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促山西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

2016-02-17马运瑞张慎鲁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太原030006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山西省农民工

马运瑞,张慎鲁(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太原 030006)



力促山西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

马运瑞,张慎鲁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太原030006)

〔摘要〕促进山西农民工收入在“十三五”时期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农民工职业素质相对低下、政府就业公共服务滞后、正常合理的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尚未形成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因此,为了促进山西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必须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农民工职业素质,完善政府就业公共服务,形成正常的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

〔关键词〕山西省;农民工;收入增长;增长机制

农民工收入问题影响农民工生活消费质量,事关其自身市民化和国家城镇化战略,对全面小康实现有能动制约作用。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山西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

一、促进农民工收入在“十三五”时期快速增长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缩小与中部地区农民工收入差距要求山西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

“十二五”以来,在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中部地区各省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山西农民工收入在较快增长的同时,与中部其他省份的差距也不断拉大。根据山西国调信息网报道,2014年全年山西农民工人均得到的收入为24 065.43元,同比增长10.99%〔1〕,但就人均月收入而言,山西农民工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几乎每位山西农民工每月少挣近800元。另外根据2015年12月山西国调信息网最新数据分析,无论从绝对量还是增量及增速来看,山西农民工收入在中部六省中都处于相当不利的位次。因此,促进山西农民工收入在“十三五”增长,切实提高山西农民工收入水平,是扭转山西农民工与中部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趋势的迫切需要,是逐渐改变山西农民工收入水平在中部地区不利位次的必然选择。

(二)加速农民工市民化、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求山西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

促进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是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前提条件。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内容。实现这一长远目标,除了要克服城乡长期分治、区别对待的体制障碍,农民工自身市民化能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生活消费的持续改善,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经阶段。同时,经济地位的稳步提升,相关政治和社会权利诉求的增多增强,是农民工阶层壮大及其市民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促进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加速农民工市民化,是全面推进山西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促进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才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真正体现。

(三)不断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山西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

长期以来,山西形成了“工业主导,煤炭领航”的发展模式,煤、焦、冶金、电力为其四大支柱产业。新世纪初期,能源、冶金等市场需求旺盛,推动了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2012年5月以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国家对煤炭实行“限产减销”的政策,加之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导致山西经济一路低迷,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发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绿色发展逐渐上升为党治理国家的重要理念。内外压力骤增的形势下,不断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山西未来发展的必然道路。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能够为山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农民工工资处于偏低水平,工资待遇问题成为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促进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才能提高其消费能力,增强其消费意愿,刺激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消费的升级,从而带动经济转型发展。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山西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

确保山西与全国同步、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山西在“十三五”时期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聚焦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山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目前,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农民及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实现脱贫目标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是阻碍山西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明显短板之一,甚至存在短板化加剧的趋势和危险,亟待重视和弥补。农民工群体是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和切实惠及的重要方面。促进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脱贫致富、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在2020年前实现山西贫困县全部摘帽,保证农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和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而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二、制约山西农民工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中部欠发达省份,山西GDP总量在全国排位一直居于靠后位置。2015年前三季度,山西GDP仅增长2.8%,大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县(市、区)中有82个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山西陷入“资源型经济困局”,“一煤独大”的局面尚未发生实质性、根本性改变。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为主的能源原材料工业总体衰退,特别是作为山西最大的支柱产业,煤炭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效益锐减的不利局面已持续数年,短期内很难扭转。长期过度依赖资源、能源主导的第二产业,使得山西经济发展空间趋紧,抗风险能力弱化,也导致农民工吸纳和转化能力严重不足。受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持续影响,农民工市场需求减少,就业范围不断收紧,薪资水平增长困难,甚至出现降薪、欠薪等负面现象。

(二)农民工自身职业素质相对低下

相关研究表明,农民工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职业素质影响,笔者主要从学历程度、职业培训和就业地域倾向三个方面来考察。从学历程度看,据调查2014年山西农民工群体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1.7%,而同期全国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23.8%,山西农民工落后两个百分点。从职业培训看,有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比34.8%,而山西的比例仅为11.9%,差距更为明显。山西农民工在学历程度和职业培训方面都不占优势,这或许是解释他们收入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另外,就业地域倾向可能是导致山西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的一项独特因素。统计数据显示,山西农民工更明显地表现出“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省”的就业地域倾向,这种就业地域倾向可能受区位因素、乡土情结、宏观引导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却导致山西农民工长期以来只能在“家门口”获得和维持较低的工资收入水平。

(三)政府就业公共服务滞后

就业公共服务是政府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平衡、提升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减少劳资摩擦。当前,山西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在信息提供、技能培训、法律服务等方面均有所滞后,影响了农民工收入的获得和增长。首先,调查显示山西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八成多主要依靠亲朋好友和自发外出,只有约两成依靠政府组织和中介机构,这表明山西政府就业信息服务严重缺位。其次,大量缺乏技能培训的农民工,长期以来只能从事收入水平低下的简单体力劳动,不仅不利于个人职业技能的获得和进步,也无法有效进行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值。再次,统计数据表明山西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比例仅为27.3%,工资维权主要通过成本高昂、过程繁琐的自行讨要,高达45.2%的农民工不清楚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这表明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和其他权益的法律服务还很欠缺。

(四)正常合理的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正常合理的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尚未形成是制约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制度原因,工资拖欠问题严重是影响农民工工资收入的“最后一里路”。2014年12月底,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就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在太原、长治、忻州、朔州等13个市、县对农民工进行走访,调查发现竟有37.3%的受访者表示被拖欠过工资。事实上,工资拖欠问题不仅影响农民工工资正常获得,甚至还可能导致社会“极端事件”。

三、促进山西农民工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农民工增收的经济条件。根据山西省“十三五”规划建议,要实现全面小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要保持6.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5%左右和6.5%以上。该目标增速与全国底线一致,不算太高,但实现起来压力仍很大,需要做很多工作。

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保持经济增长和农民工收入增长的必然选择。过去山西的最大问题是过度依赖煤炭,经济转型缓慢,市场发育不良。当前应做好煤和非煤两篇文章,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要做优做强能源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吸纳农民工就业,保障农民工增收;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稳步提升服务业比重,为促进农民工收入快速增长提供产业支持。

(二)普及农民工职业教育,提升农民工职业素质

首先,应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尤其是年轻一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一要争取资金支持,通过国家及地方财政补贴、企事业单位有偿赞助及农民工交纳适量学费等形式,为农民工职业教育筹集足够资金。二要创新教育形式,尝试在现有中高等职业教育中增添更多针对农民工的课程,或开设农民工学习班甚至创办农民工大学,将农民工职业教育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体系。三要鼓励学以致用,农民工职业教育应以技术性、实用性为主,支持农民工活学活用、边学边干。

其次,应着力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为适应山西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要以农民工主要输出、输入地为重点,做好规划部署,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班,利用农闲或农民工返乡时节,免费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各种技能培训课程,学成后为农民工发放职业技能证书,使农民工有一技之长,实现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

(三)完善政府就业公共服务

首先,应搞好就业信息服务,引导农民工科学流动。要设置专项财政预算,安排专职服务人员,建立覆盖全省、联动全国的农民工就业信息网,安排有农民工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发布符合规范的招聘信息,指导并帮助农民工及时有效获取相关就业信息。有关政府部门应主动牵线搭桥,争取与发达地区或大型用工企业达成务工合作意向,引导一批农民工有序外出就业,促进农民工工资收入快速增长。

其次,应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体系,支持农民工依法维权。要开通农民工讨薪专线,保证专线能够打得进来,反馈回去。设立农民工接待日,由地方行政领导或有关部门领导面对面为农民工排忧解难,重点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有条件时应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心,实行特聘律师值班制度,免费接受农民工法律咨询,给予农民工法律指导和援助。

(四)努力形成正常合理的农民工工资增长机制

首先,应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要实行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制,改变农民工工资长期偏低的不正常状况。全面落实小时最低工资制度,加快制订相关岗位劳动定额的行业参考标准,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单位企业也不得违背最低工资制度。延长工时、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还要继续工作的,要依法加倍支付农民工加班工资。政府部门应大胆创新,鼓励部分行业或工厂开始工资集体协商制的试点和探索工作。

其次,应健全农民工工资发放的保障体系。要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2〕,对建筑企业、餐饮服务企业等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强制它们在开户银行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确保农民工工资能够按月足额发放。要推行农民工工资发放不及时的惩戒制度,对多次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企业,要依法追究该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的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斌.拖欠农民工工资多在建筑业山西讨薪电话电话公布〔N〕.山西晚报,2015-01-22(1).

〔2〕王宝杰.千方百计为农民工讨薪〔J〕.紫光阁,2015(4):55-56.

责任编辑梁华林

〔作者简介〕马运瑞(1964-),男,山西柳林人,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张慎鲁(1990-),男,山东枣庄人,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041013-5)。

〔收稿日期〕2015-员2-20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6)01-0056-03

猜你喜欢

山西省农民工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2021年山西省夏粮总产24.34亿千克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召开2020年度山西省电教工作视频会议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