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
2016-02-16魏银侠
◆魏银侠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留守营学区赵庄小学)
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
◆魏银侠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留守营学区赵庄小学)
数学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了适应小学生对数学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大力提倡让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从数学中学会生活。让小学生爱上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情境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数学“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建构者。即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数学知识以“生活化”的设计走进课堂!
一、教学情境与生活接合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又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教师可灵活恰当地运用现代媒体辅助手段,创设生动、有趣、有味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究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统计》这节课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魔术盒:里面会是什么呢?在轻音乐的伴奏下,里面“飞”出了苹果、桔子、香蕉各有若干个,教师追问:里面是什么呀?它们各有几个呢?由于学生被魔术盒里的物品所吸引,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水果各有几个,教师的提高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由此引出学生对如何统计它们个数的思考。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二、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才富有活力与灵性,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构想。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中秋节,小文一家4口在赏月,爸爸分月饼,分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样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有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总之,数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要积极地为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创设条件。
三、运用生活中的数学趣味题,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一直钟爱的读物《脑筋急转弯》《十万个问什么》等,里面涵盖了很多关于数学趣味方面的题目。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喜好,提出类似的数学趣味题。例如,树上本来有十只鸟,用枪打了一只,树上还剩几只?一个苹果两个人分,如何分才能做到公平?前一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九只,聪明的小孩会说是零只,因为死掉的鸟在树下,其他的鸟都飞走了,树上没有鸟;后一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不好操作,怎样能做到公正的平分呢?聪明人会想到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选,谁都不想吃亏,切的人会尽最大的能力做到均分,不让先选的人得到好处。趣味数学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数学逻辑与思维。运用这种方法教学,让小学生觉得数学课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挖掘小学生的种种兴趣,并把这些兴趣运用于数学学习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捕捉生活素材,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与学生随意聊天,并提起请他们帮忙。学生们一听老师请他们帮忙热情顿时高涨,“老师你说,帮什么忙?只要我们能做到绝对没问题。”“我的爸爸过生日,他非常爱喝酒,我想送他两瓶酒,可又怕他喝醉,我该选择怎样的酒?请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纷纷说要买度数低点的酒。那么,为什么要买度数低的?酒的度数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学生被我反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百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小学数学教育,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采取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开放小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1]李丽.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发展水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