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下锄头当股东 安居乐业新市民
——聚焦四川攀枝花农村土地征收安置新路径

2016-02-16

资源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仁和区攀枝花市东区

◎ 赵 蕾

放下锄头当股东 安居乐业新市民
——聚焦四川攀枝花农村土地征收安置新路径

◎ 赵 蕾

9月24日上午,49岁的李海琼将一辆车清洗干净,获得了25元收入。5年前,她曾是攀枝花市仁和区弯腰树社区的一位被征地农民,如今搬进两层高的小楼,在家附近做起洗车生意,年收入4万元。

2011年,弯腰树片区的一块土地刚被平整出来,一些汽车零售企业在此落户营业。5年后,一座占地近133公顷的汽车产业园区在这里崛起,园区去年二手车交易额达20亿元。园区跨越发展的“成长史”,农民安居乐业的“幸福路”,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土人创新征迁安置模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探索与实践。

留地安置让农民当上股东

老街安置房小区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4年初完工,主要用于安置仁和区城市发展征地拆迁所涉及的老街村民。“过去,这里是纯农业村,一年累死累活也不过五六千元收入。现在我们腰板硬起来了,不仅成了城市居民,还有了股份,一个月什么也不干就有两千多元分红。”说起现在的日子,居民张林芬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而她所说的股份,得益于仁和区采取的留10平方米商住用地的安置政策。仁和镇移民办副主任赵剑说,政府将安置用地统一规划后交由被安置对象所在的村社集体,自筹资金建设。一般1到2层作为商铺,3层以上作为生活辅助用房,由原村社集体组成业主委员会,对商铺集中管理或招租。每位安置对象根据每年收取的租金进行统一分红,生活辅助用房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基础上,也可以自行出租。赵剑分析,这种商住用地安置方式比传统的社保安置更具广泛性,克服了16岁以下人员不能纳入参保范围,70岁以上高龄人员可领取社保金时间短等问题。同时,商铺安置还可以继承,从财产的延续性上,也更容易让被征地群众接受。

莲花村村民们同样选择了留地10平方米的安置方式。在即将新建商业综合体的空地上,村党支部书记倪萍告诉记者,村里成立了业主委员会,自主建设的每一个重大事项,都公开透明。目前该村已通过比选,确定了工程代建、勘察设计、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监理单位,并签订了工程代建合同及房地产开发招商策划顾问合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一位村民都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中,这样对于未来的发展人人都心中有数”。

“锁房价、拍地价”建设安置房

东区攀枝花村作为攀枝花最早的城中村之一,该村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不断面临企业占地、行政单位用地、城市基础设施征地等,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村民用地从人均0.13公顷变成了0.013公顷。因此,当丽攀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的消息传到村里的时候,大家都对这“最后一次搬迁”寄予了无限希望。

村民眼中的“最后一次搬迁”也是东区历史上拆迁成本最大、搬迁人数最多的一次征迁。为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工作,东区成立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同时提出了“锁定房价、拍卖地价”的回购安置房建设方案。

所谓“锁定房价、拍卖地价”,就是东区政府将安置房建设的套数、户型以及固定的回购房价,作为商品房开发地块拍卖的条件。房地产商综合分析开发地块条件后,参与竞拍土地开发权,竞得者优先建设安置房提供给政府,安置对象以450元/平方米的价格向政府购买安置房。

东区大湾丘安置点的建设被纳入了2011年第11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会,通过几轮竞拍,攀枝花市天骄房地产公司最终以3500万元的价格拍得。记者看到,在出让合同中明确,东区银江镇瓜子坪大湾丘地块将建328套安置房,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小于等于3.0,建筑密度不得小于27%,绿地率必须大于25%。安置房还将按照《大湾丘农村安置房建设标准及质量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户型设计有65、94、125平方米3种,小区环卫设施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配置,并将建设不小于400平方米的农村社区管理用房、社区卫生服务室和警务用房等。

“锁房价、拍地价”的方式,使开发商获得的收入不如普通房地产开发项目那么高,一般只有3%的赢利空间。但是即便如此,开发商们仍旧兴致勃勃。究其原因,相关负责人说,安置房建设资金到位及时、管理规范、协调顺畅是吸引众多地产商的重要原因。而且为提高建设效率,攀枝花市整合了行政管理资源,成立了由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移民等部门组成的专门协调机构,特事特办,迅速协调处理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存量房安置或将成为主流

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仁和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精神,2015年仁和区出台了《仁和区市场化商品房安置方式政府指导价格实行办法》,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对征地拆迁农户实行货币化商品房安置的思路,并已采用购买存量商品房方式安置了968户、3596人。

在攀枝花市国土资源局记者了解到,目前攀枝花市存量商品房源有4.1万套。今年作为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年,攀枝花有15个重点项目需要落地建设。这也意味着将有大量的人员需要被安置,货币化安置将是解决“去库存”和“先安置后拆迁”的最佳途径。该局耕地保护科负责人说:“传统的政府统建安置,从房屋的征收与拆迁到安置房与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到被拆迁人的入住,一般需要两三年时间。而货币化安置利用现成的存量房,可以让被拆迁人很快入住新居,大大缩短了安置周期,节约了过渡安置费用。”(摘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猜你喜欢

仁和区攀枝花市东区
仁和区
仁和区
攀枝花市芒果园产量及施肥管理问题诊断
新时代下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基于攀枝花市退休职工面对面理论宣讲
攀枝花市仁和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析
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七一”表彰先进
一本谈话纪实簿,刹住违纪小苗头
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
来自上东区的少女风
苏里格气田东区组合式排水采气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