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固冲安胎方联合西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6-02-15王美霞滕依丽
王美霞,滕依丽
1.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益肾固冲安胎方联合西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王美霞1,滕依丽2
1.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目的:观察益肾固冲安胎方联合西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IVF-ET的术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7例。2组均给予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联合内服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组则加服益肾固冲安胎方。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临床妊娠率和持续妊娠率。结果:治疗组的术后临床妊娠率为5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术后临床妊娠率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持续妊娠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持续妊娠率6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固冲安胎方联合西药治疗利于提高IVF-ET术后患者的妊娠率与持续妊娠的几率,保胎作用突出,是中西医结合保胎效果的突出体现。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西医结合疗法;脾肾亏虚;益肾固冲安胎方;黄体酮;戊酸雌二醇片;妊娠结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妇科临床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IVF-ET虽广为临床接受,但是术后的妊娠成功率及正常分娩率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临床妊娠成功率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近年来,中医药逐步参与到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同阶段中,贯穿治疗始终,在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治疗并发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笔者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多年,采用自拟益肾固冲安胎方联合西药对IVF-ET术后患者进行干预,旨在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详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术,术后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妇产科学》[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不孕症的诊断标准确诊。夫妻双方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2年未孕者,均行IVF-ET术治疗。术后患者乏力虚弱,可伴腰腹隐痛,纳呆,便溏或便结,舌淡、苔薄,脉沉细数或细弱,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依从性差的患者;排除药物耐受性差的患者;排除术后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排除存在药物禁忌症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7例,年龄26~41岁,平均(34.7±4.2)岁;首次移植者42例,既往移植者25例;IVF-ET术失败0~4次,平均(2.5± 1.0)次。治疗组67例,年龄25~43岁,平均(35.2±3.4)岁;首次移植者45例,既往移植者22例;IVF-ET术失败0~5次,平均(2.3±1.4)次。2组年龄、移植次数、失败次数等一般资料经SPSS20.0软件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黄体酮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每次60 mg,每天1次,肌肉注射,连用3月。戊酸雌二醇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每次口服3 mg,每天2次。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固冲安胎方内服,方药组成:菟丝子、白芍各30 g,桑寄生、续断、党参、山药、炒白术、杜仲、莲子肉各15 g,黄芩、紫苏梗各12 g,阿胶(烊化)10 g,砂仁(后入)、甘草各6 g。随症加减,阴道出血者加入苎麻根15 g,莲房炭10 g,仙鹤草20 g;虚热内生者加入生地黄15 g;小腹下坠甚者加入黄芪10 g。每天1剂,水煎服。
2组术后妊娠不足3月者则用药干预至妊娠结束;2组若持续妊娠则一直干预至妊娠3月。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并对妊娠后仍可持续妊娠的病例进行统计:胚胎移植后3~4周行阴道B超检查,宫腔内见妊娠囊胚芽及胎心者诊断为临床妊娠。妊娠率=临床妊娠病例/总病例×100%;移植后28周,妇科B超提示为宫内妊娠,则可确定为持续妊娠。持续妊娠率=持续妊娠病例/临床妊娠病例×10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治疗结果
4.1 2组IVF-ET术后临床妊娠率比较 见表1。治疗组的术后临床妊娠率为5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术后临床妊娠率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6,P<0.05)。
表1 2组IVF-ET术后临床妊娠率比较 例
4.2 2组IVF-ET术后持续妊娠率比较 见表2。治疗组持续妊娠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持续妊娠率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3,P>0.05)。
表2 2组IVF-ET术后持续妊娠率比较 例
5 讨论
近年来,反复种植失败一直IVF-ET助孕中研究的难点。有研究显示,IVF-ET术后临床妊娠率仅为30%~40%,流产率高,活产率仅为20%~30%[5]。年龄、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质量等与IVF-ET术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6]。笔者在临床上非常重视IVF-ET术后患者的中医药调治,提倡在黄体酮注射保胎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之。笔者临床所见术后患者以脾肾亏虚证为多。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胞脉者系于肾”“冲任之本在肾”,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胎儿的正常发育依赖于肾系、气载、血养,正如《傅青主女科》中所云:“妇人受妊,本乎肾气之旺也,肾旺是以摄精,然肾一受精而成孕。”又云:“妊娠小腹作痛,胎动不安,如有下坠之状,人只知带脉无力也,谁知是脾肾之亏乎!”因此,笔者提倡治疗IVF-ET术后患者必须抓住脾肾亏虚、气血失调、冲任不固这一本质,治之须益肾固冲、健脾安胎。笔者所拟经验方中菟丝子、桑寄生、续断、杜仲重在益肾固冲,安胎系胎;阿胶滋阴养血、安胎养胎;党参、山药、炒白术重在健脾益气,补益气血生化之源;莲子肉健脾止泻、益肾固涩、安神养心;白芍合甘草缓急,有固胎安胎之功,防止子宫平滑肌收缩痉挛;砂仁辛温行散,芳香化湿,健脾行气、和胃醒脾,兼有安胎之功;黄芩清热安胎,防止阴虚内热以扰胎元;紫苏梗行气宽中安胎;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多药配伍,脾肾双补,增强养胎、安胎、固胎之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加用益肾固冲安胎方的治疗组术后临床妊娠率达59.7%、持续妊娠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益肾固冲安胎方联合西药治疗利于提高IVF-ET术后患者的妊娠率与持续妊娠的几率,保胎作用突出,是中西医结合保胎效果的突出体现,更凸显出中医药在IVF-ET辅助生育技术运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1]邱冉冉,谈珍瑜,邹芝香.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13,54(8):711.
[2]凌沛.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3,31(8):183-184.
[3]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9.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6-281.
[5]王多静,龙梅,腊晓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妊娠率的临床评估[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4):482-485.
[6]黄检英,葛红山,陈华,等.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69例不同临床结局影响因素的探讨[J].生殖医学杂志,2013,22(10):811-812.
(责任编辑:吴凌)
R714
A
0256-7415(2016)01-0121-02
10.13457/j.cnki.jncm.2016.01.055
2015-08-18
王美霞(1981-),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