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小学德育的困境与现代德育理念的建构
2016-02-15张明悦
张明悦
(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形成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尽管中小学德育的问题引起诸多的理论探讨,实践上也有所变革,比如,现在的中小学德育教材在与生活结合方面、阅读性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但是,中小学德育内在性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现实的境遇下,中小学德育变革必须直面当下的理论困难,依据中小学学生特点和德育发展的目标期待,建构现代中小学德育新理念,以引领实现普通教育阶段德育的现代性转变。
一、现实境遇下的传统德育的理论困难
德育是我国现有中小学教育系统中居首位的重要“一育”,德育承担的使命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而且也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甚至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等广泛的内容。德育是使人成为人之应有品格的教育,但是,反思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实际状况,却因为其内在与外在矛盾呈现出种种弊端和问题:如德育的知识化倾向使德育的思想性被遮蔽,导致德育的教育性被悬空;德育的过度政治化使德育的功能被窄化和宏大化,造成德育层次性的模糊,其作用日渐式微。加之现代社会科学主义大行其道,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挤压,重智育轻德育的社会普遍现象使德育的“应当”与“应有”和实际教育中的形式化、虚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矛盾已成为制约德育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瓶颈。
1.德育的知识化
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呈现为一种知识化的德育。所谓知识化德育就是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代替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知识具有客观性,知识教育无疑强调系统性、接受性,以“知”为目的,而德育则是追求“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效果,“知”是基础,但是不能止于“知”,更要注重“情”“意”的熏陶以及行为上的践履。德育的“知识”必须与学生的日常情感体验、意志的培养相统一来加以把握、体悟和建构。
由于目前中小学德育的知识化倾向使德育沦为一种专门化的知识教育,连带的是德育的课程化和教学的灌输化。且课程无限扩展,学生负担不断加重。纵观目前中小学德育的教学论,包括一些名校名师的教学案例,其把德育知识化,以及对德育知识碎片化和分解化的能力让大学的教授都感到汗颜,但这种碎片化的知识完全放弃了德育的思想性、价值性和人文性,使德育成为既不可信又不可爱的抽象教条。如,高中阶段学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学习,基本使学生教条地记忆了唯物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和唯心主义的信条,而对什么是第一性,什么是第二性,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真正思想本质和世界观意义则鲜有触及,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学到的不过是一些“与品德和行为无涉”的知识与枯燥概念,其思想性被遮蔽,教育性被悬空,导致学生的逆反,这从根本上消解了中小学德育的功能。德育的知识化也使德育的灌输成为基本手段,从而斩断了德育与生活的联系,造成德育学习中出现“知识上的巨人、行为上的矮人”的强烈反差。
传统德育主要体现为以抽象知识的既定社会道德规范为内容,以单向度的伦理知识灌输为主要方法,以课程考试或操行评定为效能评估方式,没能将社会规范和国家政治主张以生活为依托、以文化为载体正确表达和恰当传输给受众,既脱离了现实生活世界的真实性又没能充分展现主流理论的价值真理性,强势地向个体进行道德灌输和专断地支配个体的道德选择,其方法正确性和目的正当性必然引起质疑。
2.德育的政治化
德育的过度政治化,使德育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在实践理性方面必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自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我国中小学德育泛政治化特征突出。中小学德育的政治工具取向构成其主要特征,人们习惯于把德育系列课程统称为政治课与此有直接关系。
在实际教学中,中小学德育的政治化问题主要表现为把国家意志等同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把教材要求等同于课堂的教学要求——照本宣科等。
德育无疑具有政治教育的功能,在阶级社会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教育也被各个国家高度重视。但德育还有其他诸多功能,如果以政治功能挤压并替代德育的个体生存与发展功能,泛化其政治功能,漠视人性的丰富性,企图把人塑造成只有政治需要的单面人,并对一些非政治意义和范围的日常生活进行政治化处理,而对日常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个人修养等不加重视,则会导致德育与人的关系的紧张,使学生对德育课程普遍反感。
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导向强化的是国家意志和社会期待,而对学生的成长需要关注不够,或者说是政治性过强。这对于心智还不完全成熟的中小学学生,尤其是处于逆反期的初中生而言,教学效果难以实现。现实中人们调侃德育内容为:“小学讲共产主义,大学讲不要随地吐痰及乱扔瓜果皮核”等,非常具体地道出了我们的德育内容没有层次性、衔接性,内容安排以政治性取代其他功能而缺乏合理性的问题。毫无疑问,德育的变革应更加注重把教材理论和原则还原为中小学生经验层次的问题,并确认这些问题与教育对象有价值相关性,能够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因为任何目标,如果它只是国家意志、社会的期望而尚未与学生自己的活动联系起来并成为学生心中的信念时,那目标只是外在的。外在的目标只有与个人意志结合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理想。德育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在学生意义上的“入耳、入脑、入心”。
德育的过度政治化导致德育文化属性的缺失。传统德育的泛政治化的事实和德育考核的应试化导致德育内容的文化内涵的缺失。其基本特征是:“整个德育活动维系在低水平、低效益、无激情、无创新的状态下简单重复和循环。”[1]德育工作者缺乏应有的创新激情和责任感,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灌输,主客体之间思想碰撞和交流严重缺失,德育活动就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和机械的灌输,德育本性和德育活动效果处于分离状态。因而,“它只能是一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浅层和表层的活动,是一种无内容扩张和无创意接受的形式主义的简单重复的被动过程”[2]。
同时,由于“漠视德育与文化的关系,漠视德育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漠视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传统德育的单一功能与现代社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之间必然发生冲突和矛盾”[3],由于德育实际效果的低下,不能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行有力的抗辩,使西方多重思潮蔓延开来。当下,德育面临思想理论领域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如何正视现有德育与人的疏离,国家意志与个人欲求的紧张是德育改进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德育的边缘化
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也促使德育遭遇边缘化的现代困境。传统德育在社会位置边缘化有两方面表现:一是随着现代社会转型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经济为中心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务实和世俗化倾向,直接冲击着德育存在的合法性,客观上存在德育被边缘化,甚至被消解的危险。二是由于德育自身定位的问题,德育目前至少还处于“无家可归”的尴尬状态。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人们的心灵中,德育的实际生存空间都在萎缩。
二、现代中小学德育变革和构建依托的社会现实基础与时代契机
德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政治型向文化型发展,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是由当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所决定的。换言之,它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的。
唯物史观一贯主张从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条件来说明理论观念的发展变化,即“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4]。因而,德育文化理念也只有从当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被引申出来,才能获得合法性根据。
现有中小学德育体系其基础形成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它不仅连接过去与未来,也将中小学德育的发展过程标注上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印记。把脉传统德育发生的背景,才能更好地导航德育发展的方向。从国内角度看,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秩序正常运行,必须强化政治力量,政治是生产社会秩序的唯一主体的格局。从国际角度看,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矛盾异常激烈尖锐,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最大政治任务。冷战的国际政治格局对中国社会德育的泛政治化起了催生作用。加之,当时社会封闭、分化程度较低、社会结构单一,传统德育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历史的正当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呈现了崭新的现代社会图景。经济领域生成了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运行规则,公民的社会经济生活不断丰富;与此相适应,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大众文化的不断发展,德育生存和作用的文化环境呈现出多层次性、多形态并存的格局。社会领域里,个体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不断形成并增强,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外在组织的压力对于公民个体约束力不断减弱。这就必然导致政治领域的政治影响力、统摄力减弱,传统德育的威信和作用降低。正如麦金太尔所说,“在这样一种环境里,规则失去了任何能确保它们权威性的地位,假如它们不能迅速取得某种新的地位,对它们的解释和辩护就都成了问题。如果一种文化的资源太贫弱以致不能把重新解释的任务承载下去,那么,为其辩护就是不可能的了。”[5]
在现代社会,传统德育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现实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重拾其历史正当性,德育应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改革、创新。德育从社会结构归属上的文化性质,客观上要求我们以新的理念认识德育、理解德育和变革德育。
出于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论述,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就为现代德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时代契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高度凝练了德育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与德育的内容任务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而且凸显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德育的主要内容,增添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文化层面的价值观导引,把公民个人的道德培育提升到国家和社会的新高度。在传统德育体系尚未被完全打破、新型德育体系正在生成的当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仅是创新德育的内在要求,也为现代德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时代契机。因而,当前德育理念的创新,必须秉持“一元主导,多样共生”的文化生态原则,坚持以“人格培养、行为引领、内心提升”为模式,以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即构建德育文化的新理念。
三、以现代理念构建中小学新德育的思考
中小学德育的发展问题涉及理念、战略、制度、模式等复杂系统问题,实践上教师观念的改变也受制于考试和评价方式的规制。但,在复杂性制约下,理念的创新是关键,理念变迁是解决目前中小学德育问题、促进其发展的出发点与价值追求的前提性问题。处于现代社会图景基础上的新时期的德育“要努力获得一种与现实相联系的先进文化方式的德育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即德育要以文化含量的增加和文化的方式来实现德育的职能”。即要特别注重自身文化内涵建设,“努力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人的精神品质提升,把我们历史上延续的德育政治优势奠定在坚实的文化基础之上”[6]。现代德育理念包括“以文化人”的新思维、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层级化的德育新图式以及和谐德育等。
1.树立“以文化人”的新思维
“以文化人”的新思维就是要实现德育政治诉求的先进文化表达。如果说德育是我国普通教育中的重要构成,无疑这就确定了德育是一种自觉的文化教育活动,德育作为自觉的教育活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德育必须承载和正确表达国家意志,传统做法是以政治方式的灌输式来实现,关键是现代应当如何承载。
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是树立“以文化人”的新思维。进入新世纪,各种思潮传播与滋生对转型期的中小学德育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在破除以政治来框定德育模式的德育创新上,如何以文化的、间接的方式追求“政治诉求的科学表达”,以进一步增强德育的政治功能,是新的时代课题。以文化的柔性方式而非灌输式推动德育发展,目的在于使德育更加坚定有力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主动承担起政治责任意识,强化文化阵地意识、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发挥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通过自己的作为影响和带动社会文化全面健康发展,通过主导、通过作为,实现在社会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德育对政治的作用是以文化的方式为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提供可能性的图景而作为方向性的引导,从而实现德育的“以文化人”目的。
2.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以人为本应当被确立为新时期德育的基本理念,贯彻“以人为本”就是德育要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个体”的人,它相对社会本位而言,侧重强调以“个体的人”为重,个人与社会相比具有首位价值,人是目的,社会是条件。以个人为本是在一种现实的社会与人的关系中对社会与个人地位的一种重新排序,或者是位移。它的意义在于表明,不是要以个体存在取代社会存在,而是德育应当更加关怀德育对象,使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去除政治生活对个体日常生活的遮蔽,承认对个体日常心理欲望的维护是正当的,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解放和释放人的精神创造力,就是使人获得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与人的素质和多方面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3.科学安排层级化的德育结构
适应中小学不同年龄、不同成长阶段的特殊情况,新德育应当在内容上体现出层次性的特点。结合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实际编排情况,不难得出如下认识:当下中小学德育内容在横向上贯穿衔接,纵向上从低到高的内容安排存在着整体化意识缺乏、内容断裂脱节、层次性意识不足的突出问题。新德育层级性理念就是要引导和重构德育内容安排、德育要求和规范的层次性。在内容安排上分为:国家层面的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层面的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公民层面的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基本的道德品质教育。在德育要求层次上达到“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即从遵守基本规则(底线伦理)要求到求善的德行层次要求。在德育途径层次上分为他律、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到自律的递进过程。同时,德育的层次性还表现为德育实施也要依赖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合作,既要有主渠道,又要有多学科的德育渗透的配合,更需要与现代社会传媒的良性互动。
4.建构具有理性精神文化气质的和谐德育
增强德育的文化含量,主要是在理性文化上要有所突破,使德育更具现代文化气质。一方面,现代德育应当更多地借助德育文化资源进行,承继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文化资源,批判地汲取西方德育文化的合理资源以及其他有利于现代德育发展的、一切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只有这样,现代德育才能更具有文化深度和历史的厚度。另一方面,当代德育的建构应当凸显对人的成长关怀,更多地要通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建构的层面来实现其外在价值和功能。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人,那么,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德育理念应包含对人的精神建设的维度。能否促进中小学生的“精神成人”应当是衡量德育成败的一个标准,也是德育效应是否能够持续的关键。德育对人所进行的政治方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价值观教育,甚至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教育本质上都是一种精神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2]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69-170.
[3][6]郭凤志.德育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92,25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央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6.
[5]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l.龚群,戴扬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