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培育路径

2016-02-16梁青春

职教通讯 2016年23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消费观文明

梁青春

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绿色消费观的培育路径

梁青春

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行为规范践行主体的前锋力量,引导其形成绿色消费观对于践行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意义,是一项利在千秋的系统化工程。通过开发校园文化隐形资源、建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有用有趣多彩活动、开设消费教育系列课程、注重大众传媒正确导引等五个路径,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作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引领学生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注重保护环境,以实现消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路径;生态文明

当前,在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全球性生态危机频仍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国家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定为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中,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推动力的就是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科学消费已势在必然。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绿色化”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是生态文明行为规范践行主体的前锋力量,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绿色的消费观念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意义

目前,人们消费模式问题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正在发展成为生存危机,可以说,产生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消费问题,有什么样的消费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环境后果。因此,环境危机问题呼唤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思想观念层面,生态文明提倡生态文明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目的是通过实现人的观念的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绿色消费观,是指引导消费者转变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转变消费观念,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注重保护环境,以实现消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消费观确立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有利于塑造具有生态内涵的新型人格

绿色消费观培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消费过程的引导,它是引领大学生消费的社会伦理规范方向标。[1]它引导大学生除了享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还负有对自然及后代人的责任。确立适度、公平、可持续性的生态伦理原则,具有绿色、科学、健康、适度的消费观念,对改变他们的消费误区,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绿色消费观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实现国家“绿色化”经济目标

“绿色化”经济的发展来源于“绿色”需求,实现“绿色化”,重点是促进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强调用绿色来衡量自己的消费行为,崇尚适度、健康、低碳、环保,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观教育既有助于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美德,又有助于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消费理念,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有利于经济转型、“绿色化”战略目标全面实现。

(三)绿色消费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通过绿色消费观培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实施绿色消费行为,在承担消费者责任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消费观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更利于可持续消费成为将来社会的主流消费方式。[2]

(四)绿色消费观重建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成为绿色文明的传播者

绿色消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它的本质是适度消费和生态消费,作为高等教育受众的主要群体,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绿色消费这种更高层次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将他们培养成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主力,对社会各类人群均有巨大影响力,更利于绿色消费的迅速普及和发展。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心理与行为,课题组对所在教育园区的5所高校1 000余人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学生座谈等方式,在“学生对绿色消费观的理解和看法”“学生的消费方式”“学生的消费习惯”“对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的看法”等方面作了细致的调研,结果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在校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行动落后于绿色消费意识

虽然,大学生普遍对环保和绿色消费表现出一定的认同,但由于对绿色消费的相关知识缺乏深入了解,造成从意识到实践的脱节;加之绿色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高等因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的绿色消费热情。大学生们思想、意志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致使行为也容易出现偏差。[3]调查发现,放在宿舍大门口的电池有害物质回收箱,里面堆满了各种日常生活垃圾,唯独不见电池;对于校园中标有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箱,也没有注意将垃圾分类后进行处置。

(二)在校大学生普遍对绿色消费的认识水平不高

很多大学生在消费中往往十分关注商品的实用性和价格,而忽视了超越自我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很少去考虑商品“是否会危害消费者和他人健康”“是否为在生产、使用或丢弃时造成大量资源消耗的商品”“是否使用出自稀有动物或自然资源的商品”“是否为含有对动物残害或剥夺而生产的商品”等情况,鲜有学生真正具备绿色消费观念,自觉关注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突出人与自然和谐。

(三)在校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念淡薄,片面追求便利性消费

人们时刻追求幸福生活,寻找便利、舒适、快乐的生活方式,片面地享受“便利”生活已然成为国人普遍的消费状态,大学生亦不例外。在大学生公寓、食堂随处可见大量一次性用品,如餐巾纸、塑料袋、塑料饭盒、一次性筷子等。人走灯开、宿舍空调尽情调到27度以上等情况屡见不鲜。大学生不经意地浪费着巨大的能源、资源,一旦人们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摆脱了生态伦理准则的约束,就会逐渐演化成为一种狭隘的、自私的、不负责任的消费模式。

(四)在校大学生理性消费意识不足,面子等冲动消费增长

许多大学生的消费选择呈现模仿化趋势,特别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信息网络的便捷,不少大学生易受外界诱惑,面对网络上琳琅满目、各种纷至沓来的商品促销信息,往往克制不住内心的冲动,加之拘泥于跟风随大流,盲目追求所谓时尚、流行、面子,导致冲动消费,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更有甚者,盲目借贷,只为满足自己面子,最终导致心理失衡,给自己及亲人带来伤害。

三、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有效路径探索

绿色消费倡导的是一种有质量有品位的消费,是一种以“绿色”“和谐”“自然”为宗旨的、有益于社会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新型消费方式。它是一种彰显节俭、适度、文明的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消费。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顺应21世纪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眼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重建,是一项利在千秋的系统化工程。

(一)开发校园文化隐形资源,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常态化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绿色消费文明涵育的重要平台,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开拓学生视野,净化学生内心世界,消除外界环境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负面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可依托团委、学生会、青协、社团等组织,充分利用温馨提示标识、海报、宣传栏、横幅、公告栏、网络等工具,开展形象生动的绿色消费观教育,营造文明、和谐、节约、勤俭、自立、自强的校园文化氛围,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地教育和影响学生。[4]

(二)建设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实践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即是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之一,学生以楼栋为单位成立社区学生自律组织,倡导“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共创社区生态文明”理念,实行垃圾袋装化,进行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知识宣传普及和尝试。新生从入住开始,就进行生活消费指导、生活卫生指导、生活审美指导。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方式,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开始,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文明、绿色消费的践行者。

(三)开展有趣有用多彩活动,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实效化

有益、多彩的活动是进行绿色消费观培育的有效载体,每次活动的开展和举办,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要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需求等,做好充分的调研,将科学的消费理念渗透在趣味游戏、文化讲座、辩论赛、演讲赛、研讨会中。要积极搭建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平台,引导青年学生在绿色消费观的指导下,加入到宣传、监督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行动。通过活动引导大学生们在追求幸福、舒适、快乐生活的同时,形成合理、健康、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念,纠正不当消费行为,让大学生们意识到在享用和接受优良的环境与资源时,应懂得感恩、懂得回馈、懂得节约,坚决反对炫耀消费、过度消费、冲动消费等现象。

(四)开设消费教育系列课程,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课堂化

当前,我国高校大都缺乏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课堂主渠道引导,只是单纯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而没有相关的消费教育实践经验。相反,西方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逐渐兴起针对儿童开设的消费教育课程,把消费教育作为学校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消费教育系列课程内容应包括消费观念、消费计划、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维权、消费责任、环境保护等,其教育要渗透到各年级的教学计划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行为。

(五)注重大众传媒正确导引,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网络化

大众传媒是一种集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于一身的信息传播载体,对科学消费理念的引导有很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尤其是网络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提供了便捷和丰富的资源,高校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等,用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灌输和传播绿色消费观,帮助他们走出消费行为的误区。

[1]朱平,苗笛.节俭:大学生消费财商的核心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2(8):55-58.

[2]石庆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消费观探讨[J].教育探索,2014(6):113-114.

[3]陈峥嵘.消费心理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4]宋雪飞.新形势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21):173-174.

[责任编辑李漪]

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840019)

梁青春,女,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711

A

1674-7747(2016)23-0013-03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消费观文明
正确认识消费
请文明演绎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漫说文明
消费观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对不文明说“不”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