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2016-02-16陆小玲
陆小玲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陆小玲
目的 分析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以常规化疗为基础并给予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痰菌转阴比率与肺部病灶有效吸收比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基础上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
肺结核是一种肺部感染性疾病,感染源为结核分枝杆菌,导致患者免疫系统逐渐降低、免疫应答紊乱现象等,会对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都构成极大威胁[1-2]。复治涂阳肺结核属于肺结核类型例较为难治的疾病之一,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3-5]。本文旨在分析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复治涂阳肺结核诊断标准,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9.5±2.5)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病程(6.2±4.9)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0±5.1)岁;病程(6.1±5.0)年;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40.0±4.7)岁;病程(6.2±4.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本化疗,方案为3HREZ/6HRE(由异烟肼、利福平胶囊、乙胺丁醇、吡嗪酰胺4种药物进行化疗的方案)。药品剂量:H,异烟肼0.3 g,1次/d;R,利福平胶囊,患者体重<50 kg,服用0.45 g;患者体重>50 kg,服用0.6 g,1次/d,晨起空腹顿服;E乙胺丁醇0.75 g,1次/d,给药方式顿服;Z,吡嗪酰胺0.5 g,2次/d。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在强化期增加服用左氧氟沙星0.4 g/d,服用时间,早晚餐之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再采用胸腺肽联合治疗。临床住院期间每天静脉滴注100 mg胸腺肽;出院后口服胸腺肽肠溶片,剂量:胸腺肽(0.02 g×2次)/d,口服时间:早晚餐之后,持续用药半年。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观察指标——患者痰菌转阴和肺部病灶有效吸收率,统计总例数后进行数据分析。
1.3效果判定标准
以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于1982年修订的《肺结核化学疗法》里面的相关条例规定为本次研究的疗效判定标准[9]。
1.4疗效指标
治疗后,检查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和肺部病灶有效吸收率,百分比率越高表示对应治疗方案越有效。显效:痰菌转阴3个月以上,肺部病灶吸收超过一半,空洞直径显著缩小;有效:痰菌转阴1个月以上,肺部病灶有吸收,空洞直径有缩小,但不显著;无效:患者痰菌转阴和肺部病灶有效吸收率都很低,症状不改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痰菌转阴对比结果,观察组转阴36例(90.0%),对照组29例(72.5%),数据分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0 5,P=0.044 9<0.05)。
两组患者肺部病灶有效吸收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吸收37例(92.5%),对照组28例(70.0%),数据分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 2,P=0.009 9<0.05)。
3 讨论
结核病的发生及病情的变化和人体免疫有着极大的关联,在治疗过程中如果结核耐药菌株大量增加,则容易发展为复治或难治型肺结核[5-7],这种病变难以治愈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成了医学上的一大难题[8-10]。
从病理上来讲治疗结核病需从患者免疫机制着手,而与之最相关的即是人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和数量上的维持,实施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患者的免疫力[11]。本次所研究的胸腺肽就是目前在治疗结核病时使用到的最主要的免疫治疗制剂,药物成分从新生小牛胸腺组织中提取而来,所得的活性生物多肽类物质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功能的效果,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通过活化-聚集-增加患体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疗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胸腺肽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故而证实了该治疗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促使患者痰菌转阴,改善肺部的病变情况。
[1]舒雪保.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2-74.
[2]陈尊杰,符慧,黄钥藩.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437-2438.
[3]郑廷贤. 浅析胸腺肽与抗结核药用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3):156-157.
[4]曾民民. 抗结核药联合胸腺肽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6,22(11):135-136.
[5]王真茹. 探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9):84,85.
[6]陈新灿. 胸腺肽对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价值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7):911-913.
[7]陈玉玲,钱起龙,郑玮,等.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 北京医学,2013,35(12):1043-1044.
[8]郑燕,段新亚,陈桂仙.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涂阳肺结核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127-128.
[9]范琳,史祥,桂徐蔚,等. 肺泰胶囊辅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防痨杂志,2010,32(8):452-455.
[10]韩伟,崔泰震,黄健,等.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12):1106-1109.
[11]屈晶晶,胡成平,顾其华,等.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6): 545-549.
Clinical Efect of Thymosin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 for the Re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LU Xiaoling Tuberculosis Department, Jingji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Jingjiang Jiangsu 2145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 ect of Thymosin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 for retreatment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tuberculosi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uly 2015,80 cases dur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 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based and given Thymosin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clinical observa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putum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nd the ef ective absorption rate of lung lesion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 cant (P<0.05)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chemotherapy using thymosin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as signif cant clinical ef cacy.
Thymosin combin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 treatment,Smear posi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linical ef ect
R 521
A
1674-9308(2016)28-0164-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8.105
江苏省靖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结核科,江苏 靖江 2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