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了形式审美的断桥
——董一菲《再别康桥》教学设计评析

2016-02-15汲安庆

中学语文 2016年31期
关键词:作别再别康桥康桥

汲安庆

走向了形式审美的断桥
——董一菲《再别康桥》教学设计评析

汲安庆

一、聚焦闭合式结构,感受诗人的心灵堂奥①

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分别是:

(第一诗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最后诗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①徐志摩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学习,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②“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③在剑桥。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因。

④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第一次是1921至1922年在这里学习;第二次1925年4月重游,归国后写下了著名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次是1928年8月,写下了广为传颂的诗作《再别康桥》。

⑤正是康桥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请参阅这些材料,回答问题:第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却连用三个“轻轻的”,结尾的诗节连用两个“悄悄的”,谈谈你的理解。

【评析】这是董一菲老师2016年2月在其博客上分享的一篇教学设计。省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要素,显然是为了更好地凸显自己的教学创意。设计伊始便直奔诗歌的“闭合式”结构,体现了她形式审美的敏感,对语文体性的自觉守护,以及通过揭秘形式,整体上把握全诗情感意蕴的意图。提供的5则材料,精练、丰富,便于学生更好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深化对诗歌情思的体悟。但是,所命制的思考题却将这种闭合式结构,重点词“轻轻的”“悄悄的”,以及提供的史料,全部指向作者“作别母校的万千离愁”,则无形中遏制了学生对诗歌情韵内涵的多向度开发。

且不论“万千离愁”说至今仍存分歧——严家炎、孙玉石、孙绍振、蓝棣之等著名学者皆认为《再别康桥》没有古代离别诗的那种离愁别恨,这仅从“金柳”意象中便可见出。不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的“青柳”,而是“金柳”。这是因为“诗人要取这柳之婀娜多姿和金之灿烂珍贵,把他的康桥经历变为最美好的新娘”,表达“独享的甜蜜”“独享的秘密”,以及“精神的满足,精神的幸福”,或者说是“不带任何占有欲的却又可永远拥有的柏拉图说的‘精神之恋’”②。

一些新生代教师则持反对意见。在他们看来,诗人与西天的云彩作别,“不仅抒发了对康桥的眷恋、惜别之情,还有对康桥母亲的感激、倾诉又羞于启齿的情怀,对一段刻骨铭心的单相思(初恋)的追忆和对梦中情人的美好祝福,更有理想破灭的迷惘、感伤。情感表现为一种心口错位:表层似乎很潇洒、超脱,深层内蕴却是深邃的忧伤”③。“金柳”虽然给人以“错彩缕金,一片香艳浓丽”之感,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诗中人物幽微深曲的情感心绪,其实正隐含在这一片华丽浓艳之中。这就好比古典诗词中常出现的‘鹊踏枝’、‘鸳鸯锦’等美好的衣饰图案象喻的即是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悲凉”④。

不知是因为思维的疏漏,抑或其他,董老师在后文解读“金柳”意象时,也说“像诗人曾经的金色年华和绚烂爱情”。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轻轻”“悄悄”作别的就不纯是“母校”了。

其实,单就是否作别母校,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没错,从诗题、诗中康河景物升华而成的意象,以及教者提供的部分材料(①②⑤)看,似乎是别母校。可是解为作别梦中情人林徽因,或者由此生发开去的作别康桥的美好记忆,作别往日的自我,也说得通,诗里诗外都可找到不少有力的证据。优秀的诗歌,在抒写自我的同时,一定也在表现着更为开阔的“类”的情感,使独感与共感在审美层次上达到高度的统一,因而其呈示的情韵总是丰满多姿,且在读者的解读中不断生长的。面对这种丰富、开放的意蕴,只抽绎出“作别母校的离愁”一种,显然不妥。

扣住首尾节迭现的“轻轻的”“悄悄的”,让学生体味诗人作别时的“深情”,可谓抓住了形式审美的“牛鼻子”。但是,这种情感的回声,是否只是类似《诗经》中的一唱三叹,使情感更加醇永、绵长,而毫无情感的嬗变或升华?这种看似闭合式的结构是否也具有合而不闭的开放特质?诗人为什么独独选择“轻轻/悄悄”这一告别方式?哪怕“寻梦”达到高潮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时也能迅速、果断地掐灭,个中的深情又源自怎样的心理考量?这些很有意思的问题没有被很好地开发,仅以下文的“深情”粗线条地作结,不免有些可惜。

二、聚焦意象选择,玩绎意境之美

母校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徐志摩笔下的康桥非常有特点,他既没写旧日的老师和同学,也没写教室和书本,而是写了那条美丽的康河,为什么?写康河哪些景物?有怎样的美?选一例赏析。

1.河代表深情的回忆。

2.写了康河的金柳、青荇、清泉、青草、星辉、夏虫。

3.小小的细节承载了无尽的纯美,至情至性,天然灵动,小巧藴藉。明妩深情,青春伤感,潇洒飞扬。

“金柳”意象极美。“柳”这个经典意象跨越千年的风韵,婀娜妩媚过唐诗宋词,带着《诗经》最初的文化印记和情感烙印。“惜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柳,如今在英伦剑桥的河畔美丽而舒展,就像诗人曾经的金色年华和绚烂爱情。“金柳”真是神来之笔。诗鬼李贺曾有“嫁与春风不用媒”的诗句。“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集世间所有的娇美、惊艳、幸福和爱恋,是康桥河畔最焦点的焦点。

“青荇”也同样来自《诗经》的河洲水湄,来自诗三百的第一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在中国传统的意象中,在古老的吟唱中,“荇菜”是当之无愧的“爱情草”,而“青荇”和“金柳”紧紧呼应,“金”对“青”,一热一冷,一闹一静,参差对照,别具别致。“柳”和“荇”是世间最诗意、最多情的意象,一开篇便已为整首诗做下了铺垫,营构了美好的意境。

金柳的艳影,青荇招摇,所有的青春往事,欲说还休,浓入淡出,淡出浓入,相得益彰。而“软泥”和“油油”,作者描摹的功力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泥是软的,柔的,象征青春的一段美好的忧伤,真是彻骨。

“清泉”一节已达到了“花非花,雾非雾”的境界了。

榆树阴凉,清泉、天上虹、浮藻,彩虹梦交织在一起,惝恍迷离,交相辉映,意趣横生,彼此映照,梦耶非耶,诗已由现实走向梦幻,诗境与梦境难舍难分,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真是梦语、艺语、痴人语。

“寻梦”联结上诗的两大部分,挽结诗的现实与梦境,白昼与黑夜,具体与抽象,视觉与听觉,多彩与纯色,热闹与冷静,有声与无声。

“寻梦”撑的是一支“长篙”。“长篙”古朴、自然、灵动、巧妙,散发着怀旧的情愫,旧日的情怀。

“青草更青处”是化无形为有形,“青”字的叠用有强烈的暗示和象征作用,回到青春,回到大学,回到初恋。

“放歌”到“不能放歌”,情感抒发在百转千回中积蓄,在一波三折中凝聚,反复的冲撞中,是“悄悄”的别离的笙箫,这种深情,天地可鉴,日月可证,即使小小的“夏虫”也放弃了聒噪,和整个的康桥一起交汇成一种大沉默,在这种大沉默中有千钧的离愁,有万千的别愁,无尽的思念。

【评析】如果说前一环节侧重对诗歌情韵整体把握的话,那么本环节则是比较具象而深入地体悟、玩绎与创生。从意象选择的视角切入,引领学生体悟其间的美,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效。因为意象的选择,次第的安排,总会折射诗人的内心情愫,以及言语表现的个性与智慧。循此思考、探究,必然使语文教学更容易进入虚实相生、以少总多、忙中有序的境地。

这一环节,董老师渊深的文学素养,纤敏的情感触角,灵动的审美启悟得到了绚丽的绽放。如对意象色彩美的分析——“金”对“青”,一热一冷,一闹一静,参差对照,别具别致;对诗人如梦似幻的心理揣摩——“清泉”一节已达到了“花非花,雾非雾”的境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真是梦语、艺语、痴人语;对意象象征意蕴的揭示——“青草更青处”是化无形为有形,“青”字的叠用有强烈的暗示和象征作用,回到青春,回到大学,回到初恋……道许多老师所未道,的确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

尤其是对意境层次感的发现(对“寻梦”一节形式秘妙的阐释),更是独到。没有深度的生命沉潜与融合,无法站到如此的审美高度。

不过,董老师的体认,仍存深入开掘的空间。

一是对核心意象的定位。在诗人选择的众多意象中,董老师认定金柳是“最焦点的焦点”,只因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集世间所有的娇美、惊艳、幸福和爱恋”。这样的分析尚难以令人信服。意象要成为核心,下述三个条件必居其一:

1.意蕴的统摄,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既暗合了“日夕当归”的文化传统,又很好地传递了作者的羁旅之愁,就起到了灵魂意象的作用;

2.结构的统摄,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夹竹桃”,既是文中的草蛇灰线,也成了爸爸生命、父爱的象征,统摄性和象征性都很强;

3.风格的统摄,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一江春水”,因为成了愁苦、悔恨的集中体现,凄楚之风特别显豁,所以春花秋月、玉砌雕栏等美丽的意象悉数染上了凄楚,也是一个核心意象。

“金柳”如果是焦点意象,占了上述的哪一条呢?类似于“关雎男”求之不得而生的“琴瑟鼓之”“钟鼓乐之”的幻象么?表达一种美好的憧憬,或是对昔日美好恋情的沉醉?如果是前者,“彩虹似的梦”岂不更准确?如果是后者,“青草更青处”“斑斓星辉”,不也可以完全胜任么?倘若是结构或风格的统领,“金柳”又是如何担承的?“娇美、惊艳、幸福和爱恋”,显然无法在形式上一以贯之,而这种热烈、美艳的风格无法笼罩全诗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对意象中潜蕴的情感节奏的辨析。董老师发现“寻梦”一节挽结诗的现实与梦境,白昼与黑夜,具体与抽象,视觉与听觉,多彩与纯色,热闹与冷静,有声与无声,这是对形式枢纽处的精微体察,但仅停留于此似乎还不够劲道,因为形式之美不指向人物内心的风景,是很难保持永久的生机与魅力的。私以为,意象从与金柳艳影相伴的青荇到欲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到夏虫沉默、康桥沉默,体现了诗人深情款款——情动于衷——幽幽冷凝的情感变化,在节奏上体现为舒缓——激昂——慢板的特征,赏析如果没有深入到这一层,恐难更条理、精致、深入地把握诗人丰富而多变的内心世界。

三是对人物内心的多向度开掘。从董老师的意象赏析来看,主要是停留在作别母校的万千离愁上,旁涉对青春、大学、初恋(与林徽因是初恋吗?)的怀旧——似乎是捎带,一晃而过。诗人梦想破碎,亦甘愿化作水草伴随、凝望的圣洁情感;不带走一片云彩,欲“把一切美丽的故事完整地留给母校,留给后学新人,变为母校精神财富的积淀、岁月如歌的记录”的祈愿;被爱情、婚姻、事业磨损得伤痕累累,欲在康河“精神疗伤”的意图;还有对康桥神秘经验的沉醉——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你的性灵(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这些丰富的意蕴,其实也是可以引导学生探赜的。

三、沉浸浓郁,体味“三美”之外的大美

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新月派”讲究诗歌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再次朗诵这首诗。

思考一下《再别康桥》除了新月派主张的“诗歌三美”之外,还有怎样的美?

提示:灵动之美、深情之美、潇洒之美、静谧之美、梦幻之美、拟人之美、青春之美、朦胧之美、轻盈之美、淡然之美、真挚之美……

【评析】这一环节,董老师似乎有意将形式之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欣赏,引向意蕴之美(如“深情之美”“梦幻之美”)、风格之美(如“灵动之美”“轻盈之美”)的欣赏。这是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呼应么,还是担心侧重于形式审美,会荒废了语文的人文性,迫不及待地来个卒章显志式的“点题”?联系前面环节的设计,董老师对“诗歌三美”的鉴赏有所触及,但不是很突出。所以,这里的总结与启悟还是有突兀之感的。至少,“诗歌三美”的小结难以有力地承上。

四、读徐志摩的诗《偶然》,加深理解徐志摩式的潇洒作别

【评析】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董老师基本停留在“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上。在分析夏虫意象的时候,董老师还特别强调:小小的夏虫和整个的康桥一起交汇成的大沉默中都有千钧的离愁,有万千的别愁,无尽的思念。如此的愁肠百结,还算是“潇洒作别”吗?是,岂不全盘推翻了先前的审美赏析?不是,又何来“加深理解徐志摩式的潇洒作别”一说?另,徐志摩的《偶然》真的是表现“潇洒”作别吗?如果不是,比较又从何谈起?比较的目的,仅是为了加深理解诗人的潇洒作别方式,而不是其诗歌独特的言语表现智慧,那么,这种走向形式审美断桥的教学设计岂不是有了淡化语文体性的嫌疑?

五、诗外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

【评析】为了以文证诗?还是为了回应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抑或为了让学生体味诗文的不同表现特征和魅力?

【总评】

董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至少有下述三个向度的问题值得探讨:

一、语文教学重形式,还是重内容?

这个问题,民国时期的教育学者们本已做过探讨,并大体形成了一致的意见。何仲英在《白话文教授问题》一文中就指出:“我们教授白话文的,也不能说学生‘看得懂’,就算尽了我们应有的责任。还有内容形式方面种种推敲。”⑤徐特立认为学习国语的主目的是对语言、文字(文章)的理会和对语言、文字的发表,副目的才是“从语言、文字(文章)获取知识,涵养德行,养成好的情趣”⑥。夏丏尊的说法最具代表性,“学习国文所当注重的,并不是事情、道理、东西或感情的本身,应该是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⑦,因为内容无所不包,且不固定,有的还很陈腐,并不属于语文本体性的范畴。当代学者王尚文也持这个观点:“语文教材的课文可以直接分别划入政治、历史或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如果守住了言语形式这一门槛,教的即使是政治性论文,也不会上成政治课;跨越了这一门槛,即使教的是诗歌、小说、散文,也会上成政治课或别的什么课。”⑧

吊诡的是,这种共识在当下的语文教育中竟应者寥寥,因此泛语文、伪语文的现象比比皆是。作为语文名师,董老师当然知道着力形式,捍卫语文体性的重要。五年前教学《再别康桥》时,她便采用过“仿写一节诗”的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揣摩金柳、青荇、清泉等意象,让学生在“作诗”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的尾声,她还安排了一个写二百字左右的评论的环节,做到内容、形式兼顾,并坚决地以形式审美贯穿教学的始终,做得风生水起。可是经历了数年的沉淀,再来进行该篇的教学设计时,却有形式、内容拼接,并让教学设计最终走向了内容的赏析,不知出于怎样的学理考虑?

二、阅读教学重理解,还是重表现?

对照五年前的教学,董老师本篇教学设计是重理解的。结构、意象的审美,比较探究,拓展阅读,莫不指向了作别母校的离愁这一意蕴的理解。理解文本的内容没有错,但这仅是手段或过程,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走向言语表现,确证自我的生命存在——董老师五年前的教学设计便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理解是吸收,表现是释放。理解充其量是二度创造,表现则开始了一度创造的征程。理解不一定优化表现,但表现必然会深化理解。因此,指向表现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活力语文,魅力语文,正道语文。美国教育家弗洛姆关于阅读有占有式(To have)和存在式(To be)之分。前者是守财奴式的囤积,不知化用;后者则走向了个性生命的彰显,使所读,所学得以真正激活。用这种思想诠释理解和表现的关系,一样管用,理解偏于占有式学习,而表现才是真正的存在性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思想转型的董老师,不知以为然否?

三、审美鉴赏重悟性思维,还是令其与分析思维并重?

从董老师教学设计中的意象分析来看,显然是重悟性思维的。即注重弹性联想、形象比照、直觉顿悟,较少注意矛盾分析、过程分析,所以古代印象主义批评的色彩颇为浓郁。这当然也很好,对学生的审美启悟与熏陶,助益极大。可是,如果缺少分析思维的介入,鉴赏则很可能行而不远。比如,教者谈到了“青草更青处”是化无形为有形,“青”字的叠用有强烈的暗示和象征作用,回到青春,回到大学,回到初恋。体认固然深刻,却抽去了对青草更青处与青春、大学、初恋之间有可能存在的精神、文化、审美、历史联系的具体分析。这种省略分析,一步到位的结论,极有可能使许多学生不知所云,也在不知不觉中放逐了磨砺他们思辨能力的契机。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具有哲理品格的,我们的审美鉴赏又何必遗落分析思维呢?

作为新生代语文名师,董老师“名课”“名作”颇多,其诗意的教学语言,个性化的文本解读,灵动曼妙的课堂教学,更是令无数语文老师为之折服。本文所选的教学设计仅是其众多个性化教学设计中的一篇,虽被剖析出一些“问题”,但仅是一家之言,陋见、谬见在所难免。借此机会,就教于董老师及其他大方之家。

注释

①教者的原教学设计在第一、二、三环节并无明确标题,现在的标题系笔者对相关内容提炼后所加。

②赖瑞云:《〈再别康桥〉三题》,孙绍振主编,赖瑞云、林志强执行主编《经典文本的深层结构(上)》,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第204-206页。

③李耀平:《心口错位:潇洒外壳下深邃的忧伤——〈再别康桥〉情感意蕴探析》,《语文学习》,2014年第11期。

④李洋:《晚唐五代词中的色彩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12月。

⑤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

⑥张隆华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8页。

⑦夏丏尊:《夏丏尊语文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2页。

⑧王尚文:《人文·语感·对话》,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作者通联:云南大理市大理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作别再别康桥康桥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作别(外一首)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雨巷诗人”与“康桥诗人”
微评
芽苗
郑州康桥悦蓉园新中式院墅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论《再别康桥》诗歌意境美
2015,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