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中历练写作能力

2016-02-17马建伟

中学语文 2016年33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教材文章

马建伟

在阅读中历练写作能力

马建伟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如何让读写自然结合、协同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让阅读与写作经常化、趣味化,读与写互相促进,比翼双飞。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整合,寻找教材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结点,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围绕这个点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这样既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资源价值,使他们积累了素材,掌握了方法,又在二次创造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同时拓展了思维,培养了写作的兴趣,阅读和写作的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对于学生而言,读写能力的提高直接来自于课堂,通过教材积累写作素材

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我就始终想努力从那里攫取写作的激发点,激发学生们的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由此改变阅读课教学与作文教学分离的现状,使得阅读教学有效地为写作服务。

如教材中的大部分作家都是中外文化名人 (如屈原、李白、杜甫、司马迁、鲁迅、史铁生、霍金、巴尔扎克等),他们的事迹反映了伟人奋斗的历程,他们的语言反映了对人生、对事业的独特见解,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激励和启发作用,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良好素材。

除了作家,课文里还有不少内容值得积累。诗词佳句、经典名言可以为文章增添文采,历史事例可以丰富文章的底蕴。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积累这些素材,还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素材。如一个材料常常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问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同一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找准素材与话题的联系点,并善于依据材料转变思维,进行多维推论,培养学生“一料多用”的能力。例如,了解了屈原这个人物所具备的美德,我们只要围绕他的生平事迹稍加叙述、议论、抒情,便可论证许多话题。

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围绕教材,选择一些阅读文本让学生阅读积累,反复揣摩、领悟、消化,将范文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为文章锦上添花。

二、在阅读学习中掌握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从哪里来?最直接的还是取法课堂,取法教材。教材所选皆为经典,在写法技巧的运用上可作为鲜活的范例给学生以借鉴,供他们演练揣摩。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运用教材范文的多种技法,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不同,指导学习的侧重点自然也就不同。如《边城》《荷花淀》,指导学习记叙文景物烘托的技巧;《拿来主义》《劝学》,指导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故都的秋》,可以重在描写环境;《荷塘月色》重在写景抒情等。

写作训练中,要特别设计由课内到课外的写作引导方法。比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母亲对自己的爱时,没有写什么惊人壮举,而只是写对作者的细微的默默关爱。就在这些生活小事中,我们感受了伟大无私的母爱。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也是选取平凡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写叙事性文章时如何选材。有时,选材不一定要大,选择小的材料也能写出感情真挚,震撼人心的好文章,关键是要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学会捕捉人间情愫至美的风景。

三、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拓展和迁移

语文是人文的,并非知识点的堆积、罗列就能使语文素养跃上高格。语文需要感悟。因此,在对文本阅读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文本探究、思维拓展和写作迁移,促进学生感悟提炼,融入自我深思,取得延伸一个点,打开一扇窗的功效。

学习了《山居秋暝》,我让学生进行了“化诗为文”的尝试,既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感受了古代诗歌的魅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语言表达,可谓一举多得。

学习了《游褒禅山记》,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文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世间最美的风景需经过艰难的跋涉才能尽收眼底。你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学习了《拿来主义》,我要求学生针对当前社会上很多人轻视我国传统节日而热衷于过各种洋节的现象,写一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精心设计,让学生创意表达,灵活训练,让学习与生活结合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精心设计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又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富有时代感的写作训练。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实现学习与生活的统一。

学习了《陈情表》,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和正文之间的文字,用来提示作品内涵或阐述写作缘由等,让读者从中透视到文章的亮点,触摸到情感的脉动,从而激发起阅读的兴趣。请你为本文写一段题记,要求语言简洁、优美、深刻。

学习了唐代诗歌,可以指导学生为李白杜甫各写一段颁奖词。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以指导学生为马克思写一副挽联。学习《〈宽容〉序言》,可让学生为先驱者拟写碑文。

五、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汲取写作养料

要想提高语文能力仅靠课堂学习是行不通的,必须靠课外大量阅读课外书,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使作文训练有了源泉,活水不断,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实际上,阅读是间接的生活积累,也是学生在文章写作前期获得生活素材和语言材料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思考,明辩事理,增长见识,提高鉴赏能力,陶冶高尚情操,无疑会为他们写作能力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教师必须做好阅读课的指导工作,让学生明确“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感悟是写作的生命,生活积累是写作的源泉”这一道理,使他们能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把阅读和积累作为学习提高的自觉行动。

首先,要学会选择阅读材料。在课外延伸阅读的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

其次,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尽管阅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倡导广泛的、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但是还是要尽量扩大阅读视野。

再次,阅读能提升写作所必需的思辨能力。不可否认,读哲学书籍是达到思辨的有效途径,虽然这条路坎坷难行。里面有许多著名哲学家关于如何思考得到真理的论述,更不乏诸多哲学家对有效思辨的论述。再如,读历史要突破国界,“明史”不仅可以增强个人之意志,通过对历史的认知,我们可以发现什么“真正”的东西存留了下来,以及产生这些“真正”的东西的原因是什么,明白这些,你也可以对那些作品的价值做出有效评估,这也是写作思辨精神的体现。

阅读与写作本为两种不同的课型,但是阅读与写作,休憩相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肯动脑筋,善于思考,统筹设置目标,精心设计训练,在课堂上做到读写结合,交融有度,我们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一定会读写合璧,比翼齐飞。

★作者单位:河北固安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教材文章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