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美在哪?
——听《桥之美》有感
2016-02-15褚树荣
褚树荣
桥之美,美在哪?
——听《桥之美》有感
褚树荣
偶尔客串一下初中语文课堂的评课者,发现初中语文教师在学生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很努力,这一点值得高中语文教师学习。但是,对于文本的研读上,有时候会失之两端:有的好发掘微言大义,过度细度;有的游离于表面,走不进语言深处。一位老师执教吴冠中的《桥之美》,对于作者描述的各种桥的美视而不见,语焉不详,却按照说明文的教学思路,去大谈说明内容、方法、语言、顺序等等。教学《桥之美》,到底应该让学生领略吴冠中笔下哪些美呢?
吴冠中在文章中开宗明义,他爱桥,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这就说明桥的美,存在于本身的形式以及她与环境的关系中。细读他列举的桥,莫不如此。
乌镇的石桥美在张弛有度。芦苇“密不透风”稍显单调,也嫌“发闷”,人在其中,情绪是紧张的,压抑的,一旦看到一座小桥,单调的观感打破了,沉闷变成“舒畅”,有了轻松。
江南乡间的石桥头美在刚柔相济。石块是厚重的,是“坚硬”的,是没有变化的。而柳丝呢,是纤细的,是柔软的,是飘动的,江南的石桥头恰把两种不同的美组合在一起。
长桥之美,美在沟通古今。这里的长桥,一般指历史悠久的古桥,几百上千年的年龄,至今仍然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实际功用和思古之幽情的审美作用。
西南地区的风雨桥,美在主客协调。这里,危岩沟涧,“飞瀑流泉”组成了背景,桥、桥上的人则成了“理想”的“点缀”,主客相协,就是一幅和谐的画卷。
《清明上河图》上的桥,美在彼此交集。所谓交集就是联系、重叠、浓缩。这头与那头,此岸与彼岸,都生活着生动活泼的人们。然后,桥,就把这样的市井场景加以集中并放大,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并随着桥的延伸,眼光会走向画面的更深处。
庄稼地里的小桥,美在动静相宜。“田野无声”,小桥不动,但桥之倒影在动,桥下的水光艳波在动,浮萍杂草在动,这种形色光影犹如“于无声处的歌唱”。
峡谷间的索桥,美在主客相衬。索桥是一条有弹性的曲线,曲线虽然是美的,但是孤立的曲线,说不上什么美。“是山岩、树丛及激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具有了生命力。
神话中的鹊桥之美,美在虚实相生。世上本无鹊桥,于是画家可以在心中建筑自己的鹊桥。画面上,鹊桥是实在的,可观的。人们欣赏画家的鹊桥,想起牛郎织女的美好故事,感动于天上人间的真挚爱情。
在画家看来,直线最难构成美。南京长江大桥美不美?作者说“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不答复就是最好的答复,作家爬上狮子山,寻找与桥身的直线相呼应、衬托、引申的点线面,找到没有?不说,不说就是最好的说。钱江大桥美不美?作者总是找不到画面之美。成昆路上,直线桥多,美不美,有时候是“险而美”,有时候是“险而不美”。这就说明,美虽然存在于关系之中,但是自身的构成也是重要的因素。所以作者总结说:“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可能也不好怪这位初中老师,她按照说明文的路数处理教学,也是本乎教材的安排。教材把《桥之美》安排到说明单元,可能是不够谨慎的。作为一名画家,吴冠中对于桥之美,有着艺术家的眼光,带着审美的感受。他笔下的《桥之美》,属于自我经验的抒发,完全是一种“个人化”的言说。这样一篇散文,怎么又成了说明文了呢?怪不得那位老师圆凿方枘,南辕北辙,忽视了文本最关键的东西了。
[作者通联:浙江宁波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