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挪威的幸福之道

2016-02-17达丽娅·卡列尼娜/文三木/译

海外文摘 2016年2期
关键词:莱拉挪威人挪威

达丽娅·卡列尼娜/文+三木/译

有节制地饮食、节俭地生活、泰然地处事……这是这里公民生活的基本准则。这里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的财富属于每一位公民,这里就是“幸福国度”——挪威。

初到挪威,首先最令我感到震惊的就是这里的物价。“您总共消费46挪威克朗(约合34元人民币),欢迎下次光临。”售货员礼貌地微笑着,但我却在想这将近350卢布一个的巨无霸,是我吃过的最贵的巨无霸,比我们国家(俄罗斯)的贵3倍还多。

“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是指用来衡量两种货币在汇率理论上是否合理的一种非正式的经济指数。挪威是世界巨无霸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挪威自2001年起已连续6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并于2009至2013年连续5年在人类发展指数上全球排名第一,这足以反映出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潜力。人类发展指数是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曾连续多年被这个三分之一领土位于极圈内的国家独占鳌头。

挪威居民平均月收入42300挪威克朗(约合3.1万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4580欧元。挪威的税收体系非常系统全面且划分极为细致。挪威个人普通收入的所得税率从前曾高达50%,现今为27%(俄罗斯为13%)。挪威的增值税为25%(俄罗斯为16%)。挪威的高税率与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直接挂钩。挪威人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投给国家,因为他们明白他们得到的回报不仅是免费、高质量的医疗,还有优质的教育、社会补助金等坚实的保障。在挪威,个人和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石油领域。石油公司扣除研发和开采成本后,其利润的78%要以税收的方式交给政府(而俄罗斯石油公司需要上缴的税率仅占利润的20%)。

1969年挪威北海的大陆架首次开采出石油,两年后,挪威国会通过决案:国家出售石油的收入应当归人民所有。从此挪威进入黑金时代,渐渐地从一个贫穷的北欧国家转变为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健康的消费观

“挪威人常开玩笑说,他们是嘴里含着银勺子、脚上踩着滑板、屁股下坐着一桶桶的石油出生的。”挪威最大的电信公司“挪威电信”的执行副总裁的妻子迪娜·约翰森说,“但对于我们国家的居民来说,最好的福利是贴近自然: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欣赏到厨房窗外的峡湾。”

挪威电信执行副总裁谢尔·莫藤·约翰森一家住在奥斯陆城郊的富人区,但他们的房子装饰得并不华丽,仅是极其普通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里的所有富人的“豪宅”看上去都和中等收入的普通人的房子没什么区别:整洁,凸显品位,每座房屋前都有一块鲜绿、平整的草地。

“不久前挪威最有钱的家族之一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迪娜说,“如此富有的人家,家里的儿童房里用的也只是宜家家居的家具。如果没有必要,又为什么要花费得更多呢?”

挪威人不喜欢炫耀财富。在奥斯陆的大街上,你看不到浑身上下都是名牌的人。挪威的有钱人开的不是豪车而是电动汽车,挪威是世界人均电动车拥有量最高的国家。为了保护环境,国家不鼓励人们使用燃油私家车,通过调节税率让挪威人自己来选择,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挪威,购买高新技术交通工具的人,不仅可以以低税率购买,还可以得到国家一系列特惠政策的支持,例如,减免过路费、停车费,甚至还可以免费充电。免除25%的增值税和购买税,车主购车时可以省去几万美元的费用。挪威作为欧洲最主要的产油国之一,却也是欧洲汽油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升大约15挪威克朗,相当于112卢布。

崇尚朴素

挪威人均石油产量世界第一,但大多数的石油和石油产品都用于出口。拥有许多瀑布和河流的挪威,国内资源需求主要依靠水力发电来满足,同时还积极利用风能和潮能。

“现在这个国家滋生了一批不习惯随手关灯的人,”巴勒斯特兰小镇历史酒店(Kviknes Hotel) 的所有者西格德·克维克娜抱怨道,“就是因为挪威的电价低。”

西格德和两个妹妹一起掌管着家族生意。历史酒店是挪威面积最大的古建筑之一(8000平方米),酒店靠电供暖。这所酒店的所有房间都装饰得简单而雅致,无论是18世纪历史风格的还是现代风格的,除了装有电暖器再无其他额外的装潢。

西格德衣着朴素,一件托尔斯泰式的女士短衫,一双胶底运动鞋和一条穿旧了的牛仔裤。比起开车,西格德更喜欢骑自行车,在大街上看到其貌不扬的她,你也一定不会认为她是百万富翁。

在挪威,不仅百万富翁提倡避免多余的开销,就连国家领导人也如此。“挪威王储哈肯的女儿英格丽德·亚历山德拉公主现在上小学五年级,和我女儿在同一所学校,”迪娜·约翰森说,“孩子放学后,我经常看到衣着普通的哈肯站在学校门口等孩子,他帮女儿拿书包,开着特拉斯(电动汽车品牌)离开。没错,王储也帮女儿拿书包,也自己开车接孩子。”

挪威富人的“豪宅”看上去和中等收入的普通人的房子没什么区别:整洁,凸显品位。

挪威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尽可能地让自己感觉舒适,避免制造过于紧张的氛围。

对于挪威人来说,最好的福利就是贴近自然。

通讯社咨询公司总经理叶卡捷琳娜·巴赫捷耶娃说:“胶底运动鞋和羽绒服是挪威人的典型风格,挪威人的穿衣风格不取决于他们的富有程度。” 叶卡捷琳娜是莫斯科人,已经在奥斯陆生活了17年,早就对挪威人朴素的生活习惯习以为常了。

“第一次和总经理去参加会议的时候,”叶卡捷琳娜说,“我的着装震惊了我所有的同事。当时,除了我以外,所有人都穿得很休闲,他们手里拿着保温杯和三明治,尽管办公楼里有咖啡机。会议刚开始,一些同事就脱了鞋换上了保暖的毛袜,有两个同事甚至从背包里拿出靠枕垫在背后。他们每个人都尽可能让自己感觉舒服,不像我:一直保持着端坐姿势、穿着正装。”

挪威人也从不会为索要发票时就已经开始吃三明治而感到尴尬。他们认为不要给周围人造成不便,但也不要让自己感到不舒适,即避免制造过于紧张的氛围——这也是挪威民族重要的性格特点之一。

保持安静

奥斯陆的加勒穆恩机场的候机厅中央放置着一种名为“心灵之音”的特殊装置。这是特地为患有高空飞行恐惧症的人群设置的一种仪器。仪器的圆顶会发出红光,以心形投射在地板上,乘客站到红色心形投影处,就能听到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海浪声、鸟鸣声,还可以听到挪威语和英语的双语祷告文。这些让人心灵宁静的声音可以很好地舒缓乘客的紧张情绪。走到设备的圆顶下,还可以听到清晰的环绕立体声,仿佛是有人在对你的心灵低语一般,走出这个区域,所有声音便立刻消失。

“所有挪威人,”旅游公司销售和广告协调人贝蒂娜·汉森解释道,“在尽可能不让自己处于紧张状态的同时,也害怕被别人扰乱。破坏他人的舒适:大声喧哗、播放吵闹的音乐,甚至是鞋跟与门槛碰撞发出的嗒嗒声,都被认为是极其不礼貌的。”

我们在一家名为布吕根·特拉克丘尔斯泰德的老式挪威餐馆坐下歇脚。我们周围也有很多带孩子的客人,却听不到任何喧哗声。这样的小餐馆在挪威西海岸最大最美的港都卑尔根这种满是游人的城市非常普遍,但即便是在晚上9点,这里也看不到任何嬉笑打闹的人群。

“通常,挪威人都有早睡的习惯,他们大约在晚上9-10点入睡,所以晚上打电话被视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贝蒂娜说,“我们起床也很早,很多人早上7点就开始工作了。通常,我们下午4-5点下班,但这段时间所有的大型商场也都关门了,所以所有人下班后都会回家和家人团聚。在挪威,工作时间由自己来记录,如果工作时间超额,也由职员自己申请补贴相应的加班费用。”

挪威的大多数大型公司都实行“家庭办公”模式,即如果没有必须出席的会议和工作会晤,就可以在家穿着拖鞋坐在电脑前办公。但是,坐着工作太久,或者总是在家里办公也有其弊端。

“在挪威的公司里,从来都不会看到有人忙得手忙脚乱,但他们也能按时完成所有的工作。” 贝蒂娜说,“我们从来不把工作带回家,在家也从不谈工作,夫妻之间只讨论家里的事和周末计划。在咖啡馆里,也没人谈论工作的事,或是拿着电脑在这里工作。”

我们在布吕根·特拉克丘尔斯泰德餐馆里点的食物很简单——芜菁甘蓝和鳕鱼干熬成的汤,400年前的挪威人就喝这种汤。挪威人简朴的生活习惯形成于几个世纪以前,至今仍在流传。如今的挪威人仍然推崇朴素的饮食风格,事实上鳕鱼芜菁甘蓝汤也已经算得上是一道节日佳肴。20世纪中叶前,挪威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当时的挪威人除了从海里获取食物,就只能在少得可怜的耕地里种植农作物。那时挪威人最主要的食物就是土豆和山羊奶制成的奶酪,好容易从峡湾捕到的鱼还要留着过冬吃。因此挪威民族的饮食风格归根溯源就是农民式的饮食风格,讲求“饱”“养”“简”,即吃得饱、有营养、最简单。

简单生活

少言寡语的农场主莱拉·科维列斯塔特为我们准备了黑面煎饼和自制果酱,煎饼中除了面粉和水,没有添加其他佐料。莱拉的庄园里养了30只绵羊,但却很少吃羊肉,因为羊肉太贵了。这些绵羊被这些地道的挪威人照料得很好,栅栏围墙里放满了充足的干草。能拥有一小块面向峡湾的草地,恐怕就连五星级大饭店都羡慕不已。莱拉住的这座房子是这里最古老的房子之一,历经岁月侵蚀的木制墙壁已经变黑,屋顶是传统的草房屋顶(可以保温)。走进古宅,一楼的地板材质极其普通,窗户狭窄得像炮门,歪斜的楼梯通向二楼。二楼空间很小,甚至走路时都不能把腰伸直,所以二楼主要用来睡觉。房屋后有一个专门用来饲养家禽的棚子。篱笆外就是放羊的草地,草地非常肥沃,看上去完全不像一片已经被开发了很多年的放牧草地。

尽管有放牧草地,这里的农民还是喜欢用买来的干草喂羊。“买干草是这里农民的主要开销,篱笆后的放牧草地只在夏天才可以租到。秋天干草便宜,要多囤积些。”莱拉精打细算地说着,她表现得极为纯朴。“这些羊里面有一只没生产过的小母羊,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玛丽娜,瞧,它跑下去了。”一撮羊毛挂在篱笆的金属网上,莱拉看到后连忙拿来工具修理金属网,以免其它羊再被挂到。那只逃跑的小母羊玛丽娜已经在公路下被找到了。莱拉的司机每周来送一次东西,农场里没有其他帮工,所有事情都由莱拉一人料理。

“我不是农民出身,”莱拉说,“我年轻的时候曾是高山地带的一名警察。1998年,国家为了使农场保留其历史风貌,便从原雇主手中赎回了这个农场。在挪威,类似的“古董农场”还有84个。我是主动申请调配到这里工作的,因为我想亲近自然。与其说我是来这里工作,不如说我是来这里休假的。”

不工作就是休息

“如果你问挪威人‘去哪儿度假?,他们以为你指的是去滑冰或滑雪之类的,”司机本杰明·洛克说道,“夏天就是射击或者定向运动。连外国人都愿意花大价钱来挪威度假,所以挪威人只要穿着橡胶靴去钓钓鱼就可以好好地享受美好的假期了。挪威人喜欢带着全家人去户外踏青。在挪威,你经常能看到如下场景:爸爸去森林里狩猎,妈妈在一旁推着婴儿车散步,欢快的孩子在周围跑着玩耍。”

本杰明是为了高薪移民到挪威的德国人。他冬天开城市公交,夏天开旅游专线,淡季的时候就开出租车。本杰明带我来到著名的波尔昆木质教堂——最古老的挪威教堂之一,建于12世纪的海盗时期。“教堂后是Vindhellavegen古道。”本杰明向我解道,“许多挪威人在走这条古道的时候,都背着双肩背包。不久前,我的一个同事邀请大家一起庆贺她40岁生日,租了山上的一个小房子,所有被邀请者都需要徒步登山,路程约为6公里。挪威人去哪里都背着背包,即便只是短途,因为对于挪威人来说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事情,都是如同我们德国人去海边度假一样的休假活动。”

德国人本杰明认为挪威是宁静、安逸的。挪威本身也有条件让挪威人随时随地处在度假的氛围中。“现在我也把所有事情都当做是度假。我每天开着车,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不也是很好的休息么!”

黑金时代

生活安逸、注重细节,健康的生态环境、社会安定,国家福利政策好,所有这些都是使挪威人的平均寿命高达82岁的秘诀。

过去几十年里,挪威政府一直坚持,石油公司扣除研发和开采成本后,其利润的78%要以税收的方式交给政府,挪威政府不得截取这些石油税收,必须把其全部存入石油福利主权基金。如果确有必要,挪威政府可以动用主权基金,但金额不得超过4%,这确保了存进石油福利主权基金的本金不被触动。

为了保障公民长寿、高品质的生活,不同于挪威石油工业的纯收益,挪威政府于1990年成立了“政府石油基金(Statens Petroleumsfond)”,并于2006年将其改名为“政府全球养老基金(Statens Pensjonsfond Utland, SPU)”。挪威当局最大的主权政府财富基金,在全球股票中占有1%的份额。基金追加程序由政府规定,每年由国会公开,占国家石油收入的近一半。挪威政府的原则性立场是,国家财政支出用于税收填充,而石油收入作为储备资金以备不时之需,国家预算可以每年有4%的浮动。挪威的基金在环球75个国家以47种外汇投资。60%——股票,35-40%——国家证券,5%——不动产。

虽然挪威经济的25%依靠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如果石油价格暴跌也将导致挪威的一些石油工人失业,但挪威政府和议会并不担心挪威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因为挪威经济在继续增长,政府有大量的预算盈余,特别是有巨大的主权资金作为后盾。据经济学家预测,2020年挪威的这项储备将再增加3万亿美元。在挪威,开采石油的收入和对基金的投入数额都是完全公开透明的,任何一位挪威公民都可以了解到。待挪威石油资源消耗殆尽的时候,国家仍然可以保障公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译自俄罗斯《环球》]

猜你喜欢

莱拉挪威人挪威
“甜蜜税”改变挪威人生活
独具特色的挪威传统
莱拉和我是如何环游世界的
公主绑架龙
法国七旬老翁骗奸300美女
炫富罪
玩懂3G
挪威人的“老实”
挪威城市雕塑
勇斗狂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