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说“名言”

2016-02-15杨青栋

中学语文 2016年24期
关键词:名言用心素养

杨青栋

课前说“名言”

杨青栋

名言是人们对天地万物、人生世态的理性思考、深刻感悟,是思想的结晶、智慧的火花。积累和学习名言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陶冶情操,积淀文学素养,提高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妨做一做积累名言的工作。

那么,如何积累名言呢?通常,学生把看到的或听到的名言抄下来就算完事,不太用心去思考和体会,也不大用心去记忆。有些学生名言是抄了一本又一本,但食而不“化”,语言再优美,内涵再丰富,抄得再多也是白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行之有效地积累名言的好方法——课前说“名言”,可改变这种形式主义的积累做法。课前说“名言”,即利用正课前的三到五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说讲名言的活动,积累名言,积淀文化素养。

具体做法是:语文老师先要求学生在课外广泛搜集名言(包括名人名言、警句、格言、俗语、诗词文赋名句、谚语、对联等),然后让学生在语文课前准备一句自认为精彩的名言记熟;老师在讲授新课前让某一名学生把准备好的名言朗诵给全班同学听,并让他简要说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和思考,然后,老师进行评价及鼓励,最后要求每一个学生把这句名言抄写在笔记本(名言积累本)上,课后记熟,领悟其意。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否则影响正课。

提倡学生说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名言,语文老师可借此名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一堂课而言,也有开宗明义、画龙点睛之功效。例如:我在教杜甫的《蜀相》时,让学生积累后人吟咏诸葛亮及其表的诗词楹联,如“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等,积累活动结束后,我顺势吟诵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导入新课,可谓一举两得。

语文老师也可以把自己积累的名言适时地讲给学生听,有时可抓住学生的兴趣,因势利导,开展名言辩论会,有时可组织某主题(如“思乡”)的“诗句抢答赛”,有时可组织名言即兴演讲活动,激发他们积累和学习名言的兴趣。

课前说“名言”既可以说名人讲的名言,也可以说学生创作的“名言”。语文老师可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和思考,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名言”。如“时间没有多和不多,只有珍惜和不珍惜。”“用双肩,承担责任;用双手,创造奇迹;用双脚,越过人生。”“今天用心,明天顺心;今天用功,明天成功。”“感谢磨难,它教会你永不言败;感谢鼓励,它教会你勇往直前;感谢快乐,它让你感受生活的多彩。”等,尽管这些“名言”有些稚嫩、肤浅,但朴实、平凡的话语无不饱含着他们真挚的情感,对生活的理解和顿悟。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名言”,有助于激发学生说名言、谈名言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锻炼口才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对自己今后的行为起到了导引的作用,可以大胆尝试。

一课一言,易写易记,日积月累,积“言”成山,就会拥有一笔巨大的语言和精神财富:一个学生中学6年积累名言将达1500句。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一生受用无穷啊!

课前说名言,短短几分钟,简单易行,只要教师坚持推行,学生积极配合,就能使学生从容应对高考名句题,陶冶情操,积淀文学素养,帮助学生成就佳作,受益匪浅!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5]GH0122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庄浪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名言用心素养
用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用心熬一碗汤
用心,让家更有味
用心
名言
名言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