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报告》对当代成人通识教育的启示
2016-02-16谢阳春
谢阳春
《耶鲁报告》对当代成人通识教育的启示
谢阳春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作为系统阐述耶鲁学院通识教育经典理念之作,《耶鲁报告》是十九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教育文献之一。从教育目的、课程、教学几大方面剖析《耶鲁报告》的通识教育思想,提出《耶鲁报告》对当代实施通识教育的启示:转变通识教育理念;优化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通识教育教学方法;营造通识教育氛围。
1828耶鲁报告;通识教育;启示
通识教育,又称“素质教育”“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等,渊源颇深,起源于古代西方国家的自由教育理念,而后经过了发展变化,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通识教育形成至今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并对现当代世界各地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十九世纪初,由于科学启蒙运动的盛行,自然科学以及实用技术逐渐受到美国人的重视。美国的大学出现向实用教育倒的倾向,一些古典的学科受到排挤和攻击。不少学者甚至主张放弃古典课程的学习,转向实用学科的学习。对此,耶鲁大学的校长Jeremiah Day组织教授们讨论了如何应对这些情况,主要讨论应不应该放弃古典学科,并且在第二年(1828年)发表了著名的《耶鲁1828报告》。该报告被称为“美国高等教育第一篇正式的教育哲学论述”。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人文教育,重点对学院的教学计划进行考察分析,主要论述人文教育性质,希腊文和拉丁文文献保留在大学的课程;二是古典语言,主要阐释古典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并论证其可行性,报告重点讨论了古典语言[2]。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不同,它是基于社会中的人的通才素质的教育。在东方,通识教育最早能追溯到先秦的六艺教育以及汉朝以后的儒家教育;在西方,“通识”(Artes liberales)的拉丁文意思是“适合自由人”,这代表通识教育正是精英所需要的学识及技能。到了近代时期,由于科学和人文都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通识教育又被称之为文理教育[3]。
一、成人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成人通识教育是成人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中国成人教育发展迅速,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国家综合实力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成人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薄弱、专业教育口径过窄、教育的工具化色彩浓重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关注和思考。事实上,成人教育中通识教育的薄弱带来的毕业生缺乏人文基本素质、知识面狭窄、职业道德素养欠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够等,与中国教育传统息息相关。多年来,中国教育一直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人才培养中对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关注不足。此外,深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结构不健全,存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先天不足,再加上中国教育曾沿用前苏联模式,文理分隔、专业设置口径小,带来了高等教育通识教育发展的欠缺,在成人教育中也存在类似问题。
其次,成人通识教育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基石。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战略的实施,以及近年来教育的普及,民众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然而民众文化素质与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尚存在较大的不协调,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任重而道远。而在成人教育中,强化通识教育是帮助实现国民素质提高目标的重要途径,成人教育的对象是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因此,对成人进行通识教育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应当把通识教育作为成人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不仅向成人传授专业技能,帮助其掌握一技之长,还应当提高成人学习的能力以及各方面的文化素质,实现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有机统一。
再次,成人通识教育适应了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且逐步向综合方向发展,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交融并进,许多交叉学科发展对社会劳动者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发展趋势深刻地影响了教育的变革与可持续发展,成人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必要构成,对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在成人教育中加强对人的通识教育,为科技综合性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4]。
二、《耶鲁报告》(the Yale Report of 1828)中的通识教育思想
通识教育是教育阶段尤其是大学教育阶段的一种养成教育、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5]。在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中,《耶鲁报告》毫无疑问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耶鲁报告》中关于通识教育的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通识教育的教育目的
根据《耶鲁1828年报告》,通识教育的理念核心内容是:致力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立志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育,将其培养为“全人”;致力于开阔学生视野,扩宽知识面,奠定学生广博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致力于心灵的充实,训练和装备学生的心灵,培养富有灵性的人,通过知识充实心灵,并使心灵的力量得以扩增,增进心灵之完善。通识教育不是简单完成学生的教育,不是培养工具人,而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健康和谐的人,成为一个知识和能力健全的人,成为一个灵魂完整的人。
《耶鲁报告》认为不同类型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传统学院是为了培养社会的精英和领袖。自由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智能,通过学习古典课程,不断完善学生心智,开发他们的潜力。心智训练需要长时间的严格系统的训练。
《耶鲁报告》认为,通识教育并非局限于某种技艺性或职业性的科目上,不是片面追求“专业性教育”,而是让学生接近全面知识、完善完整的知识结构的教育。学院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提供一种仅仅包括几门学科知识的部分教育;反对知识的碎片化、片面化,也不在于提供零碎知识、肤浅知识的教育;更不在于传授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的具体知识,防止偏向专业教育或实用教育,反对教育的“工具化”,防止人的培养的“技术化”;而是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许可的限度内着手提供一种完整的、广博的基础教育,提升人的知识、素质能力与心灵境界。
(二)关于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耶鲁报告》明确指出耶鲁学院将恪守通识教育的传统,继续加强古典学科的教育,运用古典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从《耶鲁报告》的内容可以看出,耶鲁学院开设的课程范围很广,涵盖神学、逻辑、天文、修辞、算术、语法、几何等。教学方面,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口才和辩论的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善辩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知识、思维和心智的发展。学院坚持人文科学,推崇人文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素质能力高、对新事物敏锐、品德高尚、心胸开阔、灵活运用知识、灵活善辩的人,富有社会责任感、传承传统价值观念的人[6]。
为了训练学生的心智,让学生接受全面完整知识的教育,强调经典学科学习,以经典知识和经典课程塑造学生知识结构,耶鲁学院先后开设了系列全面而高深的科目,包括古典文学、古代语言(主要是希腊文和拉丁文)、逻辑学、科学原理、神学、数学等。通过高深知识以及较为完备的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此外,结合古今文化,强化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的综合学习。再者,报告基于“专”与“博”统一原则,倡导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尽管通识教育和专门教育是相对的一个概念,然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非此即彼”的尖锐对立,而能成为专业教育的基础和有益补充。
(三)关于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
关于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耶鲁报告》反对纯粹理论的讲授,立足于素质能力的培养、兴趣的养成,报告提出演讲、辩论以及背诵等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演讲者为了发表演说必须努力准备,从而推进演讲者专业知识的发展,同时,演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热情。此外,《耶鲁报告》认为,背诵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背诵教材可以有效训练学生心智,增长知识。《耶鲁报告》否定了选修制的试验,反对德国大学的自由选修制与专门研究制引进美国学院的做法。因为,美国的学生还不能充分利用兴趣爱好设计自己未来发展之路的能力。所以,耶鲁的学生必须学习学院的必修课程。
三、《耶鲁报告》通识教育思想对当代成人通识教育的启示
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耶鲁报告》对于当代通识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吸取《耶鲁报告》中关于通识教育的重要理念,渗透于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一)转变成人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全人”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重视成人“技能”、重视对成人“才”的挖掘,而忽视成人素质教育、忽视对成人“人”的培养,明显的表现是对专业的过分追求,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
通识教育应该致力于全体成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成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致力于为成人提供完整的教育,帮助其身心健全和谐的发展;致力于奠定成人广博的知识结构,扩展其知识面与见识;致力于训练和装备成人的心灵,以广博的知识充实心灵并使之力量扩增。通识教育不是简单完成人的教育,而是为了把成人培养成为一个和谐的人,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培养成人丰富高雅的情趣。恶补成人文化素养的功课,全面提高成人的文化素养,引导其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针对成人基本能力和技能缺乏的问题,给予成人基本能力的训练,帮助其获得相对完善的能力结构;使成人的专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的一体,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
结合《耶鲁报告》通识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倡导这样一种新的教育精神: 成人教育应注重把人塑造成一个有尊严的、有自我反省、批判精神的人,这样的人是一个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同的人。因而这种教育理念并不是对现代学科建设制度的极力反对,也不反对系统知识的传授,它更欢迎的是一切的开启民智的学术,倡导提升国民素质和文化,以及致力营造宽松、自由与和谐的文化而努力。
(二)优化成人教育的课程体系,注重通识课程的设置
《耶鲁报告》明确指出耶鲁学院将恪守通识教育的传统,继续加强古典学科的教育,运用古典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富有生活趣味,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而完整的知识结构;给予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能力,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
从《耶鲁报告》的内容可以看出,耶鲁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修辞、逻辑、语法(希腊语、拉丁语)、天文、几何、算术、神学等。教学则注重学生的口才与善辩的能力。耶鲁学院坚持人文科学,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灵活运用知识、思想坚定、心胸开阔的人,对新事物敏锐的人,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传统价值观念负责的人。
课程设置方面,增开经典核心课程,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比如,《论语》《〈史记》《孟子》)的阅读。目前,我国成人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像英语、计算机能力、体育这类的公共课程;另一类选修课程。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对象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结构不完整,通识教育效果不明显,成人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面有待进一步拓宽[7]。因此,我们的通识教育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科学设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根据师生的需要设置课程,做到因人制宜,因专业制宜,可以开设音乐、美术、文化、法律、历史、哲学等人文课程和医学、化学、生物、农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此外,要正确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再者,营造良好的博雅课程舆论氛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三)改革成人通识教育教学方法,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渗透
通识教育要求教师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博雅教育理念,持之以恒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且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帮助教育对象更好地学习。因为课堂教学是广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如果通识教育重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就会失去培养学生博雅精神和气质的主阵地。通识教育的离不开教学的实施,我们应该改革通识教育教学方法,反对教师照本宣科,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倡导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方式,借鉴耶鲁学院的演讲法,指导学生的讨论,引导讨论的方向,澄清讨论的问题,理清讨论分歧,鼓励学生倾听、批评和辩论,创设包容的环境,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勇于表达并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识教育应该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通识教育的精神理念和方法渗透到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去。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了,教师才能把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要学习前沿理论,把前沿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去,此外,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发现教育教学方法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评,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创设宽容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辩,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8]。
(四) 营造成人通识教育氛围,熏陶和教化人的素养
大学的校园环境、规章制度、学生社团、师生关系等氛围对学生博雅气质的形成起着渗透性、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通识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历经长时间的实践, 耶鲁学院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对于通识教育有着巨大的无形的助推作用。大学要营造通识教育氛围,突出大学文化品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以文化人,通过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教化人。通过营造博雅的教育氛围增加人的文化素养,增强人的素质。
成人教育实施通识教育, 既要尊重和肯定历史, 积极借鉴前人经验,又要与时俱进。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成人教育通识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想在短时期内进行改革以期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成人教育的通识教育需要我们积累经验,积极借鉴,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邓逢光. 高师院校实施博雅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7.
[2] 王定华. 《耶鲁报告》及其在美国博雅教育中的影响[J].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5):100.
[3] 博雅教育是什么?[EB/OL].[2016-06-12]. http://www.lianhoo.com/article/50.html.
[4] 孙立新,乐传永.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趋势[J]. 教育研究, 2015(6):79-84.
[5] 王定华. 《耶鲁报告》及其在美国博雅教育中的影响[J].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5):100.
[6] 吴雪萍,史鋫娟.北欧成人通识教育特点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3(22):63-66.
[7] 周光礼. 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 教育科学文摘,2015(3):83-85.
[8] 刘铁芳. 大学通识教育的意蕴及其可能性[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7):1-5.
(责任编辑:马圳炜)
The Revelation ofto Liberal Arts Education
XIE Yang-chun
(Min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ongyan 364021, China)
the Yale Report of 1828 elaborat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philosophy for the Yale School of classic liberal arts education, and it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document about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literature in 19th century. In this paper, I analyze the ideas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at Yale report from the aims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points. And put forward some ideas about how to implement liberal arts education:Updating the idea of liberal education, consumma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liberal arts education, reforming liber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creating a liberal education atmosphere.
the Yale Report of 1828; liberal arts education; revelation
G649.712
A
1673-1417(2016)03-0104-05 doi: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6.03.0022
2016-08-18
谢阳春(1969—),男,福建龙岩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