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与文化“走出去”研究*
2016-02-18■张梅
■ 张 梅
华侨华人与文化“走出去”研究*
■张梅
【内容摘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走出去”战略自实施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显露出深层次的问题。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有着共同文化之根,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有着独特优势与作用。
【关键词】华侨华人;中华文化;“走出去”
*本文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青年项目“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项目号:GQBQ2013006)的研究成果。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为此,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现状
文化“走出去”既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和国家为扭转入世后我国文化产业被动挨打局面,变消极应对为主动出击,通过积极扩大国际文化贸易、克服文化贸易逆差,实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目标的一项重大文化战略。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成效
1.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大大提升。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中法文化年、中俄国家年等海外文化年活动,在全球成立了475所孔子学院等汉语教学机构①,中国歌唱家相继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音乐会,中央电视台开设国际频道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等,北京奥运会更是完美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符号、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接受和喜爱。
2.汉语言文化圈的文化认同得以加强。周边国家的文化认同是文化“走出去”最有利的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语言和文化重新得到周边国家重视。2009年1月,韩国20位历届总理将他们联名签署的建议书送进青瓦台总统府,以敦促总统李明博尽早在小学实施汉字教育。②日本也在“脱亚入欧”的喧嚣后让日本学生重新开始学习汉语,每年都有数万日本学生接受汉字水平考试。③目前全球兴起汉语文化热潮,欧盟以及其他61个国家已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汉语学习者已达1亿,比十年前增长3.3倍。④
3.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和渠道日趋多样。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范围和渠道不断拓宽,有近150个国家与我国开展政府间的文化合作,同时,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也不断提升。截至2009年10月底,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西班牙语频道、法语频道、阿拉伯语频道、俄语频道)的海外落地业务与258家当地媒体合作,实施了336个整频道或部分时段的落地项目,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海外播放,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喜爱。截至2010年底,人民日报社主管的网络和各类报刊的国外受众比2002年增长50%以上,新华社海外用户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⑤
4.对外文化贸易取得良好成效。当前,国家积极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实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促进计划,培育了一批文化产品出口重点企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文化集团公司,发展了能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演出、展览、艺术中介机构和国际化商业推广平台,改变了我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被动局面。从2001年到2010年,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分别增长了2.8倍和8.7倍,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从2003年的9:1下降到2010年的3:1。⑥当前,已有26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上市,仅2010年就实现融资额104亿元;各地整合成立了46个演艺企业集团,区域性龙头演艺企业在发展壮大,文化骨干企业逐渐发育成长。⑦
(二)文化“走出去”面临的困境及问题
我国虽然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特色鲜明的时代文化,但是由于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起步时间较晚,文化对外传播并未取得与经济“走出去”和外交工作相匹配的成就,当前,文化“走出去”存在以下问题。
1.“走出去”的中华文化吸引力不强。中华文化虽然已经开始“走出去”,但在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热闹场面背后,走出去的中华文化含金量并不高。当前,国内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国际传媒硬件建设迅速,但是我们缺乏足够有吸引力的文化内容。另外,近年来中文网站发展很快,但是这些网站上专业性强的学术研究性网页却大多出自台湾。⑧此外,扎堆似地搞对外文化展演推销,尤其是功利和短期的政绩观使一些贪大求量、急于求成的做法缺乏文化底蕴,造成优秀人才、资源的浪费以及文化产品附加值的下降,不利于对外文化传播。
2.“走出去”的中华文化占据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偏低。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化发展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整体贡献率远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占据的份额也偏低,尚不到整个文化市场的1/20。⑨从文化贸易来看,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在亚太地区所占份额中,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仅占4%。⑩
3.文化对外交流内容和形式较单一。文化“走出去”既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是,截至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几乎仅限于中国传统文化。究其原因在于:一是从作品内容来看,国际上展现中国负面形象的文化糟粕占据了主要领地,而体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文化作品却少之又少。二是从交流形式来看,政府依然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推动者,而政府作为文化“走出去”的主要推动者,难免被认为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而受到抵制。三是从客观实际来看,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走出去”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才重点推进的工作,无论是政府、企业、团体还是个人,都缺乏对文化交流和文化市场的充分了解,缺乏较为成熟的经验。
4.中华文化的国际视野和适应性不强。从当前文化走出去的实践来看,走出去的文化作品,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制作水平,无论是传统历史文化题材还是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现实题材的作品,都和国际市场需求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走出去的文化作品缺乏国际视野,缺乏针对性,缺少跨文化传播意识。不同国家虽然在历史、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也有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理念,如环境问题、网络安全、法制建设、反对恐怖主义等,然而中国目前很少有人能提出全人类文明关注的议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严重不足。
二、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的优势与作用
华侨华人是中华文化的海外载体。杜维明教授在研究儒家文化如何与现代性接轨时,提出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文化中国”命题。全球化时代,华侨华人越来越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交往合作的重要桥梁。华侨华人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的独特优势及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回顾历史,广大海外侨胞为传播和推广中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期以来,中华文化得以在海外传播和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推动。华侨华人移居海外,尤为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如此,华侨华人在吸收当地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发扬光大了中华文化,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海外华文文学、华侨华人宗教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除此之外,华侨华人艺术家还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文化组织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波士顿华社为例,波士顿华社除中文学校外,还有华人合唱团、海外戏剧社、海外相声剧社、海外华人作家协会以及留学生团体等,它们都在积极传扬中华文化,并定期组织文化交流和研讨活动。
(二)立足现实,广大华侨华人不仅积极弘扬中华文化,而且在海外身体力行地阐释和传播中国“和谐”理念及价值观、介绍和阐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模式、理解和支持中国的外交及侨务政策,为破解“中国威胁论”,维护世界和平、普遍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1.阐释和传播中国核心价值理念。中国极其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秉承中庸、和合、和谐的理念。《曲礼》中就记载着这样一句话“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这是说按照中国人所理解的礼节制度来讲,只能由外人来主动地、自觉地学习中华文化,而不能由中国强制输出自己的文化。“和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其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不仅与西方价值观有融通之处,也是人类普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华人在海外身体力行地阐释、传播“和谐”的理念和价值观,为破解“中国威胁论”,维护世界和平、普遍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2.介绍和阐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模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008年全球经济一片萧条,这让世界的眼光聚焦于中国,引来惊诧、赞叹与疑问。面对海外对中国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质疑,海外华文媒体、华人社团和华侨华人热心人士纷纷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介绍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模式,其中尤其是海外华文媒体近年来普遍增加了对中国新闻的报道,介绍中国政治平稳、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等国内情况,成为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3.理解和支持中国的外交与侨务政策。华侨华人是中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曾为新中国打开外交局面、化解外交僵局做出过重要贡献。2005年和2007年,美国皮尤调查中心就世界主要国家的好感度先后进行全球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在多数受调查国家的民众心目中形象正面,其中在周边国家和非洲国家形象最好,好感度多在70%以上,这与海外侨胞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对于中国的和平外交与侨务政策,海外侨胞以华人社团为载体、华文教育为媒介、华文媒体为平台,理解支持并主动宣扬中国的外交理念和侨务政策。
(三)展望未来,海外华侨华人日益成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践行者和主力军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依靠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华侨华人是中国对外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源泉,是西方了解中国政府、社会和文化的媒介。随着华侨华人数量的增多和经济、科技、文化乃至政治影响力的增强,华侨华人日益成为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践行者和主力军之一。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 ~2015年)》提出“将开展侨务公共外交列为侨务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这表明,侨务公共外交工作已在国家层面上推动。近年来,海外华侨华人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本,通过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等手段,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选取易于被居住国民众接受的内容,用居住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途径,向住在国政府和民众传达介绍中国的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等信息,帮助中国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三、华侨华人服务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对接机制
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有着共同文化之根,利益相同。总的来看,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尽管有代际和地域的差异,但是中华文化内核却在这一群体中被保存下来,使得他们虽历经数代人的更替,仍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民风以及尊崇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认同的生成机制
人与他人相遇,才会思考自己是谁;一个民族遭遇另外的民族,才会自觉到自己的族群特征。认同,简单说来,就是对“我是谁”,即自我身份的一种追问和确认。就“文化认同”而言,指个体对不同社会组织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
在住在国多元文化背景下,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生成主要源于以下方面:一是对华侨华人群体组织、经济、政治利益的认同。这是由祖籍地认同、亲属认同发展演变而来,通过整合机制由先赋性群体转变为具有华侨华人种族文化特征的现代组织。二是对华语华文的认同。这是由祖籍地认同、亲属认同、方言认同发展演变而来的,华语华文成为凸显华侨华人群体的文化特征。三是对中华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的认同。这是由习俗信仰认同、宗教认同演变而来的,表现为华侨华人对中华民间习俗、民间信仰的保持以及价值观念的坚守和发扬。
(二)发达移民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
众所周知,民族国家为了自身的统一,往往要求公民在文化上一致,正如霍耐特所说:“只有当社会一体化从社会成员那里得到文化习惯的支持,而文化习惯又与他们互相交往的方式紧密相关,政治共同体的社会一体化才能取得成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国际间的人员流动成为常态,文化多样性已不可避免。当前,发达移民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为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1.英国政府的多元文化政策。英国是较早实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国家之一。1948年第一批移民从加勒比地区迁入英国,1962年超过50万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西印度群岛移民涌入,1990年之后进入英国的合法移民大约为每年5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大量的难民和非法移民进入英国。至21世纪初,英国的少数民族大约占英国5700万总人口的5%,其中大多数来自加勒比海国家、非洲以及印度次大陆的亚洲国家,孟加拉裔大约在30万人左右。移民数量的大增,给英国社会带来了生活、就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多种压力。英国政府日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移民法案纷纷出台。1966年,英国内政大臣确认了移民文化多样性,逐渐开始推行多元文化模式。这在移民问题上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与法、德等其他西欧国家移民冲突频发相比,英国人与穆斯林移民之间的关系相对和睦,这正是多元文化政策的成效。
2.美国政府的多元文化政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早期居民以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为主,1965年移民法通过后,大量拉丁裔与亚裔移民涌入美国对主流文化形成巨大冲击。同时在民权运动影响下,少数族裔、妇女等弱势群体在美国社会展开了一场“权利革命”,推动了联邦政府的政策反思以及社会文化政策的调整,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兴起。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措施,并设立相应的机构来执行多元文化政策。美国多元文化政策首要体现在教育政策上:一是从法律上取消教育中存在的种族隔离制度;二是通过立法和各种财政援助手段,帮助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三是着手进行教育改革,对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作出有利于多元文化发展的规定。除了在教育领域内实行多元文化政策外,美国政府在经济领域内还通过各种措施,切实改善少数族裔与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美国联邦政府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大大促进了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改善。
3.澳大利亚政府的多元文化政策。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除了当地原住民,已先后有来自世界近120个国家、约140个民族的移民到澳洲谋生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废除“白澳政策”,宣布推行多元文化政策。1970年代开始,澳大利亚不断放宽移民政策。1972年惠特拉姆工党政府上台后,澳大利亚开始大规模接受亲属移民及技术、投资移民和难民。1973年,工党政府公开声明其移民政策为“全球一致,无人种、肤色或国籍之歧视”,标志着实行了100多年的“白澳政策”彻底终结,且放宽了移民入籍时限。1978年,澳大利亚宣布奉行多元文化政策,允许各族裔移民保留本民族文化、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1989年,联邦政府更将多元文化政策确定为基本国策,颁布《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国家议程》,所有澳大利亚人,不论背景如何,其技术、才干都得到支持、发展和有效利用。
(三)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传播途径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华文学校和华文传媒,被誉为海外华社的“三宝”,既是支撑海外华社绵延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支柱。
1.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为了生存与发展,海外华侨华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相互伸出友情之手,种族上、血缘上、语言文字和文化习俗上的强烈认同使他们结成各类社团组织:有以血缘为基础的宗亲会,地缘相近的同乡会,同业、同学相联的同业会、同学会等。据统计,1998年,经登记或建档的海外华人社团达到9227个,其中分布在亚洲和美洲的华人社团分别有6208个和2295个,在欧洲、大洋洲和非洲分别有192个、242个和290个。近年来,华侨华人社团逐渐走向国际化,形成了不少世界性华侨华人组织及其网络。
2.海外华文学校。在华侨华人的推动下,海外中文学校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重要平台。在东南亚地区,截至2007年,马来西亚有华文小学1290所,华文独中60所,华文大专院校3所(南方学院、韩江学院、新纪元学院)。菲律宾现有华校160多所,学生10万多人。在泰国,截至2009年底,开设华文课程的学校已达1610所,学习华文的人数逾50万人。此外,越南、老挝、文莱、缅甸的华文教育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在欧美地区,华文教育一直以周末或课后的补习班为主。目前全美中文学校协会会员学校已达410所,在校学生达10万人以上。欧洲有华文学校340所,就读华人子弟5.5万人。澳洲、南美洲及非洲华文教育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3.海外华文传媒。海外华文传媒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形式,它不仅是反映华侨华人居住国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的镜子,而且是加深华侨华人与故国乡梓联系的桥梁,是促进世界各国先进思想传播以及推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从区域分布看,亚洲地区华文媒体最多,欧洲次之,非洲华文媒体数量最少。其中,北美、东南亚地区是海外华文传媒重镇,有近200家,占全球华文媒体的44.5%。东亚、大洋洲、中欧、西欧是海外华文媒体新兴区域,各地区华文媒体超过30家,其主要市场需求来自新移民。从媒体的类型来看,报纸占56.4%,杂志占10.7%,广播、电视台及新闻集团数量少,且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其中,华文电视台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国。
四、借助华侨华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策略探析
遍布世界的六千万海外侨胞,具有赤诚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深厚的人脉关系,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依靠力量。中国梦是民族复兴的“文化梦”,借助海外华侨华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应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借助海外华文传媒平台,用居住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住在国政府和民众介绍中国的现实国情、发展模式、内外政策等信息,引导住在国政府和民众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国
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海外华文传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华侨华人传媒在促进中国对外交往、协助中国开展外交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海外华文媒体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许多海外华文传媒通过联合组建协会,呈现出繁荣景象。如1997年成立了欧洲华文传媒协会,协会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国人民和欧洲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推动欧洲华人社团之间的团结合作与发展,提倡融入当地社会,更好地为欧洲华侨华人服务”为宗旨,推动了以报刊为主体的欧洲华文媒体的发展。协会多年来一直及时报道中国消息,向住在国政府和民众介绍中国的现实国情、发展模式、内外政策等信息,成为欧洲华侨华人了解中国信息不可或缺的窗口,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侨界团结和中欧交流等做出了杰出贡献。与此同时,海外华文传媒看到了自己在信息来源上的短处,加大了与其他中文传媒的合作力度。
(二)借助遍布世界的海外华商网络,构筑经贸交流平台,促进中外经济合作,展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推动华侨华人居住国与中国的交流合作
海外华商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股重要经济力量。据估算,全球华商总资产现已超过40000亿美元,与阿拉伯人、犹太人并列为世界侨民三大金融力量,一大批华人企业家在制造业、商业、房地产、旅游、高科技以及金融服务业等领域崛起,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华商独特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国学界和商界的关注,“无论西方、日本学界,还是海外华裔学者、港台学者和中国大陆学者,都已从其神秘的家族企业等表象,深入到其内部运作、成长环境和演进道路各方面来展开严谨的探究”。事实上,华商独特的经营理念、管理文化源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以人为本、和气生财、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等价值观。除此之外,“华人企业凭借血缘、亲缘、地缘形成了广泛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网在华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现代商务网络,成为世界各地华商加强经贸合作的纽带和桥梁,也密切了华侨华人所在国与中国的联系。
(三)借助海外华文学校及文化组织,开展文学艺术交流,邀请中国文学艺术团体和表演团体赴海外访问交流或共同举办各种文艺演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外人文交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以及中国政府对华文教育的重视,海外华文学校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以波士顿为例,波士顿地区有剑桥中文学校和牛顿中文学校,这两所学校培养的华裔子弟中的相当一部分进入美国顶尖大学和有影响力的领域,成为促进中美两国友好交流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如此,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或文化机构也出钱出力,邀请中国文化机构或表演团体赴海外访问交流或共同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北美地区,尤其是华人聚集的大都会如温哥华、洛杉矶、费城、纽约、波士顿、旧金山、休斯敦等地,每年都会邀请中国戏曲、舞蹈、歌唱等表演团体赴美交流。2015年9月应邀赴美访问的“文化中国齐风鲁韵”慰侨演出团在匹兹堡、费城、纽约、波士顿演出,所到之处引起当地华社的轰动。2015年11月,由北美合唱协会主办的千人黄河大合唱在波士顿大学体育馆举行,现场5000多名观众与中华文化亲密接触,既增强了海外华侨华人的自豪感,又增进了所在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达到了传扬文化、沟通中外的目的。
(四)借助海外华侨华人各专业领域的学术机构,共同举办研讨会,邀请中国科技和学术专家走出去,加强中外学术思想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融合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外新移民数量的增加,他们联合当地学者,建立起了各个领域的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开展包罗万象的学术活动,数不胜数。他们或与中国学术团体共同举办各种学术会议,或联合开展研究项目,成为新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欧洲华人学会为例,该学会是一个集学术与联谊为一体的海外华人学术团体,于1981年成立,其宗旨为倡导学术交流,提升教学与研究经验,促进中西文化合作与交流,和睦欧华学者之间的感情。其章程规定凡是在欧洲大学、研究所等机构或以个人身份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华籍或华裔学人,均可申请成为会员。欧洲华人学会成立以来,每两年举行一届会议,邀请海内外专家相聚联谊并进行专题学术研讨,传播中华文化思维方式、哲学理念、道德伦理等。
(五)借助海外华侨华人节庆活动或民俗活动,举办中华文化节以及文化展览等,展示中国的中医、饮食、武术等特色文化,传播中国的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并以文化为载体维护历史正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还有属于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如饮食、中医、武术以及华侨华人的节庆和民俗文化等。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后海外中国餐饮业蓬勃发展。亚洲有中餐馆近8万家,其中东南亚各国有6.5万家,日本有5000家。英国90%的华人从事餐饮业,荷兰70%的华人以此谋生。美国现有中餐馆4万余家。中餐在澳洲也较盛行,有学者统计,1983 至1984年间,堪培拉有中餐馆60—80家,悉尼300家,新南威尔士7000家,墨尔本200家,新西兰600家。中餐馆在遥远的非洲也同样有市场,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非洲有大小中餐馆800家,分布在埃及、埃塞俄比亚、冈比亚、肯尼亚、南非、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尼日尔、津巴布韦等国。此外,中医也是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之一。以英国为例,截至2005年底,英国共有中医诊所和药店3000多家,每年就诊人数超过400万,白人就诊占60%以上。中华武术源远流长,许多华人在海外开设武馆,收徒授艺,不仅受到热爱中华武术的所在国民众的热烈欢迎,而且借此传播中华文化。除此之外,华侨华人的春节、端午、中秋等节庆及其婚丧习俗活动,也让当地人有了零距离接触中华文化的机会。不仅如此,海外华侨华人还以文化为载体,开展维护历史事实的活动,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战胜利,北美以及世界多个国家举行《黄河大合唱》音乐会,以文化为载体维护历史正义。
注释:
①④ 刘延东:《迈向孔子学院的新10年》,http:/ / conference.chinesecio.com/?q = node/150。
② 《韩国历届总理联名建议实施汉字教育》,http:/ / news.xinhuanet.com/ world/2009 -01/12/ content_ 10645867.htm。
③ 王岳川:《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文化战略》,《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⑤ 任仲平:《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华月报》,2011年第22期。
⑥ 郭丽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规模十年间增长2.8倍》,《光明日报》,2011年10月20日。
⑦ 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58页。
⑧ 孙海泉:《网络上的文化竞争》,《科学时报》,1999年第8期。
⑨ 冯颜利:《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学术前沿》,2013年第4期(下)。
⑩ 蒋建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0年11月22日。
(作者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