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设计

2016-02-15庄丽敏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

□庄丽敏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设计

□庄丽敏

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因此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围绕教材内容,找准社会实践活动的点,紧扣活动内容,选择适当的实践活动形式,如此,才能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设计

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向课外延伸的一条有效途径,它能从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培养到真正深入学生的生活。而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是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首先明确实践活动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设计,准备以怎样的形式展开,才能确保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实例,谈谈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设计。

一、围绕教材内容,找准社会实践活动的点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新的教材观,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有些教材的内容因为受到地域的限制,难免脱离学生的生活现实,这样的内容如果没有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只能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有时候教材中没有指定要求调查或搜集相关信息,也没有明确实践的内容和方法,但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际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改编。

(一)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各有不同,个体差异普遍存在。因此,教师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尽量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能力范畴、兴趣范围内选择自己真正想做、能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四年级下册《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笔者设计了几个弹性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

活动1:学会爱护社区公共设施,用实际行动证明你是社区的小主人。可以清洗一次公用电话亭,可以为社区图书馆设计一条标语,还可以……

活动2:编写有关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爱护公共设施和注意安全的小故事,在班级里宣讲。

活动3:根据生活中公共设施被随意损坏的情况,组织一次调查(附调查表)。

公共设施损坏情况调查表时间 地点 公共设施名称 损坏情况 建议与设想

以上为弹性活动,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其中的一个。没时间和能力完成复杂活动、语言组织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选做第一个;情感细腻、文笔好的学生可以完成第二个;而活动能力强,又有挑战性的学生就可以选择第三个探究型的活动。

(二)考虑班级实际

教师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应当全面考虑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即便是同一所学校的平行班级之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教师应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调整教材的内容和顺序。

例如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下册《家乡特产知多少》时碰到了这样的情况,有个班级中有十五六个外地学生,他们家乡的情况与本地实际显然是不一样的,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作针对性的调整。教学中,笔者以“白茶”和“山核桃”为例,让学生了解安吉特产。接着,让非本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特产,重点利用班中金华籍的学生与大家交流金华火腿,然后引入教材中的各地特产,感受祖国物产丰富,知道不同地方有不同特产。再从学生了解的一些特产入手,让学生懂得宣传资料的重要性,在课堂中以设计广告词、宣传画、改编歌曲等形式宣传自己家乡的特产。

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走出教材给定的框框,面向生活和学生开发资源。如果教材中有涉及本地的内容,则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引发学生对现实中资源的探究,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三)考虑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课程面向的是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但是教材是具有普适性的,无法具体针对某一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二度开发教材。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话说社区”第四课《走进社区》中安排走进社区的实践活动,笔者根据所在学校地处农村这一实际情况,安排如下活动。

组别 实践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1 录制村里绿化、建筑特色、社区文化生活的视频 拍摄2 到村委会了解村里的管理体制、收费情况等 采访3 拍下村里的设施、健身器材、广场绿化、文化礼堂建设 拍照4 了解村里现代化设施 调查5 了解村民对村委会工作的评价 问卷

在教材中出现的是一系列的“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生活场景”,它们基本上是一些“美好的生活图景”,大多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所以,在美好与现实之间,我们应该建立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社会实践活动要能帮助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同时,活动也是用美好的生活目标去引导和提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四)考虑与时俱进

“品德与社会”实践活动要自始至终吸引学生,首先要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与时俱进,根据实践研究,笔者有针对性地对教材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容进行了替换。例如五年级上册《诚信真可贵》中的故事屋环节,笔者在不同的班级执教时用了不同的导入方式:曾子杀猪故事(教材上有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假种子事件、校长亲吻小猪事件(学生课前调查的)。结果发现利用学生课前实践活动得来的材料在课堂上更有说服力。课后采访学生对于曾子杀猪故事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太假了吧?谁信啊?一头猪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呢!还有学生说,妈妈总是轻易承诺,这个故事讲给我妈妈听我觉得蛮好的……学生的发言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编者的意图,但是书上的介绍受篇幅的限制是有限的,在这样的课堂上,直接引用学生实践活动收集来的关于诚信的资料,更能达成教学目标。

二、紧扣活动内容,选择适当的实践活动形式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活动的形式。因此,我们的实践活动设计,要尽量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时不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幸福的享受。笔者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资料搜集、参观访问、活动体验、社会调查等几种在实践中较为常用的活动形式,广受学生的欢迎。

(一)搜集式

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儿童的兴趣水平,设计相应的资料搜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家庭、社区、媒体等多种途径搜集文字、图片、视频与音频、实物等资料,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如教学《家乡的交通》一课,可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家乡近三年来“修建了多少新的公路,特别是村里的路有了哪些变化,高速通行给家乡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等资料。这一实践活动操作简单,能够引起许多学生的兴趣。而预设的德育意图就蕴含其中,等学生完成这一实践活动时,他们会发现竟有这么多的路是近几年修的,全村居然新增了这么多的汽车。惊喜之余,真切感受到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家乡变化之巨大。在开展此类实践活动时,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搜集资料的技能,介绍搜集资料的途径,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参观访问

参观访问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我们可以利用本地资源结合学校德育活动一起进行,也可以安排亲子活动利用双休日开展。参观主要是指带领学生去接触社会有关单位,可供参观的地方非常多,如企业、街道、村镇、军营、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场馆及许多地方建立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如《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的实践活动,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利用周末到安吉县山川乡、余村等地走一走,或者到农村的爷爷奶奶家住一住,访问当地的村民家乡有哪些变化。这个实践活动没有让学生从浩瀚的文字资料和烦琐的数据中寻找资源,而是让他们亲历其中,这样收获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三)活动体验

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置恰当的实践活动,这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能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这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设置相应的“岗位”,承担某种角色,通过亲身实践来体验,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道德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四年级上册《孝心献老人》一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如果仅仅停留在资料搜集、数据整理、参观访问层面并不能真正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因此,笔者在课后和家委会商议策划组织邀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参加的茶话会活动,让孩子们给长辈倒水、递水、表演节目。在活动后,有家长反馈,一些孩子在家中对长辈的态度也有所改变。

(四)调查活动

调查活动是指儿童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六年级上册“民风、民俗知多少”单元《民风、民俗大观园》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家乡民风、民俗的绚丽多彩,具有民族自豪感。调查活动是这一课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在课前笔者把本县当地的民风、民俗分成以下几种类型:民居习俗、节庆习俗、饮食习俗、婚庆上梁习俗、寿宴习俗。再由学生自由选择调查内容,对各组人数进行适当调整,确定各个小组组员和小组长。各小组确定调查内容后,就要编写一份调查活动计划。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要包括组员及分工,调查目的、对象、地点、方法、内容、汇报形式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内容,将上述项目一一列入调查计划中,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合作完成。为了将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笔者还进行了模拟调查,让学生熟悉调查流程。而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展示调查成果,与全班一起交流分享,最后将成果在橱窗中展示,学生看到自己的调查实践的成果,自然体验到了成就感。

总之,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应从“品德与社会”课程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出发,综合分析教材的深度、广度,结合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生与教材对话的途径。

(浙江省安吉县经济开发区丰食溪中心小学 313300)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