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生产性能测定技术水平 夯实肉牛产业基础—2016年全国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培训班在郑州举办

2016-02-17李姣赵华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

中国畜牧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种牛总站公牛

文│李姣 赵华(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

图│刘源

提高生产性能测定技术水平 夯实肉牛产业基础—2016年全国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培训班在郑州举办

文│李姣 赵华(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

图│刘源

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不断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水平和种公牛质量,推动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3月29~30日,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了2016年全国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培训班。全国畜牧总站奶业与畜产品加工处处长刘海良,河南省畜禽改良站站长李鹏飞,河南省种牛遗传性能测定中心主任耿繁军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培训班开班式。

◎理论讲座中学员热情高涨

开班式上,刘海良通报了当前全国肉牛养殖业形势和肉牛生产性能测定进展情况,他表示,长远来看,全国牛肉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短缺还将长期存在,肉牛养殖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在肉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方面还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测定不系统、不连续,数据上传不及时等问题,难以满足肉牛育种工作的需要。对此,他对今后测定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农业部出台的肉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改良计划实施方案和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2016年申请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的单位,还应学习全国畜牧总站2013年年底发布的《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现场评审表》,对照评审表中的各项指标,检查自身的工作,做好现场评审前的各项准备。

二要加强管理。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种公牛站要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改良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要实施全群测定,要将测定数据及时上报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评估中心要注意及时收集、整理各地上报的数据资料,开展遗传评估,发布评估结果。各单位要认真对待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加强管理,安排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今后全国畜牧总站将加强督导检查。

三要加强协作。相关单位特别是种公牛站和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要加强联系和沟通,才能保证测定工作的连续和测定数据的质量。农业部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表示,今后肉牛良种工程项目只安排给种公牛站和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肉牛标准化示范场建设补贴资金也将向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倾斜。希望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此次培训继续采取理论讲座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应广大学员强烈要求,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孟庆翔介绍肉牛业发展战略及种用牛养殖技术关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肉牛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组长李俊雅对肉牛选育方法及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现场评审规程进行了细致解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教授高会江讲解了肉牛生产性能测定与品种登记内容;南京丰顿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乔宇飞专门对肉牛遗传评估数据管理系统及数据传输进行了培训演示。

培训班还组织了肉牛生产性能测定现场教学实习,安排学员到河南省种牛遗传性能测定中心进行了现场软件操作实践和肉牛体尺测量与B超仪器使用的现场实践操作。培训最后,进行了肉牛体尺测量与数据软件考核并为考核合格学员颁发了培训结业证书。为提升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质量,本次考核特别增加了测定数据录入内容。

◎现场教学环节学员踊跃实践

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达到120余人,多为来自种公牛站、两批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以及2016年准备申请肉牛核心育种场部分单位的代表。与往年一样,学员参培积极性很高,报名人数远超预期,学员既有1949年出生依然坚持学习的老从业者,也有1994年刚刚加入肉牛养殖行业的新手,但不论年龄大小,从业时间长短,学员们都认真听课,按要求进行实践。不少学员表示非常喜欢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授课老师讲解精彩,内容丰富,实践教学扎实实用,对今后工作帮助很大。培训班举办还得到了河南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记者从培训班上了解到,《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实施6年以来,各地积极响应,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一是遴选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21家。自2014年组织遴选了10家后,2015年,组织对15个省23个申报单位进行了筛选,对其中11个申报材料符合要求的单位进行现场评审,最终评选和推荐为第二批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使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数已达到21家,肉牛育种核心群初具规模。

截至2015年年底,21个核心场共存栏种牛3.01万头,公牛6828头,母牛2.33万头。其中,牦牛存栏2.24万头,三河牛1830头,西门塔尔牛2001头,延边牛720头,槟榔江水牛650头,文山牛等其他品种2494头。全年累计向社会提供种牛3844头。21个核心场提供的报表来看,2015年有18个场实现了盈利,占核心场总数的86%。

二是肉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初步建立。目前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已经建立,吉林、河南已经成立了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开展区域内的生产性能测定工作。40个种公牛站和21个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积极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截至目前,各地种公牛站共报送了3943头肉用种公牛数据;各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传报牛只档案数据1823头,测定信息数据1168头;为育种而测定育肥牛数据3000多头,涉及性状约50余个。全国在群的肉用种公牛已全部纳入数据库管理。为提高工作效率,全国畜牧总站组织研发了国家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收集平台,报送数据更加方便、高效。既减少了数据录入的人为差错,也便于数据管理和监督。

三是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效果不断增强。2011年至今,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不断丰富和完善。根据这些变化,全国畜牧总站对中国肉牛指数(CBI)及时进行了修订,一方面为种公牛站和种牛场选种提供数据支撑,淘汰劣质牛,增加养殖效益;另一方面为国家肉牛良种补贴项目,筛选推荐了性能优异的种公牛,大幅提高了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区肉牛单产,根据对河南项目区的调查,良补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体重,比项目前分别提高17.8%、15.1%、19.7%、34.4%和42.5%。(更多资讯,请关注www.cav.net.cn)

猜你喜欢

种牛总站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省蚕业管理总站组织召开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七届二次会议
省植保植检总站张武云一行赴翼城调研
如何加强我国种牛、种羊防疫体系的建设
省植保植检总站 开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分析养殖场种牛防疫工作的管理①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山东:东营首次进口新西兰肉种牛 其中安格斯肉牛共计4 181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