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辅导员工作策略

2016-02-16宋雪红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马斯洛辅导员工作

宋雪红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辅导员工作策略

宋雪红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骨干,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人生导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对辅导员工作寄予了希望,但辅导员工作却存在千头万绪、效率不高、对学生缺乏沟通和培养、学生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辅导员工作实效和学生培养质量。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分析探讨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问题应对策略。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策略

2006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该规定自实施以来已有十年,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未变,但其工作服务的对象——学生,他们的个性却发生了不少变化,自我、功利、散漫等价值观不断冲撞着我国传统价值观,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从传统工作思路中突破,树立服务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新思路。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其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根据人的需求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五个层次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渴望得到满足。生理需求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求是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对生命财产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等的追求,是在生理需求基本满足后衍生出的需求;社交需求,也称爱与归属的需要,是人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是人们对友情、信任和爱情的需要;尊重需求,即受到他人尊重并尊重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自信,反之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人类在相对低层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后,都会产生更高级的需求,这种需求便成为人们行动或追求进步的刺激因素和动力。马斯洛需求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较多,它对了解员工需求,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样,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对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辅导员加深对学生需求的了解和把握,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实效。

二、辅导员工作现状及其原因

1.辅导员工作繁重辛苦,但学生认可度不高

有句话在思政辅导员圈子里很火,“表面光鲜实际琐碎/工资可怜不够消费/手机终年不敢欠费/生怕领导随时查对/不少学生先不知味/还挺羡慕事业单位/陪伴3天都喊受罪/不盼留校竞争岗位……”[1],虽有略显夸张之处,但极大程度地反映了辅导员工作生活的现状。为此,辅导员经常被戏称为消防员、保姆、三明治等。在学校,从职能部门到学生几乎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学生不开心了找辅导员,学生旷课迟到了找辅导员,学生打架了找辅导员,学生心理出问题了找辅导员,学生宿舍下水道堵塞了还找辅导员……辅导员几乎每天都淹没在学生事务中,工作门槛低,职业认同感弱。即便如此付出,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认可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一是辅导员自身职业素养不够,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下达通知多,与学生沟通少,学生的切实需求尤其是学生干部的价值需求未得到满足;二是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不当,学生有怨言,难以从内心真正认同;三是当下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影响,认为辅导员的辛勤劳累和付出是职责所在,理所当然,尊师重教的传统风气日渐淡薄。

2.对普通学生关心不够,良师益友角色缺失

按照教育部对辅导员的要求,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相信大都数辅导员内心都有做学生灵魂设计师的愿想,但繁忙的日常事务和各种学生突发事故,让辅导员经常陷入各种忙碌中,找学生聊天谈心,走访学生宿舍、进入教室体验学生课堂,这些能增加对学生了解、增进老师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工作相对做得少,辅导员对学生的关心确实不够。没有了与学生的深入接触,辅导员难以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心理问题、宿舍矛盾等。为此,当学生遇到生活困难时他们不愿和辅导员诉说,当心理压抑时他们无处释放……若再碰上不负责任的班干部,学生安全事故很可能发生。同时,辅导员缺少和学生的沟通,学生在学业困惑、前景迷茫时,辅导员难以及时发现并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和引导,辅导员与学生间的坦诚沟通都存在障碍,更妄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对学生干部偏重使用,缺少系统培训

与早期的学生不同,90后的学生想法多,以自我为中心,奉献意识淡薄,待人处事功利性较强,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质疑。面对变化和挑战,辅导员不能停留在传统管理方式的应用上,而应随着教育对象特质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和创新,尤其是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应契合他们重实效和进步的想法,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培养。过去,辅导员管理学生干部重视管而忽视导,强调服从而缺乏服务理念,遥控指挥学生事务,工作任务布置给学生干部后,只重结果而不注重跟踪和监督工作开展的过程。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也往往依靠学生干部,少与学生接触,对学生个体缺少了解。试问一个对学生思想动态没有充分了解和把握的辅导员又如何能指导学生干部很好地开展学生工作呢?在学生干部的成长成才方面,辅导员布置任务偏多,培训指导较少,重使用而缺少系统培训,学生干部尤其是普通学生干部的成长和进步更多靠自己领悟。因此面对辅导员布置的班级常规工作,学生干部有时会感到疲倦、迷茫和无趣,他们有的甚至怀疑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有价值,工作积极性逐步下降,影响学生工作的开展。

4.学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效率不高

辅导员的职业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其主要任务就是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职业赋予辅导员的任务是光荣、神圣和伟大的,但工作的现实却很难将“辅导员”这三个字和光荣、神圣和伟大扯上关系。相信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否认辅导员工作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是学校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得力干将,集教育者、管理者、协调者、服务者等角色与一身,俨然成了万金油、勤务员、保姆、调解员……[2]。工作千头万绪,还得随时应付各种突发事件,从上班忙到下班,手机24小时开机,关键问题是辅导员一天忙下来仍觉得心里空荡荡,缺乏成就感,工作效率不高。如此,辅导员对工作有种挫败感,学生对辅导员工作也容易失去认可和尊重。

三、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辅导员工作策略

马斯洛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这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3]。可见,无论是学生还是辅导员,只要方向正确、方式得当,工作潜能都将得到开发,工作实效也将提高。面对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摆脱困境,使工作向辅导员和学生都认可的方向发展,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研究学生需求,在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实现社交、尊重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1.服务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辅导员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因此辅导员要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工作规划要以学生利益为出发点,工作决策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工作开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做到决策让学生理解,管理让学生顺心,服务让学生满意。过去,我们管理学生遵循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模式,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中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学生与老师间情感融入差。在处理学生事务时缺乏思维高度,难免简单粗暴,如有的辅导员传达通知、安排工作时没有尊重学生的想法,无论学生认可度如何一律要求强制执行;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辅导员积极引导少,批评处罚多,缺乏耐心,动不动告知家长,这种做法与现代大学生要求独立自主、自我发展的理念是不相符的,学生对此颇为反感。因此,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改变简单管教和压制的管理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工作理念,研究、把握学生思想,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去倾听学生的想法,要给予更多的包容去理解学生的行为,要给予更多的智慧去处理学生事务。这样,既解决了各种学生疑难杂症,获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又锻炼了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位让学生更加满意的服务者和管理者。

2.关心学生,理解尊重学生基本需求

90后学生有个性但团队协调能力差;有自信但抗挫折能力弱;有智慧但学习动力不足,辅导员要做实做好工作就必须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理解并尊重学生的基本需求,关心学生的吃、穿、住、睡眠、恋爱以及安全等问题。因此,辅导员要经常进教室、走宿舍、与学生谈心等,摸清班级家庭贫困学生名单,客观、公平、公正地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确保贫困学生及时得到国家助学金,解决基本吃穿问题;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组织班委协调宿舍管理部门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如物品的维修,宿舍环境的改善,排查并及时化解宿舍矛盾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睡眠质量;认真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安全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没有安全,一切免谈。因此,辅导员要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不论是在公开的班会上还是在私下的谈心中,辅导员都应或明或暗地将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灌输到学生头脑中。当然,也有学生抱怨安全主题班会开得太多,形式不生动。为此,辅导员在开展安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和语言的艺术性,让学生对安全教育不反感、不排斥,感兴趣、真领悟。安全教育不仅要多说,还要做在行动上,辅导员要经常组织学生干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保证宿舍安全;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做好学生安全动员,将安全放在第一,确保活动安全、顺利地举行。辅导员与学生经常接触,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增进辅导员与学生的感情。

3.培养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从踏进大学那一刻便进入了一个新群体,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成长。面对新群体,他们有着对友谊、爱情以及集体归属的社交需求,也有着获得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的尊重需求。作为辅导员,当新生到来第一天,就有一种责任和义务,要将一张张新面孔汇成一张张笑脸,要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凝聚成一个团结的班集体。好的班集体班委是关键,为此,辅导员在新学期应多走进班级,了解班级,发现班级人才,组建并锻炼一支能力较强的班委;安排、指导班委经常性地组织班集体活动,注重方式方法,或班会,或联谊,或聚餐,或户拓等,通过各种形式的班集体活动增加同学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同学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活力,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和荣誉感。面对大学生可能遇到的感情问题,辅导员可通过班会或普通聊天,引导学生端正恋爱态度,恰当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有了对班集体的适应和融入,成长成才便不再是学生的初衷而是愿望。学习是学生的核心和根本,对学习的重视和动员是辅导员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首要工作,辅导员应协同班主任、任课老师共同抓好班级学风建设,严格考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提高学习成绩等。职业规划是大学生的又一重要课题。进入大学后,有些大学生自律能力不好,沉迷网络游戏,奋斗目标不明确,相信这并不是他们乐意接受的。辅导员应及时加以干涉和引导,引导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上好职业指导课,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兴趣,做好人生职业规划。与普通学生相比,学生干部成长进步的愿望更强烈,除完成工作任务,他们更注重的是自身能力的提升。辅导员应结合学生干部的工作性质,开设班级管理、活动策划、社交口才、党团知识、心理知识等系统的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

4.围绕学生,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要求较高,辅导员若要服务好学生,管理好学生,必须要在工作岗位中加强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勤劳负责、公平正义、积极进取、诚实有爱等,以较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其次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不断充实心理学、管理学、职业指导等相关知识,积蓄触动灵魂的知识力量,走流程化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执行力,提升辅导员学生工作整体水平;最后辅导员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路径,提高职业核心能力[4]。工作繁忙之余,辅导员要善于挤压时间,坚持学习和研究,要善于思考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钻研问题解决办法和工作改进措施,通过搞立项、做课题等方式带动问题解决和工作突破,使辅导员工作朝着更加得民心、有朝气的方向发展。

今天的学生管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慢慢转向服务型管理,辅导员应突破“管学生”的局限,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并适度满足学生各层次需求,协同班主任、专业老师以及社会力量,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导航者,为学生提供成长路上的学习指导、人际交往指导、心理指导、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同时,辅导员还要注重学习和科研,提升综合职业能力。未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是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趋势,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将帮助辅导员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樊未晨.95后挑战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N]. 中国青年报, 2014-11-03(3).

[2]徐方全,吴高波.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中的问题[J]. 高校教育研究, 2008(8): 27.

[3]李红利,闻华. 走进马斯洛[N].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24/16/2369606_457694918.shtml,2015-03-24.

[4]陈玲.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职业化理论问题思考[D].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责任编辑:马圳炜)

Counselors working strategy based on Maslow's demand theory

SONG Xue-hong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363000, China)

The counselor is the backbone of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is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mentor, Students, parents and even social places hope on the work of counselors,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f counselors’ work, such as complicated disorder, efficiency not high, lacking of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to students, student recognition is not high. The problems affecters the counselor is working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of students. The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Maslow's demand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counselor and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new ideas of counselor Student Management and problems coping strategies.

Maslow’s demand theo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nselors; Student working strategy.

G718.5

A

1673-1417(2016)03-0092-04 doi: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6.03.0019

2016-07-11

宋雪红(1982—),女,江西鹰潭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马斯洛辅导员工作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不工作,爽飞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选工作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论体育教师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