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剂在珍稀动物中的使用及体会

2016-02-17宋琳丛晓楠孙学军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畜牧兽医局张玉稳山东省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畜牧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麻醉剂麋鹿繁星

文│宋琳 丛晓楠 孙学军(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畜牧兽医局)张玉稳(山东省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

麻醉剂在珍稀动物中的使用及体会

文│宋琳 丛晓楠 孙学军(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畜牧兽医局)张玉稳(山东省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

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台北动物园岛外小种群保育基地,饲喂有由台湾引进的长鬃山羊、梅花鹿等。做好这些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建设好台北动物园岛外小种群保育基地,具有特别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2011年4月16日,作为大陆赠送台湾大熊猫“团团”“圆圆”的回礼,台湾回赠了台宝雄性长鬃山羊“喜羊羊”、雌性长鬃山羊“乐羊羊”和雄性梅花鹿“繁星”、雌性梅花鹿“点点”,它们与同期从四川和江苏分别引进的熊猫和麋鹿,全部入住威海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笔者总结了在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过程中使用麻醉剂的几个案例,对珍稀野生动物使用麻醉剂后的镇静和苏醒情况进行描述,对比了不同麻醉剂的麻醉效果,为后续珍稀野生动物在麻醉剂的选用上提供参考。

一、不同珍稀动物麻醉剂的使用案例介绍

1.台宝长鬃山羊“喜羊羊”的使用。2011年5月28日,饲养人员发现“喜羊羊”采食量减少,持续观察发现“喜羊羊”采食量、反刍次数和反刍持续时间均不稳定。由于长鬃山羊野性较强,在兽医尝试近距离触诊时表现出很大的攻击性,在其清醒状态下难以做进一步检查,因此相关的接触性诊断、治疗均需先吹管麻醉处理。

7月16日,台北动物园专家组与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医疗保障组决定使用从台湾带来的麻醉剂对“喜羊羊”进行麻醉后检查,麻醉时混合肌内注射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1.5毫升(0.75毫克)和氯胺酮(Ketamine)0.7毫升(70毫克)。从吹管注射到深度麻醉共用4分28秒,麻醉效果良好。期间进行了胸透、采血、鼻腔黏试纸采样、听诊和其他相关项目的检测,结合药敏实验结果,给动物投喂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预防治疗。诊疗后将动物抬回馆舍,静脉注射解药阿替美唑(Atipamizole )1毫升,40秒后动物苏醒,较短时间后即出现排便、采食等行为,各项生理活动恢复正常。

2.台宝梅花鹿“点点”的使用。2011年10月26日早上,室外气温很低,有轻微霜冻。饲养员巡视时在鹿舍外运动场发现“点点”生产了一只幼鹿(后命名为“晶晶”)。由于“点点”是初次生产,没有哺育经验,当饲养员发现时,“晶晶”已经四肢冰凉、无法站立。工作人员随即将“晶晶”抱离运动场,放于室温30℃的空调房内,以期通过物理方式提温,体温升高后饲喂少量婴幼儿奶粉和鲜羊奶,四小时后“晶晶”出现腹泻,排水样粪便。经医疗专家组诊断后决定,一方面立即使用蒙脱石散和庆大霉素治疗,另一方面决定不再继续投喂奶粉和羊奶,改喂初乳。

在将“晶晶”涂抹尿液后送给其母亲“点点”,“点点”出现紧张、惊慌,不肯靠近“晶晶”,试探失败。医疗专家组决定麻醉“点点”,人工抽取初乳。使用台北动物园提供的麻醉药品(美托咪定和氯胺酮)吹管麻醉后检查乳头,没有被吸吮的痕迹。工作人员用温水清洗、消毒、按摩乳房后,将20毫升塑料针管磨掉枪头及连接部分,空筒对准乳头,共抽取初乳45毫升。麻醉解醒(阿替美唑)后“点点”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抽取的初乳水浴加热至37℃后,通过注射器连接剪除两端的医用输液管,缓慢推入“晶晶”舌下,喂入15毫升初乳。随后台湾专家及时赶到,带来了幼畜专用奶粉。奶粉名称及营养成分含量、用法用量等详见表1和表2。

表1 三种幼畜专用奶粉名称及营养成分

表2 不同时期100毫升代用乳具体配方及其添加剂用量

经了解,婴儿食用的奶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偏低,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不能满足幼畜在哺乳初期对蛋白质和乳脂的需求,故“晶晶”出现腹泻症状。

3. 麋鹿的使用。2012年11月1日,公园保育员发现一只雌性麋鹿肛门附近出现一个突出肉瘤,且向外滴血,医疗组研究决定于11月5日对其进行麻醉检查。麻醉药物选用盐酸塞拉嗪注射液(陆眠宁,吉林省华牧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目测麋鹿体重约为80千克,用量为2毫升/100千克体重,吹管一次性注射麻醉。麻醉后检查发现其肛门附近皮下有一直径约3厘米的凸起,疑为运动场内异物刺入形成的“肉包”,行外科切除术。使用与麻醉剂等量的盐酸苯噁嗪注射液(鹿醒宁,吉林省华牧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解醒。

解醒后观察,发现麋鹿有暂时性焦虑不安和流涎症状,当时认为是陆眠宁的不良反应。次日清晨发现麋鹿死于圈舍内,剖检发现麋鹿前胃迟缓,瘤胃紧张,瓣胃堵塞;通过齿龄判断,该麋鹿为15~16岁,属于老龄。死亡原因疑为工作人员对麻醉剂的副作用估计不足,加上老龄麋鹿本身身体机能减退所致。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3年昆明动物园麋鹿锯茸时也发生了类似的麻醉剂不良反应,两只麋鹿麻醉后出现明显的胃肠迟缓和酸中毒现象,经暂停投喂精料、饮水中添加抗应激多维和碳酸氢钠缓解酸中毒、适时驱赶等多种缓解手段后,麋鹿逐步恢复正常。

4.台宝梅花鹿“繁星”的使用。2015年7月1日,工作人员用望远镜远距离观察发现“繁星”左前肩胛部有一处2~3厘米的凸起,不确定是脓包还是囊肿,医疗组决定对其进行麻醉后检查。

“繁星”体重约为80千克,陆眠宁2毫升吹管麻醉后仍处于浅麻醉状态,四肢仍支撑站立。触诊按压凸起时无波动感,用12号针头插入后无渗出液流出,诊断为脂肪瘤。作为观赏动物,“繁星”的肩部凸起影响美观,医疗专家组决定对其行外科切除术。追加陆眠宁1.5毫升后,“繁星”始终没有进入良好的制动状态,没有出现屈曲前肢跪卧于地、肌肉松弛、对外界刺激反射消失等表现,术者只能在“繁星”站立、工作人员帮忙保定的情况下完成手术,期间“繁星”无明显挣扎,无明显出血。术后静注鹿醒宁2毫升解醒,“繁星”精神状态、机敏程度良好。

术后6小时左右,发现“繁星”出现精神沉郁,目光呆滞,不饮不食,喜卧,流涎等症状。为避免麻醉后死亡情况的再次发生,医疗组决定将其前肢抬高后固定在栏杆上,经前肢静脉注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滴注100毫升后“繁星”恢复力气,挣脱绳子,在运动场内自行行走,后期工作人员跟随其后,固定后腿静注输液,共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750毫升。“繁星”于次日凌晨2点排尿,4点排粪,次日上午又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50毫升、乳酸钠林格溶液150毫升、维生素C1毫升(0.2克),“繁星”逐步恢复饮水采食,生理机能恢复正常。

二、总结及体会

野生动物进行日常体格检查和疾病诊断治疗时,常常需要借助麻醉技术保障其顺利开展。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麻醉剂种类繁多,但不同药物的麻醉效果间存在差距,不同动物对同一麻醉剂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也不尽相同。为扬长避短,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合理选用麻醉剂,应当根据药物的特性和野生动物的生理特点、体质、病况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计算其用药量。实际工作中野生动物的麻醉剂使用经验具有极大的临床参考价值。笔者根据多次对珍稀动物的麻醉实践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1.要慎重的、有针对性的选取麻醉药物,慎用陆眠宁和鹿醒宁。

目前国内野生动物园中常用的动物麻醉化学药物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神经肌肉阻断剂,主要通过作用于骨骼肌的神经肌肉连结处而使动物麻痹;另一类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包括镇痛性化学保定药,如α―肾上腺素激动剂、阿片类;安定性化学保定药,如吩噻嗪类、苯二氮卓类、丁酰苯类;麻醉性化学保定药,如环己胺类。

2.国产兽用麻醉药物选择性小,且存在批次不稳定和副作用大等问题,因此特别珍贵的反刍动物尽量选用进口麻醉药。本文案例中所使用的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麻醉剂,作为一种α2受体激动剂,其麻醉效果确实,对正常生理功能干扰小,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优秀的麻醉效果;所使用的阿替美唑能有效减少镇静,降低血压,增加心跳和呼吸率,是一种有效的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被广泛地应用于动物体手术后的麻醉恢复。笔者通过实际使用证实,美托咪啶和阿替美唑确实是良好的长鬃山羊和梅花鹿用麻醉剂和麻醉拮抗剂,在珍稀野生动物尤其是鹿科动物的麻醉操作中可以优先考虑使用。

3.麻醉解醒后必须加强持续的观察。动物注射解药后,不能仅凭当下的精神状态评价其解醒情况,要持续观察至饮食排便正常。为尽快解醒,期间要适当驱赶,避免长时间卧地。有资料显示,部分动物麻醉复苏2小时后,在闷热天气条件下会再次出现诱导期情况,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严重的出现流涎。因此,应在动物饮水和采食恢复正常,并出现排尿、排便行为后,方可解除观察。

麻醉药品更替频繁,新药从研制到进入临床使用的周期正逐步缩短,目前临床常用麻醉剂包括强效镇痛剂芬太尼及其类似物、α2受体激动剂美托咪啶、强效镇静剂氟哌利多、吸入麻醉剂安氟醚及其类似物、肌肉松弛剂维库溴铵及其类似物等,均已被证实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未来麻醉效果确实且副作用小的理想麻醉剂终将出现,但在珍稀野生动物身上运用时,仍然需要慎之又慎。

猜你喜欢

麻醉剂麋鹿繁星
《繁星》简谱版
繁星(外一首)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繁星·春水》:繁星永照,春水长流
麻醉剂的使用
阴差阳错的麻醉剂
麻醉剂
繁星之城
手术前不宜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