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德职业教育模式比较与借鉴

2016-02-17

职教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德职校产教



中德职业教育模式比较与借鉴

袁靖宇在《江苏高教》2015年第6期中撰文,比较了中德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分析了中德职业教育发展差异的文化制度和环境因素,并就高职院校学习借鉴德国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首先介绍了三种职业教育模式:1.以日本为代表的企业制;2.是以德国为代表、欧洲多国实施的“双元制”;3.以中国为代表的职校制。接着,作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德职业教育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1.文化传统不同。职业无高低的思想传统、崇尚技能的传统和社会各界与私人资助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都是德国重视职业教育的根源,而在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2.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德国是制造技术、工业软件、工业电子技术的主宰和全球制造产业领先的供应商,而中国是全球新技术的机械应用者和新产品的市场,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创造的附加值低;3.劳动力市场不同。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德国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企业为了获得高技术技能的劳动力,不得不深度参与职业教育,而中国在世界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下游,劳动力市场需求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新技术的机械性应用者的特征;4.产教融合模式不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点也是最大特点为产教深度融合,而职校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点在于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教学内容往往脱离企业需要和企业发展。

基于以上的差异分析,作者就“高职院校怎样借鉴德国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1.适应现阶段国情要求,促进骨干职教集团完善本行业职业标准;2.围绕岗位胜任和岗位迁移能力提升,突出学生通用技能培养,重视学生科学价值工程观培养;3.定位应用性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特约编辑匡瑛责任编辑赖晓寒

猜你喜欢

中德职校产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发扬中德传统友好 推动两国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写在中德建交45 周年之际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花开的声音 身心的交响——“2014中德合唱大师班”培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