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歌 辉煌九月
2016-02-17蒋力
蒋力
一、以城市命名的歌剧节,中国第一
武汉歌剧节初始的宣传是:中国第五个有歌剧的城市。之前的四个,大约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或其他某城市)。见到卢向荣院长时,我与他探讨,我说这个“第五”,恐怕不准确,似乎把自己往前提了,似乎对其他一些不仅有歌剧院、而且有歌剧(虽说可能剧目不多)的城市(沈阳、重庆、兰州、西安及杭州)视而不见了,如果都算上,或许说武汉是第十个有歌剧的城市,大概更准确些。“有歌剧的城市”这个概念,可能是受天津大剧院总经理钱程的启发,他在2013年《托斯卡》出现在天津之后,提出“天津应成为一个有歌剧的城市”的口号。卢院长听后默认,反问:“依你看,应该怎么宣传?”我答:“你们没意识到,你们已经是第一了。我们除了‘中国歌剧节之外,此前尚无地方的歌剧节,只是在音乐节、艺术节、戏剧节下涵盖歌剧门类。以城市的名义,打出歌剧节的大旗,武汉,无疑是中国第一,你们无意间开了一个好头。作为一个歌剧工作者,我为武汉感到骄傲!”卢院长听后欣然举杯,我们为这个“第一”满饮一杯“白云边”。
二、卢向荣,唱念作兼顾的一把手
卢向荣现在的职务是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院长兼书记,同事们多称其院长,卢院长。他本人的业务是声乐,男中音。曾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扮演过刘闯(男中音版),后来改为扮演彭霸天。我没看过他的刘闯,凭直觉,我估计他演的刘闯一定不如他演的彭霸天精彩。但在观看此次歌剧节中的《洪湖赤卫队》之前,我有幸先领略了他的朗诵艺术,这就是他在9月3日湖北省歌演出的《黄河大合唱》中为观众献上的长诗“黄河之水天上来”。
据说,1999年(《黄河大合唱》诞生60周年)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田晓宝教授与湖北省歌合作《黄河大合唱》时,朗诵者就是卢向荣,随之传出“北鲍南卢”的说法。北鲍,指的是中央戏剧学院教授鲍国安。那年我参与了北京的纪念活动,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现场聆听过鲍国安的朗诵,可惜没有“黄河之水”这一大段的朗诵(以往多数演出都略去了这段,包括1975年中央乐团演出时王冰的朗诵,这不是朗诵者个人所能决定的事)。这些年,从南到北的演出,倒是几乎都有这段,朗诵者也有不少人。比如我在珠海观看拱北爱乐合唱团的演出,朗诵者是当地电台的一位播音员:看温州市合唱团的演出,朗诵者是瞿弦和。艺术史上常有南某北某之类比,含不相上下之意,之所以将卢向荣与鲍国安并列,大概是他俩的音色都属于男中音的浑厚型。但此次现场聆听过卢向荣的朗诵后,我不能不赞叹:他的长篇朗诵,贴近作品、感情真挚、呼应音乐、讲究技巧,不卖弄声音的本钱,尤注重音色的塑造,所以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彭霸天,于卢向荣来说,已经是一个烂熟的角色,却未见他掉以轻心。7日演出,6日晚上他坚决谢绝应酬,说是“石板开花”那四句还要再恢复一下。7日下午走台,他一直坐在观众席中看,最后才单独与乐队合他的唱段。看走台时,他忽然走到乐池边,轻拍了一下青年指挥刘威的肩膀,说:“这段不是进行曲,要慢些,稳住。”那是韩英的一段唱,演员年轻,稍不留神速度就快了,接口就紧了,韵味就丢了。刘威带着乐队追演员,难免也快了稍许。经院长点拨,找回了标准的速度。另一次走台时,他看到《江姐》的片段中,扮演江姐的演员临刑之前的几步,速度也偏快了些,立刻指出:稳一点,坚定一些。我是旁观者,也是在歌剧院工作多年的人,从排练、走台到演出,一路看下来,诸多细节都看在眼中,不能不对卢院心生敬佩。他扮演的彭霸天,不脸谱、不狰狞,也不温不火,但手上身上肩膀后背,到处都有戏,却处处自然合理,处处是这个人物。这大概就是拿捏得当,我赞曰:正是炉火纯青时。
三、秦德松、杨娟、刘威、刘中浩……
秦德松,湖北省歌的副院长,刘闯的扮演者。见了他,就知道为什么卢向荣从刘闯改到彭霸天了。正面的、主要的角色,带有草莽性格的人物,个头、形象、气质等等,秦德松都比卢向荣更适于这个角色。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1999年复排以来,这个角色,秦德松一演就是16年,而与其搭戏的“韩英”已不下10人。这份独特的业绩,在中国歌剧历史中,足以单书一笔。作为剧院的领导,卢向荣、秦德松,还有艺术总监刘丹丽(都是《洪湖》中的戏骨)、副院长罗怡林(指挥)、梅鹏程(负责营销和宣传)带领全院同事,保护、传承,而且继续传播着《洪湖赤卫队》这个中国民族歌剧的经典剧目。他们申报的该剧人才培养基地的计划,在歌剧节期间也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批准。
在刘丹丽与杨娟之间,扮演韩英的还有一个马雅琴,一年前我特地看了她主演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为的是研究“对本院主要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的培养和使用”这个课题。此次歌剧节中的两场《洪湖》(一周后又增加一个戒毒局的包场)都是杨娟扮演韩英。这个年轻的土家族姑娘来自恩施,略嫌稚嫩,尚欠定力,然可塑性强,可望未来。作为中年以上观众的我,固然可以挑出她的某些不足,但更看好她的清醒头脑与可塑可造。看过她扮演的韩英和江姐之后,我对她提出:要拉开两个角色的距离,尤其要注意她俩肢体语言的区别。我甚至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杨娟听后,除了点头,还遗憾地怪我为何不在演《江姐》之前跟她讲,她说如果讲了,她会在台上有所调整的。
刘威是省歌年轻一代中的一个,也是省歌的后代,他的父亲刘万志曾是省歌乐队(又称湖北交响乐团)的大提琴首席。父子二人我都认识,但交往不多。听说《洪湖》在河南进校园演出中的某场,身为指挥的刘威在某个空档儿低头喝水,竟将彭霸天“晾”在了台上。刘万志意识到唱段已起,径自拉琴呼应,却如大提琴solo,真是尴尬。卢向荣事后不无恼火地对刘威说:“你就去黄石吧。”此话的潜台词是:黄石有一个民营的交响乐团,刘家父子与之关系密切,省歌乐队的部分乐手暇时也会参加该团的排练和演出,刘威是常任指挥。为此我趁与卢院共饮“白云边”之际,把刘威叫来,让他再次检讨、表态,并恳望院长宽宏,不计过失,再给年轻人一次机会。院长大度,亦知培养与使用年轻人的辩证道理,真的又给了刘威三场《洪湖》的指挥机会。时间甚紧,排练甚少,剧组上下所有人都比刘威的资历深,对《洪湖》都比他熟,几乎都可以当他的“指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我看了半日排练,其间刘威似有片刻近于崩溃,但能看出他亦在努力调整自己。教过他一年指挥的王燕,看了排练后准确地指出他的问题所在,且帮他分析了原因,使他在第三场指挥时表现出了明显的进步。
9月16日,《中外经典歌剧荟萃》亮相。《茶花女》《塞维利亚理发师》《图兰朵>>《洪湖赤卫队》《原野》《江姐》6部歌剧的选场或片段依次展现,琳琅满目。我注意到之前在“洪湖”中扮演张副官的名叫刘中浩的演员,他的名字只在此中一剧的节目单中出现,那是《江姐》选段中只有几句台词、没有唱段的魏吉伯,而在当晚的6个戏中,他至少扮演了4个不同身份的配角。角色有别,多为龙套,但他态度未变,都是那么认真对待。这样的青年演员肯定还有,恕我未能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我还要提一个角色演员,他叫王敏,男高音,在《图兰朵》选场中扮演卡拉夫。他此次的表现,也好于我看到的以前演出的录像。更令我吃惊的是,某日晚9点左右,我离开省歌大院时,还听到有人在琴房引吭高歌,旁人告诉我,那是王敏,是在为参加省里的“金编钟奖”比赛做准备。
9月,是对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一次不亚于“天安门大阅兵”的检阅,是该院的演出月。演出密度大,排练时间少。白天排这个,晚上演那个,中外古今,交错穿插。其间,还有部分演员参加其他活动。如:刘丹丽与十几个舞蹈演员参加省演艺集团组织的“三下乡”慰问演出:又如:部分青年声乐演员参加省里的声乐比赛,部分舞蹈演员参加省话剧院的新戏《台北新娘》。我在观摩过程中,一次次被他们感动,禁不住在微信中赞道:湖北省歌众志成城!
暇时,与省歌已退休的编剧李穗老师约在东湖边的荷锦堂小聚,歌剧团团长汪金媛、省歌的另一位指挥易纳新作陪。2013年末的一天,卢向荣院长、罗怡林副院长、李穗老师、作曲家吴粤北和我曾一起相约北京,聚在陈蔚导演家,共议李穗的剧本《楚庄王》。我们都相当看好的这个剧本,却未能如愿顺利地进入二度创作,而另一部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剧本修改和唱词创作的任务又落到李穗的头上。这是本单位的工作,他不能推辞,不能扯自己单位的后腿,只能写,有的唱段甚至写两版三版,再由决策者去润色、定夺。今年66岁的李穗,原是演员,后改做编剧,对歌剧剧本的创作把握,大多来源于多年的舞台实践及对经典剧作的解读。他说他写了6个剧本,只演了一个《三峡石》(那是参加“八艺节”的戏,据我所知,也是创作过程极不顺利的一个戏)。我问他:“不是还有与吴粤北合作的《四月的卡农》吗?”他说,那不是正式演出,所以不能算数,又说,这辈子只希望能再演一个吧!他“再演一个”的期望,就是《楚庄王》。我也喜欢这个剧本,为此曾认真地提了若干条意见,大至结构,小至字词,算是与作者交换意见、一起探讨。未料李穗老师竟都还记得,小聚时说到此事,在场的音乐评论家景作人听得入神,我说给你个任务,为《楚庄王》写一篇剧本评论,景兄欣然接受。
必须要再提到(其实是称赞)一个人,即《中外经典歌剧荟萃》的舞美设计刘小舟。他的设计,近于无米之炊。以三根三棱柱作为舞美的主体景观,三中三外,各有不同的面来衬托,其中一次明场转换甚至不仅只是背景,而具有了戏剧语言,堪称精妙。因陋就简,简洁而出效果,效果之好出人意料。刘小舟,是我观剧评剧30年来对舞美设计家留下印象最独特的一位!
四、特邀指挥王燕,武汉籍
去年第二届中国歌剧节期间,卢向荣在琴台大剧院见到王燕时说:“我郑重地向你表示,我们一定要合作!”今年5月,湖北交响乐团举办王世光作品专场音乐会,罗怡林副院长提议请王燕来指挥。双方一拍即合,促成了王燕在家乡舞台上的又一次大显身手。此前的一次大显身手,是王燕担任武汉歌舞剧院歌剧《高山流水》的指挥兼执行导演,她也因指挥该剧而获得第二届中国歌剧节的“优秀指挥奖”,而且是五位获奖指挥家中最年轻的一个。王世光作品音乐会上,最能体现王燕艺术才华的三处,一是指挥歌剧《马可·波罗》片段,二是指挥兼钢琴演奏的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三是指挥《长江交响曲》。这三处分别显现出她在歌剧指挥、钢琴演奏、交响乐指挥及合唱指挥方面的才能。须知,有些非常优秀的交响乐指挥,未见得也能指挥歌剧:有些歌剧指挥或歌剧兼交响乐指挥(尽管已是大牌指挥),却未见得是称职的合唱指挥,往往要依赖专职的合唱指挥去先排好合唱,再交到他手中。而经过多年修炼的王燕,已在歌剧、交响乐、合唱指挥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略知区分与融汇之道。譬如:《长江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合唱队似乎是在“唱”《长江之歌》。王燕排练时即指出:不要像乐队伴奏唱《长江之歌》那样去唱,而要把自己融入乐队,成为乐队的一个声部。罗怡林说,包括他在内的曾指挥过《长江交响曲》的指挥家,以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都没提过这个要求。这一点,得到了作曲家的肯定。我补充说:“《长江之歌》本来就是先有曲后填词,音乐的形象意念是第一位的,交响曲中合唱向乐队靠拢,甚至融入,是有道理的。”
之后,王燕表示了愿为家乡的交响乐、歌剧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的心愿,也坦率地说:“别让我来挥《八月桂花》啊。”此言之意不是对这部歌剧有成见,而是对民族歌剧的了解还不够。卢院长则表示:“下一个合作,请你来挥《黄河大合唱》。”
这台包括《黄河大合唱》在内的中外名曲音乐会,原拟在武汉的洪山体育馆举行,后来改在武汉剧院演出,场地虽小了不少,但其特殊的名目则是首届武汉歌剧艺术节的“序曲”。今年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黄河大合唱》不知演唱了多少次,而这个湖北版的演出,我认为体现了它的特殊意义。首先,《黄河大合唱》与湖北的关系最密切也最特殊:词作者光未然是湖北老河口人,在武昌读大学,从事抗敌文艺活动;曲作者冼星海曾在三厅工作,其工作地点在武昌的昙华林,他是带着周恩来为他写的介绍信从武汉去延安的:指挥《黄河大合唱》场次最多的权威指挥家严良堃,也是湖北武昌人,最初教他指挥的人就是冼星海。其次,指挥王燕,武汉籍:独唱贺磊明、江明,都是武汉音乐学院的教授。他们的加盟,保证了这个湖北版《黄河大合唱》的完整。第三,省歌一个月前刚演过一次,趁热打铁,为王燕的顺利进入精排提供了基础。咬字、发音、情感、音准、力度,她处处都能提出准确要求,而且多能示范,举一反三。演出时她则以自己的激情投入和明确的动作带动了全体参演者,使之出现了该院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完美动人的艺术效果。
应卢院长邀请,在排练《黄河》的间隙,王燕担任了《中外经典歌剧荟萃》外国歌剧部分的艺术指导。三个戏都是意大利语,省歌虽演过数场,但从未在语言上精雕,这次忽然冒出个懂意大利语的指挥,外带在意大利深造8年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静(也是武汉人)作声乐及语言指导,声乐演员们均感收获颇大,王燕与省歌顺势达成协议,担任外国歌剧这半场的指挥,还为乐队增加了一个《命运之力》序曲。乐队虽说辛苦,却无怨言,这也与团长胡芳的领导有方息息相关。那夜,听过“今夜无人入睡”之后,我亦难眠,我为湖北省歌感慨:威尔第、罗西尼、普契尼的旋律,偶尔在武汉奏响,可能不算稀奇,但其歌剧作品,以选场的形式在武汉出现,足以体现出这座城市、这个剧院的进步和包容!以《洪湖》名世的歌剧院,虚心传承世界经典歌剧的文化遗产,同时继续坚定地创作自己的新剧目,这也无疑是在实现着自身的中国梦!
《高山流水》也是歌剧节中的一台,仍由王燕指挥。这次演出,也是该剧接受国家艺术基金的验收。此外,武汉市歌舞剧院也有一台歌剧荟萃,我因故未能看成。
之后还有一中一外两部歌剧,我却无暇再看下去了。记下一些所见和观感,是为首届中国武汉歌剧艺术节的一份不完整的、或者说带有一定个人感情色彩的记录。下届如何办?主办方肯定会有考虑。比如说,把武汉音乐学院也纳入主要演出团队,再兼顾本省及外省的几个歌剧院团,一到两个外国院团。歌剧节的名称也可能稍有改动。而省歌,卢院长说,一定要再出新作。我从他坚定的语气中看到他的信心,这信心将继续感染他的团队,在歌剧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