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智慧经典诵读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2016-02-15白祥志
白祥志
中华传统智慧经典诵读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白祥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心理救援专家曾说:“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这说明,当前社会,人类的心理危机是何等严重。在这些心理危机中,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尤为突出。概括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承受能力弱,自私狭隘,虚荣心强,缺少意志、毅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问题,需要全社会加以关注。
中华传统智慧经典诵读可以有效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通过智慧经典诵读,培养学生意志力
中国古人说:读圣贤书,做圣贤人。要学习做圣贤之人,必先要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当前青少年普遍缺乏坚定的意志,从小养成好逸恶劳,拈轻怕重的习气,做事不敢勇往直前,遇事畏葸退缩,怕挑担子,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做成大事,成就大器?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诵读经典,时时谨记圣贤教诲,自然可以培养钢铁一般的意志,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谈笑自若,安之若素。
二、诵读智慧经典,培养宽容无私、博施爱众的品质
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洞穿隐显,穿越时空。智慧经典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作用,就是指引我们通过学习圣贤行宜,成就幸福人生。而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教育我们放下自私自利,以宽厚仁德博施爱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幸福人生不是一味索取,而是快乐奉献。这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圣贤经典中阐述得很清楚,只要我们经常诵读经典,时间久了,潜移默化,就能发挥经典对我们的教化作用。
三、诵读智慧经典,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诵读经典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自己的不良习气,提高自身修养。长期坚持进行经典诵读,通过经典的滋养,沐浴在经典的能量中,学生就会变得心气和平,彬彬有礼,不容易和周围的人起冲突,善于团结人,交往人,常常以微笑待人,就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诵读智慧经典,能使学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阳光心态
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智慧经典的学习,最好的效果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得定是任何智慧学问的必经途径,没有定,学问、智慧、做人均难以达到高境界。所谓定,就是能够自如的控制自己的心意识,让心理意识完全不受外界的影响。智慧经典教导我们要有静定的心理状态,不论外界发生怎样的事情,我们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冷静的头脑。
五、通过诵读智慧经典,能使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经典告诉我们如何快乐生活,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经典告诉我们只有学习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智慧,才能更好的生活。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经典,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长期诵读经典的人,更懂得生活的美好,也更懂得珍惜生活。长期诵读智慧经典能够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在今天这个时代,国家富强,社会安定,民族复兴,更需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让自己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大舞台当中,这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六、通过诵读智慧经典,能使学生学会与人积极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个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然而,现代社会,很多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一些孩子有自闭症,与人沟通的能力很弱。一个缺乏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在人生各个方面可能都会受到影响。诵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人和谐相处,平等相待。一些自闭症患者,经过长期的经典诵读后,也能逐渐好转,甚至康复。在各地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有许多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七、确立崇高的抱负和理想
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下降。人们学习的目标大都为了个人自私自利的目的,只有极少数人怀有崇高的理想。古人读书学习,大多具有修齐治平的理想。宋代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相同的抱负和志愿。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抱负已经不复存在,许多人的理想就是为了私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为国为民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担当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
中华智慧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最高效的汲取中国古人智慧,学习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抱负,成为真正有理想的新一代。只有这样,中华文明才能源远流长而不衰,继往开来而不败。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榆中县恩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