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中学教师文化素养调查报告
2016-02-17王琳
王 琳
(中国矿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北京 100083)
学术界对文化的概念各有其说,莫衷一是。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目前,对文化的概念解析大约有300多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予的文化定义是这样的:“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这个定义被认为最经典、最有说服力,因为后来的种种界定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创新。“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解释为“修习涵养”或“平素所供养”。笔者结合上述解释,把素养定义为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和,是经过人内心的沉淀,不断发展培养起来的一种深邃品质。本文在文化和素养概念的基础上试图以独特的视角诠释文化素养的含义:指人在文化意蕴和素养深度方面的修习涵养或在其终极价值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特质,是经过内心的沉淀、不断发展培养起来的一种深邃品质。它表明人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彰显的是人的知识、能力、行为等对他人发展、群体合作、社会进步的实际价值,以及存在的潜在威胁。文化素养影响着教师的思维方式、思想水准、人格魅力,是现代教师的智慧之源、能力之基、立人之本、人格之魂。本文通过自编问卷调研了我国部分农村中学教师的文化素养状况,并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和成因,以改变目前农村教师的文化窘境,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以书面形式运作,单选为主,多选为辅。为了便于操作,本问卷不分初、高中,统称中学教师,但严格区分不同学科组。设计30个题目,调查内容为思想与道德素养、政治与法律素养、科学与人文素养,涉及价值观、道德观、爱国意识、法律意识、人文关怀等。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以河南商丘、周口乡村中学为主,北京延庆、燕郊、房山等地中学为辅。为了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让教师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展露本真心声,本调研无记名,以打消教师的内心顾虑。各个学校主要以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体育组、政治组等为主。各组教师现场答题,整个过程无人为干扰或暗示。问卷结束,现场直接收回,无任何中间环节。共发放问卷1500份,初中教师786份,高中教师714份,收回有效问卷1482份,有效率为98.0%。调查对象涉及初、高中一、二、三年级大部分教学组教师,该数据全面、真实、可靠。
二、农村中学教师文化素养的现状考察
1.思想素养
中学教师是学生智慧的开启者、灵魂的塑造者,中学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此时正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启蒙的关键阶段。中学教师的思想素养如何,决定未来教育事业的成功与失败。
本部分考察了四个问题:精神方面——个人理想、人生信念;物质方面——个人生存的依赖、人生价值的标准。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教师(59.6%)愿意“为理想积极奋斗”,也有部分教师(28.7%)认为“理想实现很困难”,“得过且过”混日子的(11.7%),也大有人在。个人信念方面,将近半数的教师(49.8%)“信念飘忽不定”。理想是个人生活的希望,奋斗的动力;信念是个人生存的底气,是个体对于社会基本关系的认识、理解和确信。它们是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是创造未来的心理动力。但在当今社会,面临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分化的凸显,教师在教书育人的信念上,受到了外界的干扰,处于游离不定的状态。教师们内心价值判断标准倾向于物质化,他们在做好自己第一职业的同时,也开启了第二职业,有的甚至把主业当副业,把副业当主业,当被问及“个人生存的依赖”时,35.0%选择了“家庭背景”,被问及“认识价值衡量标准”时,40.2%选择了“个人财富”。
众所周知,由于中学教师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决定了他们的思想意识对学生的影响是关键的,甚至是终身的。欲正人,先正己,己若不正,谈何正人?中学教师要成为师风的表率、世风的标杆,必须积极端正思想作风。
2.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是一个人道德认知和道德意志的体现,是对道德行为的终极关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生动写照和高度凝练。要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亲力躬行,用生命诠释教育的真谛,不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启智陶情冶性,用热情、友情、亲情关爱学生,对学生成人与成材进行全面指导。为此,应该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作为教师职业操守,自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平等对待不歧视,尊重信任不讽刺,理解关怀又严格要求,为学生提供温暖的平台。苏联教育家捷尔仁斯基曾说:“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他们。”[1]
从笔者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调查中显示,教师在道德行为方面基本都能表现出良好的状态,对“群体协作、分享知识”的认同选择达到80.6%,对“热爱本职、忠于职守”“无微不至、视生如子”的体验选择分别达到了68.9%和75.4%。在家庭美德行为方面大部分教师家长都能妥善处理自己未成年子女与他人子女的关系,对待学生工作的态度大多严肃认真。然而,由于受到时代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中学教师在思想观念、利益结构及相应心理状态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敬业精神、治学态度、理想信念等均受到很大冲击,“岗位意识”逐渐淡化,“职业幸福感和职业高尚度”日趋下降。
苏南地区2009年“教师职业幸福”实证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如果有其他替代工作,69.9%的被调查教师选择“离开教师岗位”,对于至今仍然在教师岗位上工作的主要原因,有52.0%的教师选择了“教师职业稳定,没有其他更好的职业选择”;因为“热爱教师职业”而选择当教师的比例占24.7%;由于“教书感到幸福”而选择当教师的比例仅占9.3%。调查数据还表明:有22.6%的中学教师选择教书是迫于生存的压力,也有的说是为了赚钱。[2]这说明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幸福感逐渐退去了光环,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日渐滑坡,这种功利性的职业意识也会潜移默化地腐蚀中学生的心灵。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热情是教师前进的内原动力,是教育发展的不竭源泉。
3.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是指中学教师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信仰等方面立场坚定,对党、国家、人民和制度有着鲜明的政治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度”调查选择比例如下:非常认同(36.7%)、比较认同(39.5%)、一般(22.3%)、不认同(1.5%),表明大部分教师政治素养较高,旗帜鲜明地拥护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了特色道路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政治自觉是每一位中学教师的必备素养,政治信仰是每位教师应有的内心笃定,锤炼与加强政治关怀是中学教师素养培优的题中应有之义。
农村中学教师对敏感政治问题的态度是其政治素养的表征,既反映了教师对政治的敏感度,也折射出对政治的热情度。一项关于敏感问题(腐败、贫富差距、政治稳定、官员民本)的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农村中学教师对我国当前“政治稳定性”比较认可,觉得我国经济发展状态良好,经济政策积极稳健,对党反腐败决心高度评价,但对官员的民本意识满意度不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对政治问题的看法是其价值观的反映,必然会把这种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中学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三观”教育的启蒙者,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克服不良信息的干扰,传播政治正能量,做中学生政治灵魂的思想导游。[3]
4.法律素养
法律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综合特质,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其展现的是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及法律意识的内心分量。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学生知识增长、维护其合法权益是责无旁贷的双重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帮助学生智力成长的专业知识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确立,法律意识已经逐步走入了国民的视野,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自觉学习遵守并维护教育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学生的法律尊严。调查显示,教师们对中国法系都有所了解,其中宪法了解率60.2%、刑法35.3%、民法48.5%、劳动法34.4%、专利法29.0%、个人所得税法39.8%。
但在对关于法律的态度调查中,只有13.3%的教师表示对中国的法律感兴趣;40.2%的教师很感兴趣,表示用到时会进行了解;还有15.0%的教师表示对法律毫无兴趣。这一方面说明了教师的法律意识还没有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少数教师还对此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目前的法治环境还有待于改善。
法律思维方面,就教师基本的权益之一——显性权益受到侵害(如对“错误处罚”)做了调查,选择通过“法律和政策”规定解决纠纷的占58.1%。这说明大部分教师遇到问题都能本能地通过法律途径且选择相对比较温和的方式解决。但就教师基本权益之二——隐形权益受到侵害(如对“外出进修学习”)调查时,大部分教师的反应令人深思,70.0%的教师不提异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7条规定,教师有进修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学习和培训的权利,但据了解某些学校虽不明令禁止教师进修,但却另外规定教师在进修期间只能拿到75%的工资。对此,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提出异议,反而觉得不上班,少拿工资合情合理。这一现象既表明了部分教师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思维滞后,也反映了部分教师法律素养缺失。因此,对于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教师既要正视学生的合法权益,也要争取自身的正当利益,培育法律思维习惯。
5.科学素养
所谓科学素养是指通过对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及基本价值的理解,从而具备一定的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科学品质。具体是指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艺术理论等)理论和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理论等)知识,是中学教师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知识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意识和科学关怀三个方面,科学知识是基础,科学意识是升华,科学关怀是最高境界。
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掌握相对全面的科学知识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储备。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的“政治常识、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都达到了“优或良”的标准,表明教师们所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科学知识比较扎实,有些教师甚至还能迁移相关学科知识以扩展学生的认知宽度。
科学意识是指运用科学的自觉态度,欣赏、捍卫和追求的自觉行为。调查结果分析,由于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教师大都对科学持欣赏态度(55.0%),但捍卫比例不高(23.0%),因为科学有利也有弊,所以对科学追求的积极性比例降低(22.0%)。大多数教师认为,由于物质利益的凸显,科学的价值理性难以控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批判精神,有意引导学生对科学价值的思考。
科学关怀是科学素养的最高境界。任何知识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然而由于人类的自控意识欠佳,但凡新的科技问世,人们不仅把它的积极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把它的消极作用挖掘得一览无余。比如甲醛本来是具有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等功效,但人们却把它用于保鲜各种蔬菜和水果,而甲醛是强致癌物质,这就是人们科学关怀素养的缺失。作为教师群体应该提升科学关怀素质,否则会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建构产生不良后果。
6.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类种族和个体在一定发展进程中所积淀的关于文史哲、真善美的基本常识、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品格的总和。[4]教师良好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健全人格的养成和理性思维的深化。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精神飞翔的导师,其次才是学生技能提升的益友,韩愈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深刻诠释了教师价值本真。为此,教师首先自己要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否则就会违背爱因斯坦的忠告“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不应该是专家,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调查显示,在文史哲常识(名人、名事、名史、经典)方面以5分为标准,中学历史政治教师的认知度最高,在4分左右,语文英语教师的认知在3.5分左右徘徊,数学教师、体育教师的认知均偏低于3分。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的文史哲基本常识尚可。
然而,社会转型使得教师面临功利化冲击,庸俗化腐蚀。这势必会把教书育人的理念扭曲为“上课做手段,学生当工具”的悲剧,楼宇烈教授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现在教员的工作越来越多地变成只是授业了。我在北大已经任教42年了,我很感慨,也非常惭愧,在这42年里,我越来越变成一个只是传授知识、传授技能的教师了,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教育的问题。”[5]在笔者调查中,当被问及“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孰轻孰重”时,75%的教师选择了前者;当被问及“中学教学最关注什么,升学率还是全面发展?”时,有85%的教师选择“升学率”,这必然把学生变成灵魂死亡的考试机器。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技能的领航者、价值观念的掌舵人,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既授业又传道。
三、农村中学教师文化素养堪忧原因探源
(一)社会环境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延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但信息化、网络化膨胀的各种利益摩擦也使教育价值观饱受挑战——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泛滥。由于教师群体的特殊性——拥有相对较多的知识与文化,洞察和思维能力较强,容易受到点拨而去寻找商机。教育净土在“功利之魔”诱惑下会失去光环,尤其在炫富成了时尚,“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大行其道之时。在巨大功利化压力面前,教师们承受了更多良知的拷问,行为模式在挣扎中转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于是一部分教师选择了沉默,另一部分则选择了逐流。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都很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不单是为了教好本校学生和外校学生,也为适应社会竞争,缓解生存压力。部分教师整天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教育体制原因
1.教师不足,教学任务过重
上课、辅导、批改作业是中学教师昼夜轮回的常态。调查显示,有62.0%的教师用在教学上的时间为8—10小时,22.0%的为10—12小时,超过12小时的占16.0%,这是多年来应试教育,唯“考”独尊的陋习所致。因而,为了提高学生成绩,不被学校淘汰,就超负荷工作。2014年权威部门的抽样调查显示,60.0%的教师属于亚健康状态,30.0%的教师属于病态,另有10.0%的教师属于带病坚守。带着这样的问题,作者走访了河南商丘的部分初高中,结果显示,大班上课是导致教师工作量过重的罪魁祸首。按照教育部班额的规定:“36—45人”为正常班额,“56—65人”为大班额,“66人以上”为超大班额,目前中学班级的编排大都超标。我国中西部地区此种状况更明显:其中50.0%的教师课时负担较重,每周授课26节左右;还有30.0%每周授课超过26节,属负担很重。这样的课业负担必然导致教师身体虚脱,科研荒废,素养滑落。
2.追求升学率,教学压力过大
升学率高低决定着学校的生死存亡,关系着教师的生存大计。于是应试教育被视为学校的教育目的,功利主义就成了应试教育的表征。为此,大部分学校都不择手段,不顾教师的承受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成了培养应试工具的工厂,教师成了造化应试的机器,升学率面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大教育家孔子说“君子不器”,“就是指一个有作为的人绝不能像某一器具一样,只具有某种固定的功能”。[6]今天,学生和教师都只有一种功能——应付考试、为了考试。这种教育观念危害有三:第一,阻碍教育功能的发挥,导致升学主义;第二,影响人才评价观,导致智力主义;第三,歪曲教学观,导致唯实主义。学生失去了尚德的谆谆教诲,教师丢弃了育人的终极关怀。
(三)教师自身原因
1.自我认知偏差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人们永远记得一个寓言般的问题:“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某位诺贝尔奖得主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我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回答中,却道出了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所谓立德树人就是说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接受真、善、美,摒弃假、恶、丑。
然而,教育中的怪异现象却与立德树人的目标相去甚远。门庭若市的“培优班”,争先恐后的“小升初”,有增无减的“大书包”,种种现象似乎都在传递“育分”比“育人”重要的理念。于是某些教师们抓住商机,竭尽全力赢得培训机构和家长的认可,以满足其追求的物质享受。这透露出部分中学教师思想误差、追求错位、信念功利的危机。众所周知,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黄金时期,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十字路口,教师的“三观”质态对学生的“三观”养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果教师的人生定位偏移正确方向,人生信念偏离正常轨道,学生也会误入歧途,导致智育爬坡,德育滑坡。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以,教师要提高文化素养,专心教书,潜心育人。
2.行为选择失位
经济的发展、物价的攀升、工资增幅的错位,使得教师生活成本增加、生活压力增大、生活质量打折。物质方面,农村中学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大部分教师工资是两三千元,且是唯一的生活来源,低于当地公务员,更低于个税起征点,勉强能维持家人的基本生活,谈不上宽裕,离小康更远。资料披露,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收入每月都有五六千元,这给农村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况且农村教师大都是单资家庭(一人的工资,全家的依靠),还要赡养老人和抚养小孩,遇到生老病死更是雪上加霜。寻找生活出路自然成了他们的无奈选择。调查显示,20.0%的教师有第二职业,45.0%的外出代课,还有10.0%的教师铤而走险,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面对生活的窘境,我们既理解教师的选择又隐约嗅到了教师的危机和教育的悲哀。物质的困境导致精神的匮乏,因为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少教师是教书务农两不误。试问这样一批“为工作烦心、为家庭劳神、为生活奔波”的乡村知识分子,如何顾及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藤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M].张琼华,许敏,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11.
[2]中小学教师通识培训教材编写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研究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7.
[3]朱坤.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素质优化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4:59.
[4]石亚军,赵伶俐.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
[5]陆挺,徐宏.人文通识讲演录·人文教育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13-118.
[6]闫建林.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河南农业(教育版),2007(1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