状,分类媒介已转向数字融合媒介。传播的本土化和全球化是新媒体传播中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尺度,同时,社交媒体对新媒体发展的推动力不容小视。
台湾世新大学翁秀琪教授在题为《新媒体与新素养在传播教育上的实践》的演讲中,从亲身教学经验出发,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集中讲述了传播教育在实践领域必须重视的四项关键能力:跨领域知识学习能力、新素养能力、掌握全球媒介生态发展的能力、(伦理)道德力。翁教授坚持实践、充满激情的教学理念以及她关于新媒体教学经验的分享,表现出极高的教育责任感和科研敏锐度。
复旦大学廖圣清教授在题为《计算传播学:大数据时代传播学的新方向》的演讲中,从热门词汇“大数据”切入,首先采用大数据的方法分析了传播学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计算传播学作为计算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将成为未来传播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计算传播学研究存在三种取向,分别是结构取向、内容取向和行为取向。大会在主题发言之后设立了八个场次的分会场。
2.理论与方法: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传媒发展的范式转换与路径确认离不开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只有敢于从理论、范式层面不断做出新尝试,传媒发展才有可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新媒体传播信息论、网络民粹主义、人与媒介的新型关系论、新媒体文化现象的反思等话题成为“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理论思考”分组讨论中的重要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吕鹏副研究员在题为《作为假象的自由:UGC时代的个人与媒介关系研究》的报告中认为,在UGC时代,个人与媒介的关系看似自由,但其“自由”或“民主”不过是镜花水月式的流星乍现,在实质上存在着控制的加剧。关于互联网时代下的民主参与,西南交通大学石立春博士认为这是民粹主义思潮与新媒体网络相结合的产物,其作用存在二重性,因此需要对网络民粹主义保持清醒认知,以淡化乃至根除网络民粹主义的社会危害。
3.舆情和管理:开放社会中的政治传播
互联网造就了一个各类声音不断聚合、消解的舆论场,它一面与现实社会中的民主议题互动,一面与网络空间中的话语争夺勾连。新媒体与舆情、与政治传播研究成为本次研讨会的又一重要命题。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骆正林教授在题为《奥运会期间英国王室的仪式政治》的报告中研究了“王室”元素对英国社会的价值整合功能,挖掘了“王室外交”对英国软实力提升的意义。武汉大学的冯强博士以《社交媒体与行动型”记者:基于政治参与视角的考察》为题,运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和变量测量方法探讨了新闻从业者四种社交媒体运用模式及其政治参与效应,从侧面阐释了社交媒体使用对特定职业群体政治参与的综合效应。
舆情需要监测、舆论渴望正确的引导和疏理,这是多数学者不约而同的观点。浙江理工大学陆高峰教授以《微信舆论生态治理研究的价值、现状与路径》为题,探讨了微信舆论生态中复杂问题的治理办法。他认为加强微信舆论治理研究,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充分运用媒介生态、舆论生态和多维治理理论来管理微信舆论传播。浙江理工大学廖卫民副教授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议题漫射、聚焦及价值沉淀——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为例》中也探讨了网络议程的互动机制及其内在传播规律,他以热点事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为例,揭示了当下网络舆论场具有的自我净化与价值沉淀功能,为舆论生态的治理提供有益启示。关于网络社会下的民主发展前景,西安工程大学郑兴刚博士在《网络民主发展前景蠡测》中认为,从近期来看,互联网难以根本性改变现实政治生态。而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必将有效推动政治民主的发展。
4.建构与颠覆:新媒体经验下的实践探索
随着媒介体验和媒介再造形式的不断多样化,新媒体发展亦面临着在内容选取、资本构成、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多层面的整合问题。无论是尝试性地建构、改革式地解构,还是彻底性地颠覆,新媒体发展的不竭动力都离不开具体的媒介经验活动。
中国传媒大学姬德强副教授在《大数据与传播产业的权力转型》中从技术与市场的互动逻辑中,考察大数据给传播产业带来的权力结构转型。他在研究过程中以当下中国为关照,同时兼顾已经超越国界的传播市场与资本力量。同样关注产业研究,台湾世新大学李佳玲副教授在《以音乐运动App提升学生运动成效及愉悦度之探索性研究》中则采用Precede - Proceed Model理论规划的功能,使用adjustable speed continuous training(ASCT)方法设计音乐处方,希望通过使用具理论基础的功能和音乐处方提升使用者的运动的愉悦度及成效。徐州工程学院张楠研究员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商业广告在公共空间的“合法性”提出重新讨论,并对商业广告占据公共空间的行为进行公共道德伦理层面的思考。
5.真实或虚幻:赛博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个体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行动方式、社会心态和自我归属与现实空间大不相同,身份认同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面向。拥有共同行动目标的群体行为可能为社会发展带来意料之外的推动力,正如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陈一副教授在《从“字幕组”到“译客”:全球网上民间翻译活动的意义和未来》中所说的那样,“译客”在全球网络文化方面将促进互联网新型传播和分享机制的形成,降低全球传播的“跨文化折扣”,倒逼现行国际著作权制度的调整。
但另一方面,赛博空间中的参与者究竟是成就了一场“全民性的狂欢”,还是造就了一批“沉默的大多数”,对于这一问题,澳门大学林玉凤博士根据2014年10月“香港占中”事件期间在澳门进行的民调发现,当社会出现具有尖锐对立意见的议题时,社交媒体不但不会扩大民主参与,公众置身其中,还会出现沉默螺旋效应。苏州大学许静波博士则以“崖山之后无中华”为例,认为新媒体上的历史热并没有推动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变或观点方法的革新,不过就是一场知识的“伪狂欢”。
在闭幕式上,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邵培仁教授做了大会总结发言,他认为这是一次精彩纷呈、观点跌宕的高规格学术研讨会,既有对理论建构的深究,也有对现实事件的关照,既有对基础话题的再思考,也有对新问题、新现象的敏锐发掘。最后,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于毓蓝书记代表学院致感谢辞。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经由中外学者对话,从新媒体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出发,通过对其在不同领域、不同情境、不同阶段特征、方式的探讨,为新时期传媒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和有益借鉴。会议的成功举办扩大了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和苏州大学的影响力,加强了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与海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张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