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我们“玩过”的语文课

2016-02-15王静贤

中学语文 2016年24期
关键词:文言语文课孩子

王静贤

那些年,我们“玩过”的语文课

王静贤

语文课,是情感交流的场所,它承载了感动、快乐、启发和言说,在一节又一节的课堂中,我慢慢地体会到,老师和孩子们的情感是永远双向的,让我们自己感动、愉悦的课同样也会让孩子们产生相同的感受,反之亦然,在我们自己身上刻下烙印的也将在孩子们生命里留下痕迹。

一、玩仿写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一)嗨,你为谁代言

陈欧的代言体广告一出来的时候,人们就被他的文艺的范儿给震住了:“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当网络上的代言体风起云涌的时候,云也就涌动到了我们的课堂里。课程的设计是非常粗线条的:

1.欣赏下载的陈欧代言体广告视频

2.欣赏网络上的各种代言体仿写

3.梳理代言体的模版和韵脚

格式1:模版梳理。

格式2:找出韵脚;偶句押韵,尽量一韵到底。

4.学生按照模版创作

梳理模版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容易,留出了充裕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己创作。十五分钟后,孩子们欣赏地拿出了自己稍显稚嫩但是却让他们自己激动不已的作品。佳作频频,节选部分:

班长版:

你只看到我的权力,却没看到我的努力;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方法;你否定我的存在,我肯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一事无成,不配领导,我可怜你只会批判;你可以不屑我的方案,我会证明这是谁的地盘。管理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无人认可,也要做得漂亮。我是班长,我为自己代言。

考试版:

你只看到我的墨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难题,我有我的答案;你否定我的方法,我证明我的未来;你嘲笑我学资不够,不配作答,我轻视你冷漠无情;你可以减少我的休息,我们会证明学玩同体的时代。高分注定是痛苦的旅程,路上少不了低分与藐视,但,那又怎样,哪怕满是红叉,也要写得漂亮。我是考生,我为答卷代言。

孩子们写得开心,老师批得开怀。下课了,孩子们还追问道:老师,我还想再写一个版本可以吗?

(二)文言 那么远又这么近

文言文,似乎一直是学生们望而生畏的一项学习内容。在学生们的口语中习惯性的称之为“古文”,似乎莫名地就笼罩上了一层悠远又迷离的色彩。如何拉近与文言的距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抄写默写,任务驱动?收效甚微。

我在文言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个较为激进的处理方法:仿写。给学生相对充裕的时间,直接用文言进行创作,以运用带动兴趣。

基本的教学过程如下:

1.写作之前给定范例并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创作手法;

2.引导学生从描写和记叙入手,选定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3.给定充裕时间,当堂完成,教师及时提供帮助;

4.降低评价标准,放宽尺度,多赏识,少批判。

文言文的写作活动,会因孩子们对文言的天然陌生感而在习作中表达生涩,甚至会有牵强附会,讹误的问题。但是,这样的仿写让文言文撕下了晦涩的面纱,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

《陋室铭》仿写:

墓志铭:

坟不在高,能拜则行。碑不在长,文美则灵。斯是坟墓,惟冷惟清。回首怅残靥,过往似云烟。此生君已去,难补心空缺。繁花似水忆当年,无可奈何花落去,壮志未酬身先死。前人已逝去,今人应犹在。尘世云:沧海成空!

野兰铭:

树不在绿,有叶则阴。天不在蓝,有云则生。斯是野地,惟花独开。清泉石上流,暖阳普天照。清晨聆鸟声,落日披光辉。可以赏山景,听山音。无城市之喧哗,无人声之吵闹。松间油脂香,流水鱼极乐。我曰:何孤之有?

《五柳先生传》仿写:

隐士传:

古有一隐士,无人详其姓字家世,或闻山中悠笛萦绕,隐于山林,不问世事。好游山水,意于其间。会逢幽地,吟诗作赋,不拘己意。爱品美酒,与友相聚,林中谈笑;不评俗世,品酒逍遥。此居士并无盛名,著文自娱,以示己志。

竹屋萧然,虽夏至凉爽,可冬至不敌风雨,粗衣素衫,朴饰箭设,晏如也。常绘竹以饰,竹绕合屋,以此自终。

吾曰:荣利淡逝易消迷人心,修养身性本心不违。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潇湘一生,只求本心。隐士何为?

二、玩体验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中考作文,写作技巧,我们已经讲得很多很多。随笔作文,我们和“生活”打起了交道:

1.采访父母,从出生到现在在自己身上花了多少钱,列出账单,可以分衣食住行等项目;面对这账单能回忆起什么特别的事,你的所思所感是什么,写成文章;

2.一周之内赚到5元钱,条件:不准伸手要,不准搭父母朋友事业的平台……目标就是,一周之内赤手空拳赚到5块钱,然后将经历写成一篇文章。

两次的作文题目,殊途同归,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取材。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该是灌输与管束,而是启发与思考、培养与养成。我在点评课上说:“老师并非让你们去算清父母为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也永远无法算清,因为亲情无价。只是想通过这一小小的举动,让我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这些周记,内容超乎寻常,题材丰富、情感真挚,各个迥乎不同,但唯一相同的是对父母的感恩,对自己以往行为的反思:

“回想,从我出生带现在,我甚至还没有说出一句感恩的话。可知道我是有多想对他们说出那三个字。或许我一生都无法把你们对我的爱全部回报,但是你们要知道。我身为你们的孩子。我是有多么爱我的父母,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你们对我的爱是天价的。”

“忍受着我的不好,把自己原有的全部都花在了我的身上,而回报他的,竟是我的嗤之以鼻,恶语相讥,斜着眼甚至于翻白眼地说着“切”,回想起来,却是那么让我自己心寒。”

月考的作文题目“那一次,我——”恰恰应和了孩子们的经历。与其他学生的无病呻吟、搬弄技巧相比,我们独特的经历、真切的体验让他们行文流畅、文笔绚烂。

三、分析与反思

我不知道这样深深浅浅的尝试是否算是旁门左道。著名教育家霍懋征的“玩、道结合说”似乎为我找到了理论依据。“玩”而有“道”,变“苦”学为“乐”学,语文教学之极佳境界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把“乐学”视为教育的最高境界。

知识面的拓宽,同时意味着人的视野、胸襟、精神境界的扩大,就可以发现各类知识,及其所反映的人的内、外世界的万般景象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一种“通”,是思想的“通”,也是知识的“通”,这才是求治学的高境界。而情趣是其中的最佳通道。

那些年,我们玩过的语文课,但愿会像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那样,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一场青涩又甜美的回忆。

★作者单位:杭州市绿城育华学校。

猜你喜欢

文言语文课孩子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语文课上做游戏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