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厘清编排特色 加深意义理解
——“温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02-15张艳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正负数温度计负数

□张艳

厘清编排特色 加深意义理解
——“温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张艳

“温度”作为“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起始课,在正负数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教材出发,阐述了温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又从情境创设的角度具体反思了“专一”情境的“多能”作用。在温度的情境中,既完成了知识教学的任务,又使学生得到了数学思维训练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温度 教学设计 反思

“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起始课。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初步认识了小数、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正、负数,知道整数的意义,为后续进一步学习负数奠定基础。本课紧紧围绕“温度”这一个情境设计三大板块教学,在让学生感悟数系扩充现实需要的同时初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7~8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温度的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2.通过在“虚拟温度计”上标记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活动,体会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

3.会用带“-”的数表示零下温度,并能初步理解、体会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正负数——在天气预报中创造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早上起来,你们感觉天气怎么样啊?有哪些感受呢?有谁知道今天的温度?今天老师出门前也关注了一下我们衢州的气温。下面,我来当播报员,你们当记录员,以最快的速度把听到的温度记录下来,好吗?拿出作业纸!

(二)创造温度表示方法

1.天气播报:今天衢州的最高温度是9摄氏度,最低温度是零下2摄氏度。

2.学生自由记录听到的温度。

3.同桌交流,上台汇报。

二、理解意义——在温度计上理解带符号(“+”或“-”)的温度的实际意义

(一)认读找温度

1.认读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找到温度计上的9℃,感受从0℃到9℃,温度计的液面是往上升9小格。

2.分别比较温度是20℃、35℃时,温度计上的液面变化、生活中季节的变化,说说自己的体温感觉,会做些什么事?

3.回到0℃,说说温度计上液面的变化。讨论为什么液面会往下降,如果液面继续往下降,感觉怎样?请找到今天衢州的最低温度。

通过以上环节,学生感受到随着温度的上升,温度计的液面会上升,天气越来越热。

(二)比较温度高低

在温度计上找到某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是3℃和最低温度是-7℃,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找到认读温度计的标准:0℃。

(三)引出数轴教学

将温度计旋转变成数轴,观察数轴和温度计之间的联系。

三、比较大小——在中国版图中进一步感受温度的高低,比较大小

(一)说城市温度

分别出示昆明6~15℃、北京-2~5℃、哈尔滨-12~3℃、拉萨-20~-3℃,让学生播报,并说说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在此过程中重点找几个城市说说怎么判断哪个是最高温度,哪个是最低温度,说说判断的方法。重点借助温度计判断拉萨的最高和最低温度。

(二)将温度标记在温度计图片上

在作业纸的温度计中找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三)比温度,感受温度和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1.接着出示青岛、台湾、海口的温度,让学生感受同一天各个城市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在观察探讨中发现温度的高低和地理位置有关系,越往北,温度越低;越往南,温度越高。

2.出示哈尔滨、北京、青岛、杭州这四个城市某天的平均气温。让学生比大小,进一步理解地理位置和温度高低之间的关系。

3.在温度计上标注四个城市的平均气温,随后将温度计旋转变成近似的数轴,体会理解温度刻度位置与温度高低及数值之间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

1.比较-5℃和-20℃哪个温度低?

2.下面是同一天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看图回答问题。

(1)上海与天津,哪个城市气温高?5℃○-2℃

(2)天津与青岛,哪个城市气温高?

(3)长春与天津,哪个城市气温高?

(4)把四个城市的气温从高到低排列出来,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教学反思】

一、分析教材,准确把握目标定位

(一)紧扣目标,教学要求不越位

本节课是认识正负数的起始课,旨在让学生知道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可以用带符号(“+”或“-”)的数来表示;让学生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初步感悟数的扩充。并不需要揭示正负数的概念,也不需要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很多的现实模型以及数的扩充的必要性。因此,教师只要“立足本课”,紧紧围绕温度对正负数有初步的认识即可。

(二)承上启下,后续教学有奠基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正、负数。这节课是为下节课在很多的现实例子中,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以及自然数扩充到整数,发展、完善对0的认识做准备的。因此,在教学中重在利用温度初步体会带符号(“+”或“-”)的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那么下节课在不同情境中体会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就顺理成章了。这节课对0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的学习,也是为下节课“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提炼打下基础。本节课通过研究正、负数的现实模型——温度,为下一节课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抽象出正、负数奠定基础。

二、题组式情境,提高教学实效

(一)情境的选择“专一”,教学任务层层落实

温度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识,学生每天都有接触。本节课的所有教学都围绕温度展开,形成了题组式情境,既减少了复杂情境对学生学习的干扰,又能使教学任务层层落实。本节课学生通过记录听到的温度,通过在温度计上认、读、找度数等,直观认识正负数,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因此,本设计紧紧围绕“温度”这一情境开展教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完成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情境的使用“多能”,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本课的情境都和温度有关,分别是“天气预报、温度计、中国版图”。将这三个和温度有关的情境进行串联,设计成三大板块,每个板块的教学相得益彰,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在“天气预报”情境中,学生经历并创造了用符号或图形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并沟通了多种表示方法之间的联系,优化了用符号表示的方法,产生了用负数表示的现实需要。在温度计上认、读、找温度的过程中,学生又能很直观地感受负数的意义,比较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之间的高低,初步扩充数的认识等。在中国版图中,引导学生结合温度的生活经验,对带符号(“+”或“-”)的温度进行比较。

借助温度这个教学载体,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正数和负数反映的是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利用“模拟温度计”模型,更直观地感知了正数比负数大,为后续学习做准备;同时以温度为载体,更好地理解了0这个分界点的意义。各个板块作用有机渗透又相互独立,真正发挥了“专一”情境的多能作用。

(三)情境的作用发挥巧妙,数学思想无痕渗透

温度计作为数轴的现实模型,在本节课的巧妙使用,其作用可见一斑。

当温度计上出现了一些零上温度、零摄氏度和零下温度时,利用PPT的功能,将温度计慢慢隐去,抽象成竖着摆放的数轴,然后将竖着摆放的数轴进行顺时针旋转,最后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整个抽象的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思想有机渗透,在对数轴的探究中,学生感悟到了数轴的现实原型,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感悟到了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更完善了对0的认识。

在学习正负数前专门安排一节“温度”的教学,是北师大版教材独有的编排。不论是从教材的角度还是从教学对象的角度考虑,这样的安排都更有利于学生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有利于后续的进一步学习。

[1]苏陈林,仲崇恒.两个版本教材中“负数”内容比较与启示[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10).

(浙江省衢州市巨化三小 324000)

猜你喜欢

正负数温度计负数
正确认识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学习正负数时导入材料的“正负作用”
温度计的『一二三』
三招搞定温度计
巧妙运用数学概念 提高哲学教学实效
学好乘方四注意
走进生活,感受正负数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