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语文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02-16谢新丽

中学语文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高三语文课堂

谢新丽

高三语文学习现状及对策分析

谢新丽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反而越低:有的学生把语文打入“冷宫”,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有的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学语文只是应付老师,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大搞题海战术,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特别是进入高三,由于高考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

一、高三语文学习的现状

高三语文学习现状首先表现为高三学生对语文学习态度的漠视,包括学习兴趣的冷淡、对语文课程的懈怠。语文教师普遍地体会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较高一、高二明显降低。语文课没有了生气,失去了生命。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积极性很难调动。

其次,表现为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投机。有些学生迫于高考及老师的压力,盲目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认真听课、下课完成作业。而更多的学生则在课堂中懒于思考、懒于探究、懒于动手,更无暇去补充模拟练习、扩大课外阅读。

最后,集中表现为学生对语文课程和语文考试的怀疑和错误认识:语文学习投入却难以在考试中受到实效,总感觉老师讲的内容和考试没有太大关系;语文作为母语,平时不学的同学发挥一般都能考90分,而学得再努力也很难超过120分,难以拉开差距,为何不在容易拉开分距的数理化学科中加大投入?

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目前高三的这种学习现状,确实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认识不全面、看法不理性有重要关系。然而,教师作为语文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如何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选择何种教学方式、如何处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教师的下列方面学生学习现状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1.唯高考是从

有些教师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不注重教法,不注重指点学法。过多看中知识技巧的传授,学生变成了承载知识的容器。为了复习迎考,有些教师压缩教学内容,搞速决战、题海战,提前复习完课本内容,忽视了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接受能力,致使学生如走马观花,或因难以消化而因噎废食,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完全失去了它温文尔雅、致人向善、营造美感的一面。

教师以练代教、以考代教。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将课文肢解为机械的考题,教学就变成了练习,课文毫无情感和韵味可言,语文也就失去了它吸引学生的一面,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体会到生动活泼的乐趣。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单调

迫于升学率的压力,我们平时的授课更多趋向于传统教学,多以教师为主,学生一般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过程容易形成固定的模式,教师在高考的压力下会“急功近利”,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接受特点和思维规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较单一的教学方法,致使语文课堂失去了思维的活力和文化的乐趣。

偷工减料,不能全面贯彻“听说读写”,致使教学内容单调乏味。语文教学内容可全面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是由于高考不考“听说”,教师在高三一年的集中复习过程中更是忽视甚至放弃了“听”和“说”。语文课堂失去了“听”,就变成了无声的聋哑课堂;语文课堂失去了“说”,就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课堂。

三、高三语文学习现状的解决对策

1.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就够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放松束缚,注重语文素养的积淀

教师应放松高考对学生的束缚,淡化语文“技巧”性知识的灌输,全面贯彻“听说读写”,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在积淀。我们应回归语文课程的本真: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高考满分150分,阅读和作文两部分近100分,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课堂死板的知识技能传授,学生“记住了”、“背会了”,仍然无法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只有“听说读写”的全面贯彻,才会真正解放语文课堂的生命力,不仅使得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也能够加强学生内在素养的积淀。

3.转变教学观念,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乐学”课堂

喜欢学习语文的学生常常将语文课比作“百宝箱”和“万花筒”,因为语文课能让他们收获丰富多彩的知识,在语文课堂中能收获思想碰撞惊喜和探究的意外。教师在高三的学习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课型应尽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便是练习课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动学生去思考、探究,并且最终学有所获。

我想,只要语文老师在高三的课堂中化“压力”为“魅力”,加强自身素养,注重课堂积淀,灵活构建“乐学”课堂,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东西,高三学生对于语文的消极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作者单位:宁夏灵武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高三语文课堂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三·共鸣篇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我把高三写成诗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