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塞通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

2016-02-15傅键炯

新中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血塞通脑血栓神经功能

傅键炯

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浙江 诸暨 311800

血塞通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

傅键炯

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浙江 诸暨 311800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8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缺损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脑血栓;血塞通;临床疗效

脑血栓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较为严重的一种,属于脑梗死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脑血栓多是由于皮质支动脉或脑动脉主干粥样硬化所引起的管腔狭窄闭塞、血管增厚及血栓形成,导致患者脑局部血流量减少甚至供血中断[1]。脑组织缺氧、缺血、软化坏死,从而造成偏瘫、失语、偏盲等现象发生。该病人群多是老年人,发病较急,且病程迁延难愈,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脑血栓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其血流速度缓慢,血液成分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原因可致使脑动脉血管内血栓形成,造成脑部血液循环较差、血管闭塞、缺氧等[2]。笔者采用血塞通治疗脑血栓患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治疗的脑血栓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56.21± 4.67)岁;轻度16例,中度15例,重度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0~73岁,平均(53.54±3.51)岁;轻度15例,中度17例,重度8例。2组一般资料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相关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相关标准;主症:神识不清、偏瘫、失语、偏身异常、口眼歪斜。次症:目偏不瞬、头部疼痛、眩晕、瞳孔变化、饮水发呛、共济失调。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CT检查确诊为脑血栓者;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及《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相关标准者;无相关药物过敏史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不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及《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相关标准者;有相关药物过敏史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每天1~2次,每次250~500 mL,同时使用脑保护剂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每次100~500 mg。15天为1疗程,每疗程后停药3天,继续给药,共3疗程。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增减。

2.2 观察组 给予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5天为1疗程,每疗程结束后停药3天,共3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评定标准:意识、水平凝视功能、语言、四肢肌力、步行能力评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患者肢体功能及语言能力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语言能力及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语言能力及肢体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肢体功能及语言能力无改善或退化。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8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 见表2。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缺损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40 40治疗前14.12±6.10 13.87±6.02治疗后7.79±4.23①6.03±3.48①②

5 讨论

中医学把脑血栓归于中风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痰浊阻滞经络、血瘀,或因肝风内动,阴虚阳亢、气血逆乱造成脑部静脉失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脑血栓患者出现失语、偏瘫往往未有任何征兆,多是清晨醒来之际发现,原因可能是由于睡眠时血压偏低、血液循环缓慢导致的。有小部分患者也会于白天发病,但有肢体麻木、头昏、无力、短暂性脑部缺血等症状发生。脑血栓的发生,往往与老年人血浆浓度的增高有相应关系,因患者机体血液流动速度过慢,易导致沉淀的产生,致使其血液中血小板、纤维蛋白、胆固醇等物质在血管壁上沉淀,长久以往而造成脑血栓形成。脑血栓患者多数神志清醒,部分会出现呕吐、头部疼痛等情况,一般病情轻微者,表现为感觉迟钝、一侧肢体活动受限及失语等;严重者表现为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死亡。因脑血栓患者发病部位不同,其表现症状也不尽相同[5]。

血塞通主要成分是三七皂苷,而三七皂苷具有降低血管阻力、血浆黏度,扩张脑部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促使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药用功效,血塞通还是一种新型溶栓抗凝类药物,对心悸与脑部缺血均可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且血塞通属于中成类药物,其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均较小,能降低患者血脂、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功能,及耐缺氧、抗疲劳功能[6]。

本次研究显示,总有效率观察组 95.00%,对照组8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缺损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塞通治疗脑血栓患者疗效显著,能有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1]汪宗军.血塞通临床治疗脑血栓88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66.

[2]张艳霞,高付刚.血塞通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1):2495-2496.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5]李欣.脑血栓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1):62-63.

[6]赵秀峰,武洪林.血塞通治疗脑血栓形成15例疗效观察[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4,5(1):38.

(责任编辑:马力)

R743.32

A

0256-7415(2016)01-0022-02

10.13457/j.cnki.jncm.2016.01.010

2015-07-19

傅键炯(1979-),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血塞通脑血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应用血塞通联合生脉注射液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HPLC法测定血塞通软胶囊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