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特征研究*
——基于2010-2015年省级审计结果公告的分析
2016-02-16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勋王亚菲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吴勋 王亚菲
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特征研究*
——基于2010-2015年省级审计结果公告的分析
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吴勋 王亚菲
作为向利益相关者公开有关审计目标、内容与意见的信号传递渠道,审计结果公告是改善政府透明度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2010-2015年省级审计机关发布的1215份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统计分析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渠道、数量特征与基本内容,评价审计结果公告发展现状,以期为改善政府审计透明度提供经验证据和建设性参考。
国家审计 地方审计机关 审计结果公告
一、引言
作为向利益相关者公开有关审计目标、内容与意见的信号传递渠道,审计结果公告是改善政府透明度的重要手段。审计署在2003年12月发布第一号审计结果公告,并在2007年12月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中明确要求地方审计机关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随后,2011年新版《国家审计准则》正式确定审计机关依法实行公告制度,审计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到审计结果公告问题。随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于国家审计关注度的提高,按照“反腐、改革、法治、发展”总要求,国家审计全覆盖将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地方审计的范围与力度也将趋向常态化与严格化。地方审计结果公告是政府政务公开的组成部分,也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信息渠道,有助于保障社会公众监督权和知情权,有利于民主法制社会建设。与审计署内设机构、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派出审计局相比,行政型审计模式和双重领导体制对地方审计机关的干预力度较为明显(郑小荣、何瑞铧,2014),地方审计机关审计功能实现效果可能受到影响。有鉴于此,本文选取2010-2015年省级审计机关发布的1215份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统计分析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渠道、数量特征与基本内容,评价审计结果公告发展现状,以期为改善审计透明度提供经验证据和建设性参考。
二、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特征分析
(一)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发布途径
(1)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方式。目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主要通过政府网站专栏定期发布。我国共31个省级审计机关,目前除西藏自治区审计厅尚未开通网站外,其余30个省级审计机关均已开设网站,并在审计厅(局)网站上发布审计结果公告。根据有无网上进行公告,及是否设有审计结果公告专栏,审计结果公告是否进行有效编号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得出省级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情况,见表1:
表1 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方式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虽然绝大多数地方审计机关已经在政府网站定期发布审计结果公告,但是审计结果公告规范程度显著不足。即使在公告有编号的省级审计机关里,仍然存在部分编号不完全或编号不连续问题,随意性较大。未于网页设置专栏的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公告统归于“通知”中进行发布。部分省份还需通过关键字、搜索资料库等方式查找审计结果公告,十分不便。
(2)审计结果公告时间效应。针对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时间,本文对省级审计机关2010-2015年间的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时间进行了统计,见图1。由图1可知,省级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时间主要集中于审计结束后的一年内,这说明审计结果公告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可能影响审计结果公告的信号传递效应,影响审计结果公告发挥其效力,地方审计透明度仍然具有改善与提高的空间。
图1 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时间
(二)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数量特征
(1)审计结果公告分年度分析。分年度统计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报告发布数量,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年度审计结果公告发布省份与发布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这也说明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趋于常态化与稳定化。然而,每年仍存在未发布审计结果公告的省级审计机关,地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刚性不足。
表2 年度审计结果公告数量
(2)审计结果公告分省份分析。分省份统计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报告发布数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省份审计结果公告数量
由表3可知分省份审计结果公告数量分析结果显示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仍然偏少,说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在各省(市、自治区)落实推行的程度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发布审计结果公告数量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和河南省,其中北京市审计局网站发布199份,上海市审计局网站发布181份,河南省审计厅网站发布108份。排在后三位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和贵州省,贵州省审计厅仅发布5份,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都只发布了4份审计结果公告。值得注意的是,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数量较少的审计机关往往存在转载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充实审计信息发布数量的行为。
(三)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内容
(1)审计结果公告基本类型。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主要分为预算执行审计、政府性负债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国有企业审计、整改报告和绩效审计等六类基本类型,见表4:
表4 审计结果公告基本类型
由表4可知,地方审计结果公告已形成以财政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审计为主要类型,以政府性负债、整改报告及绩效审计结果公告为补充的审计结果公告体系。这也体现出地方审计结果报告类型丰富,但发布数量相对集中,部分公告类型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审计机关国外贷援款项目公证审计结果公告实施细则(修订)》的发布,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逐渐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逐渐引起关注,尤其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发布之后,政府债务审计将成为新的审计重点。
(2)专项资金审计分布领域。专项资金审计主要涉及重大灾害救济资金物资及灾后重建跟踪审计、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三农资金审计、文化教育资金审计、社保资金审计、医疗卫生资金审计、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彩票资金审计、资源环境资金审计和其他审计等分布领域,详见表5:
表5 专项资金审计分布领域
通过不同审计公告领域的公告数量和所占比例计算,可以明显得出专项审计资金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偏向是根据我国社会当下所关注重点,国家发布各项政策要求变化的。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领域主要涉及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都是群众关心的审计领域。在专项资金审计报告中,重大灾害救济资金及灾后重建跟踪审计领域与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领域的结果公告共占69.91%,属专项资金审计领域的主要重点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到地震灾害、洪水泥石流重大灾害和新疆援建跟踪调查。其次为重大投资项目审计领域,占比9.88%。重大投资项目主要为基础建设项目,如公路修建。其他审计领域的审计结果公告,如彩票资金审计领域、医疗卫生资金审计领域等的审计结果公告所占比都较少,均低于5%。
(3)审计整改报告与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在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2011-2015年主要审计工作就是“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将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和整改报告每年发布数量及趋势作图分析,如图2、图3所示:
从绩效审计结果公告的每年基本发布4份的数量看“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的工作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是偏差的。从折线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虽然审计结果公告数量随年份增长而增多,但这增多的部分都来自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的增加,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及整改公告的数量六年内基本持平,且数量甚少。
近六年时间,30个省级审计机关中,仅9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整改报告,共计32份,5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共计23份,详见表6:
图2 审计整改公告发展趋势
图3 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发展趋势
表6 整改报告与绩效审计结果公告连续性
除了发布数量少,整改报告与绩效审计结果公告还缺乏连续性,只有山东省坚持做到每年发布对上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情况。
(4)审计结果公告常见格式。地方审计结果公告从标题名称,公告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性,见表7:
表7 结果公告常见格式
由此可见,地方审计结果公告已经形成了以基本情况、主要问题以及审计处理意见为核心的基本框架。但审计结果公告格式一致性相对较差,网站发布形式各异,可能影响审计结果公告的可比性。《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对审计报告的标题有专门性规定说明,要求审计报告的标题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与审计事项的主要内容和时间(郑小荣、尹平,2013)。但经统计发现,部分地方审计结果公告仍需加强准则的落实。部分审计结果公告内容简单,审计意见不完整,相关问题仅作定性分析,只披露绝对化数字,造成审计结果公告缺乏可比性。
三、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存在问题与完善建议
(一)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存在问题2010-2015年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审计结果公告主要通过政府网站专栏定期发布,审计结果公告规范程度显著不足;虽然审计结果公告发布行为趋于常态化与稳定化,但大部分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仍然偏少,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落实效果存在显著差异。(2)审计结果公告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可能影响审计结果公告的信号传递效应,影响审计结果公告发挥其效力,地方审计透明度仍然具有改善与提高的空间。(3)地方审计结果公告已形成以财政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审计为主要类型,以政府性负债、整改报告及绩效审计结果公告为补充的审计结果公告体系。地方审计结果报告类型丰富,但发布数量相对集中,部分公告类型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尤以绩效审计结果公告最为突出。重财务收支审计,轻绩效审计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的工作效果并不明显,整改报告与绩效审计结果公告还缺乏连续性。(4)地方审计结果公告主要涵盖基本情况、主要问题以及审计处理意见等核心要素,结果公告基本格式尚不统一,可能影响审计结果公告可比性。
(二)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完善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改善提议:第一,完善相关法律规范,落实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科学、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提高审计结果公告透明度的基本保障(马劲、傅绍正,2014)。依据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资源统筹,建立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以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为基础,形成对地方审计结果公告形式、内容、程序及后续跟踪工作的刚性约束和统一要求,履行监督与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第二,加强绩效审计力度,完善整改反馈机制。绩效审计是地方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内容拓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中国特色绩效审计模式,创新绩效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引入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与方法,建立绩效审计职业制度,构建以政府审计为主导的多元绩效审计监控体系。审计结果公告中要及时披露绩效审计结果与整改建议,明确审计整改责任主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审计整改问责与责任追究制度;完善审计整改报告,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被审计单位有错即改。第三,改善审计透明度,提高审计结果公告时效性。地方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及时反映重大风险隐患,注重揭示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及时披露地方审计结果公告,督促实现“边审边改”、“即整即改”与“持续整改”,有助于充分发挥审计结果公告的信号传递效用。同时大力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审计延伸核查的精准度,增强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能力,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治理导向的财政预算审计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R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1]郑小荣、何瑞铧:《中国省级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审计研究》2014年第5期。
[2]郑小荣、尹平:《中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数理分析》,《审计研究》2013年第3期。
[3]宋常、周长信、黄蕾:《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研究——以我国省级审计机关2003-2009年审计结果公告信息为样本》,《当代财经》2009年第9期。
[4]马劲、傅绍正:《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告信息分析:国家治理视角》,《财会月刊》2014年第1期。(编辑 刘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