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确立与课程体系重构*
——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

2016-02-16沈阳城市学院郝桂岩吴雷时晓晖

财会通讯 2016年34期
关键词:会计学记账应用型

沈阳城市学院 郝桂岩 吴雷 时晓晖

会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确立与课程体系重构*
——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

沈阳城市学院 郝桂岩 吴雷 时晓晖

传统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理论性人才的培养,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基于PST-CCE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通过分析企业的现行会计岗位设置和典型工作任务后,确立了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能力,即出纳、主办会计、会计主管这三大岗位对应的三大专业核心能力分别为记账能力、算账能力、看账能力。最后,立足于三大专业核心能力而构建了相对应的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

PST-CCE 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学专业 专业核心能力 课程体系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转轨的新时期,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社会越来越需要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同时,教育部正积极倡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现有不少地方高校正大力推行教学改革,以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会计学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在人才培养上,更应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但现有研究表明,许多高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择才标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抱怨招聘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传统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不论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还是在培养方法、手段方面,都深深打下了会计理论型人才培养的烙印,如日常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基于理论知识的分块介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这直接导致许多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在校所学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其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因此,需要对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

沈阳城市学院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秉承“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多年的学习、借鉴和总结后,提出了PST-CCE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已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已基本总结出PST-CCE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和实施要领。本文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会计学专业特点,立足社会市场需求,对应用型会计学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进行了重新界定,并对传统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加以重构,以适应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PST-CCE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PST-CCE是“Professional 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Compete ncy Centered Education”的简称,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教学”。PST-CCE是基于国际著名的CDIO教学理念,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实际创造性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和人才培养理念。

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要素的组合。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立足社会需求、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基础,构建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采用以项目驱动、问题情境为导向的实践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动手学,来推动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核心能力确立

(一)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高校既要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沈阳城市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秉承“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构建了PST-CCE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研究、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经济、管理、法律、金融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扎实的会计和财务知识和技能,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能够胜任企业会计实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会计岗位设置与工作任务分解为实现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需要研究用人单位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情况,通过分析各岗位需要具备何种专业核心能力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让学生更好的胜任相关会计岗位。由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企业,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型企业更迫切需要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故本文以大型企业为例,对其会计岗位的设置情况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会计人员工作任务特点,结合企业对会计人员需求与会计人员工作分工情况,并对岗位(群)进行筛选和归纳,一般可以将会计岗位划分为出纳岗位、主办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三大岗位。

其中,出纳岗位主要负责企业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主办会计岗位主要是负责除了货币资金以外某一领域业务的核算工作,具体可以细分为往来款项岗位、财产物资岗位、薪酬会计岗位、资金会计岗位、成本会计岗位、税务会计岗位、财务成果岗位、特殊业务岗位等。会计主管的主要职责在于编制财务报表,并对报表进行展开分析,以做好资金筹集、投资和日常管理工作。

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一般不太相同,出纳岗位主要掌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的收付及核算;主办会计岗位在进行企业日常供产销业务核算的同时,要及时准确的计算产品成本、人员工资及各种税款等;会计主管岗位不仅要定期编制财务报表,更要通过分析报表来谋划企业资金的筹集与投放等重要事务。当然,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也有重合的部分,比如出纳岗位定期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主办会计岗位则定期登记总账,都涉及到登记账簿的工作任务。会计岗位设置与工作任务分解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三)会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的确立将会计岗位划分为出纳岗位、主办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三大岗位后,每个岗位应具备哪些专业核心能力呢?本文通过分析各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和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提炼出各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经过深入研究后,可以将会计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分为记账能力、算账能力、看账能力。其中,记账能力就是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的能力;算账能力包括对某些非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成本的计算与分析,纳税申报与纳税筹划等能力;看账就是日常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审计鉴证等能力。一般来说,出纳岗位更强调具备一定的记账能力;主办会计岗位除了具备记账能力以外,更需要具有算账能力;会计主管岗位除了具备记账能力、算账能力以外,更需要具备看账能力。也就是说,出纳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是记账能力,主办会计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是算账能力,而会计主管岗位的专业核心能力是看账能力。会计岗位设置、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与核心能力确立的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会计岗位设置、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与核心能力确立

四、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为实现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是关键,在所有课程体系中,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的构建又处于核心地位。为此,便于研究的开展,本文着重分析了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的构建,而略去了对其他课程设置的研究。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本文将会计岗位划分为出纳岗位、主办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三大岗位,并根据岗位特点相应设定了记账能力、算账能力、看账能力。为培养学生的记账、算账、看账的能力,必须构建相应的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予以保障。而传统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设置基本还是学科型的,不利于学生记账能力、算账能力、看账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加以调整,从培养学生记账、算账、看账能力的视角来进行重新整合。现以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传统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典型代表)为例,通过合并、分设、调整等方式将原先11门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整合为15门。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整合和重构后,新的课程体系融入更多的项目、案例等教学内容,弱化了纯理论的内容,以便于开展以项目驱动、问题情境为导向的实践化教学方法,更好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同时,整合后的课程体系侧重于学生记账、算账、看账能力的培养,各专业主干课程与岗位能力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始终以培养学生记账、算账、看账能力为主线。譬如,为培养学生的记账能力,相应建立了以《会计基础与软件应用》、《财务会计与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群;为培养学生的算账能力,相应建立了以《成本会计与实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与实务》、《高级会计与实务》、《税法》、《经济法》、《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群;为培养学生的看账能力,相应建立了以《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ERP理论与实务》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群。

需要说明的是,各专业主干课程与岗位能力的对应关系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某一主干课程,它侧重于培养某一岗位能力,可能也辅助的提高另一个岗位能力。例如,《成本会计与实务》这门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算账能力,但其同时也附带提高了学生的记账能力。同样的,《财务管理》这门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看账能力,但其同时也辅助提高了学生的算账能力。

表1 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整合前后比较

表2 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与岗位能力的对应关系

五、结论

由于传统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理论性人才的培养,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基于PST-CCE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会计岗位设置和能力分解、课程体系构建等三个方面加以展开讨论。首先,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通过研究、探索与实践,立足社会需求,结合人才培养规律特点,将PST-CCE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其次,分析会计岗位设置,进行岗位能力分解。通过分析会计人员分工情况,充分考虑会计工作任务特点,将会计岗位划分为出纳岗位、主办会计岗位、会计主管岗位三大岗位,三大岗位对应的专业核心能力分别为记账能力、算账能力、看账能力。最后,基于培养记账能力、算账能力、看账能力等三大专业核心能力而构建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的记账能力,相应建立了以《会计基础与软件应用》、《财务会计与实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群;为培养学生的算账能力,相应建立了以《成本会计与实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与实务》、《高级会计与实务》、《税法》、《经济法》、《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群;为培养学生的看账能力,相应建立了以《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审计学》、《ERP理论与实务》等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群。上述基于PST-CCE人才培养模式的会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确立与课程体系重构的三大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们共同组成了PST-CCE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整体。

*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UPRP20140587);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项目(项目编号:JG15DB253)阶段性研究成果。

[1]丁桦:《高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财会通讯》(综合·上)2011年第8期。

[2]李明娟:《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教育探索》2015年第3期。

[3]杨宏:《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职业情境化教学》,《科教导刊旬刊》2014年第17期。

[4]蓝文永、夏娟:《基于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财会通讯》(综合·上)2011年第7期。

[5]贾春香:《以培养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17期。

[6]Gao X L.PST-CCE training model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English pronunciation training.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of Education,2011.

(编辑 刘姗)

猜你喜欢

会计学记账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财务自由第1步,从记账开始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记账类APP
记账理财的好处有哪些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
让手机帮你记账吧!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