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词七首》为例
2016-02-15欧惠惠
欧惠惠
古典诗词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词七首》为例
欧惠惠
一、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词七首》所选入的七首词都是词作中的精品。本人以为本课的教学比较适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种形式使学生不但能在课内互动,还有课外互动,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合作中碰撞,在互补中提高,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具体安排如下。
(一)实践准备
1.比赛分六大项目:朗读、质疑、讲解、背诵、填词、改写。
2.操作说明
(1)将全班分为7组,以“组内合作,组际竞争”为原
则。
(2)每组选出组长一名,召集本组成员,组织活动;每组两名评价员,一名参与全班项目比赛评分,一人着重评价本组组员表现;发言人至少两人,代表本组参与讲课,展示本组成果;记录员一名,记录本组活动的详细情况。
3.计划课时
八课时
(二)教学实践
第一课时:本课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负责一首词,课堂任务是讲解词的相关知识。每组代表上台讲解了有关词和作者、作品的基本知识。
第二课时:朗读比赛。第一步小组齐读竞赛,评分员当场亮分;第二步,每组派两个代表上台朗读比赛。
第三、四、五课时:讲课比赛。整个过程先是小组集体备课,然后本人在课前检查学生所写教案,最后由小组代表上台讲课,本人作出点评,并查缺补漏。结果显示,学生基本上把每首词的重点、难点都分析得清清楚楚,上课代表的讲解也条理清晰、内容明确。
第六课时:要求听课的其他组同学提出问题,由组长课外召集讨论,整理汇集本组问题。上课模拟论文答辩,讲课小组上台一一回答听课同学所提问题,不明之处由老师判明。
第七课时:背诵比赛。先是小组齐背,每组推选个人上台随机抽取篇目背诵;然后再由小组之间成员随机指名背诵。
第八课时:填词、改写。由小组为单位任选一词牌名填写,平仄不限,但要押韵。上课时各自呈现交流,先由学生评分,再由教师评价给分。
附学生改写的《雨霖铃》MTV脚本:
《雨霖铃》电视MTV脚本
[音乐]轻唱词《雨霖铃》,用琵琶和二胡伴奏。
第一组镜头:
[时令]秋日傍晚,大雨刚停,知了叫声凄清哀婉。
[环境]江岸长亭旁。岸边,杨柳垂枝,在一枝上挂一红巾系着的小铃铛,(镜头由此开始推移)江对岸群山起伏,江面上有一小鸟飞旋,飞旋……
(镜头开始逐渐移到A、B两人身上,这时音乐慢慢响起,唱歌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人物]A、B:走出帐来。(帐内杯盘狼藉)
C——船夫:“客官,天时已晚,该开船了。”
(唱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A——柳永(看着B,深情地)
B——女子(用手拭眼泪,嘴巴张动了几下,却又没有说出话来)
A、B双手紧紧地拉在一起。
(唱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A:(转头望江面,江面白雾茫茫)
(唱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镜头逐渐模糊)
第二组镜头:
[环境]小船。江面雾茫茫,远处隐约可见有山,小鸟在船上空盘旋啼叫。船篷上一只红巾系着的小铃铛,随风轻轻摆动,发出清脆的声音。
(镜头由此开始,逐渐移到A身上)
[人物]A:(站在船头,背手,仰望苍天,作悲伤状)
(镜头渐移,时间从傍晚过渡到深夜)
A:(倒在船舱里,桌上有几个酒壶,一个酒杯歪倒着)
(唱词:“多情自古商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A:(渐醒,摇晃着醉走到船头,看到杨柳垂立岸边,天空一轮残月,微风轻轻吹动杨柳)
(唱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A:(回忆与B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然后仰天长叹一声)“唉——”
(唱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镜头缓缓移到船篷铃铛上,再转向先前柳枝上的铃铛,镜头渐渐淡去……)
场景一
[环境]落叶纷飞,先前在一起的两只鸟儿各分东西。(镜头由远慢慢拉近)
[人物]A——柳永:“送君终有一别,你还是回去吧!”
B——其妻:“夫君,你要多保重,要常捎信回来。”
场景二
[环境]江水微微起伏。(将镜头定格在一只渔船上)
[人物]C——船夫:“喂!客官,请速速上船,以免耽误时辰。”
场景三
[环境]风吹草动。(将镜头定在A、B两人身上)
[人物]A、B两人双手紧紧拉着。
A:“回去吧,回去吧,风大,小心受凉。”(让镜头给他的眼睛来个特写)
B:“夫君,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啊!”她微微低下了头。
(让镜头也对她的眼睛来个特写。注意:眼里要噙着泪水。)
[音乐]歌声响起:“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在歌声中,将镜头从他俩身上慢慢地移向远处)
二、教学实践后的思考
本课教学真正把学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讲台不再是讲坛,而成为了学生展示个性风采、才能的舞台,学生在活动中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训练和提高。用学生的话:“这次活动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使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取,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大大促进了我们听说读写、讲背各方面能力的进步,使我们充分体会到了——老师并不把我们当作等他灌充的空瓶,而是把我们当作等他点燃的蜡烛。”老师只是点燃者,真正燃烧的是学生自己。
师生角色的互换,让教师收获不少。体验了学生听课的滋味,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发现了学生的无穷潜力,以及真正感受到了人多力量大的好处。也照出了自己平时上课的一些不足之处,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了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深深意识到了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做教师的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而促使他们更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象山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