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为基点 开掘“本”的价值
——不同年级同题异构引发的思考

2016-02-15许红琴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年2期
关键词:寓言价值教材

许红琴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语文教材,既有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原生价值,又有一种新的价值——语文教学价值。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具有内隐性,隐藏在教材深处,需要语文教师以专业的眼光去开掘其内蕴的语文教学价值。[1]如今,很多一线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对于教材内蕴语文教学价值的开掘。许多教学研讨活动给予教师极好的专业引领:同年级同题异构教学研讨,引导教师对教材丰富的教学价值做个性的、多元的开掘;同体裁文本教学研讨,引导教师关注“类”的共有教学价值的开掘。

据笔者教研观察,教学实践中,对教材教学价值开掘依然有缺憾。有的教师对“学”的关注度不够,眼中无“人”(学生)。以“教”为中心,认为自己发现教材“有什么”即可“教什么”,缺少对学生学习起点与需求的估测与了解,不能基于“学”的起点,对“本”的教学价值做二度开发,教师所“教”不切合学生所需“学”、所想“学”。

如何以“学”为基点,开掘“本”的教学价值,研制合宜的阅读教学内容,是不容忽视的研讨话题。选择怎样的研讨路径与形式来倡导教师真正确立“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也很费思量。“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2],叶老的话给予我们启迪,教材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资源与凭借,那么,同一教材文本,是否可以成为不同年段学生的学习语文之“例”?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同一文本又分别可以“例”什么,即以学为基点,同一文本是否可以有不同的教学价值?笔者曾在本市尝试组织过几次不同年级同题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此以《鹬蚌相争》一课为例,谈谈不同年级同题异构引发的一些思考。

一、同中求异,开掘同一文本不同的语文教学价值

《鹬蚌相争》是一则浅近的寓言故事,故事篇幅短小,内容通俗易懂,但结构完整,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景、原因,又生动描述鹬蚌相争的对话与相争的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深刻寓意蕴含于有趣的故事中。

同一则寓言故事,相同的文字,相同的情节,相同的寓意,不同年级的学生,可“学什么”、该“学什么”,需要教师以“学”为基点,对“本”的教学价值做不同的审视与开掘。换言之,课文还是那篇课文,面对不同学生,其语文教学价值应该是不同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同一则寓言,得到的语文收获应是有差异的。

(一)二年级教学价值

苏教版教材将《鹬蚌相争》编排在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此文放到“二下”教学,学生该“学什么”?经过反复研讨,我们最后确立以下主要教学价值:

1.提高识写力。生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教师重组教材资源,梳理出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的四会生字“壳”“牢”“夹”“死”。初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识写四个生字: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了解“壳”就是坚硬的外皮,由“蚌壳”为点,激活已知,加深了解,拓展积累——鸡蛋壳、贝壳、甲壳虫、脑壳、外壳等;借助媒体展示“牢”“夹”“死”的字源,大致了解其意思,帮助识记字形;根据四个生字横笔较多的特点,重点指导“横笔等距,长短不一”等书写要点。为有效落实识写目标,教师采用集中识记、书写的形式,保证识写时间,力求培养学生准确识记、规范书写、独立识写的能力。

2.增强解词力。结合生活经验和上下文了解词句意思,是第一学段重要的阅读目标。教师梳理出适合二年级学生结合语境了解意思的词语,根据二年级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意思,培养学生解词力:借助图片形象认识“鹬”“蚌”和“壳”;通过做动作,了解“啄”的意思,用手做河蚌的两个壳,在动作演示中了解“张开壳儿”“合上壳儿”“松开壳儿”“收拢壳儿”的意思;借助故事情境,激活生活经验,在对话朗读指导中了解“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扬扬”“筋疲力尽”等词语的大致意思。通过多种活泼适切的形式,化解学生词语理解障碍,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

3.培养故事力。低年级孩子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本文是寓言故事,尽管短小,但有人物有情节,形象生动,适合训练、培养学生的故事力。教学伊始,教师惟妙惟肖讲故事,先声夺人,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中,激发其读、讲故事的兴趣;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先“读好故事”,即边读边想象,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有声有色读故事。重点指导学生想象鹬和蚌的动作与心情,说话时语气、语调的变化。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学生读故事时,教师及时点评,引导学生“读好故事”:读好故事开头,带入情境;读出情节变化,引人入胜;读好人物语气,有声有色。学生“读好故事”,为“讲好故事”做铺垫。

4.发展理解力。本文是寓言,二年级学生不需要深入理解寓意,但是课标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对故事的内容和寓意还是需要有初步的感受,尤其对感兴趣的人物事件要能发表感想。于是,教师从学生“感兴趣”入手,在课末创设续编故事的情境:那可怜的鹬和蚌,在渔夫的鱼篓里傻傻地看着外面的世界。鹬想:“我真傻,____。”蚌想:“我真傻,____。”学生沉浸于故事情境,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说出心中感受、体验与想法。教师顺势点拨:这一对傻蛋,要是早明白你们说的这些道理该有多好啊!我们可不能犯它们这样的傻啊!续编故事,情境对话,将寓意具象化,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感受,以形象感悟寓意,没有说教的痕迹。

尽管是三年级学习的课文,由于教师基于“学”的起点重组教材资源,降低理解难度,凸显识写、朗读等重点,学生没有感觉艰涩,依然学得趣味盎然。

(二)三年级教学价值

三年级学生知识经验与学习能力较二年级有所提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学生阅读能力也有新的要求,如“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据此,三年级教学时,对教材主要教学价值做如下设定:

1.继续提升识写力。三年级应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识写能力,本课只有一个四会生字“弱”,以此为点,着力教“弱”的书写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字形与书写特点,左右两部分相同,书写时左边略矮略窄,右边略高略宽,两部分既不能粘在一起,也不可太过疏离;再引导回忆学过的同类字“朋”“林”“羽”等,巩固对这一类汉字字形特点及书写规律的掌握。“夹”易读错,教师请学生查字典,发现“夹”字有三种读音,结合字典义项,引导学生明白,在不同语境中,“夹”字意思不同,读音也不同,因此,可用“据义定音”的方法记多音字;教师再引导思考发现,在表示“里外两层的衣被”时读jiá,如夹衣、夹被,在“夹肢窝”中读ɡā,其余大多读jiā,“记少不记多”也是区分多音字的方法。

同为生字教学,与二年级相比,三年级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汉字识写规律的探寻,旨在提升学生独立识写的能力。

2.着力训练概括力。利用生字教学资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啄”和“夹”这两个字,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鹬啄蚌肉,蚌夹鹬嘴”,指导方法——抓住关键字词概括;再引导学生用此方法,抓住“威胁”“毫不示弱”归纳第2、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鹬威胁蚌会被干死,蚌毫不示弱,说鹬会被饿死”;借助“相持”“一齐捉住”归纳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鹬和蚌相持不下,被渔翁一齐捉住”。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归并段意法,概括故事内容;又引导学生用扩提法概括内容:“鹬蚌相争”的经过加上“被渔夫一齐捉住”的结局,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成语可更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教师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培养中年段学生提取、整合文本核心语言信息的能力,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概述的能力,有方法指导,有实践过程,学生概括力得以提升。

3.致力发展故事力。同为培养“故事力”,三年级不仅要求学生“读好故事”,更致力于“讲好故事”。首先,借助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大致复述出来,定位于把故事“讲清楚”;接着,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有声有色讲故事”,重点指导复述鹬蚌相争相持部分,可以借用文中的基本句式“今天不……明天不……你就……”讲述,也可以加入自己的语言丰富人物对话,还可以加上表情动作活化故事中人物形象,甚至可以通过语气、语调的夸张来表现鹬蚌相争时心情、语势等的变化,使故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基于“学”的基点,“讲故事”这一教学价值在三年级又有新落点:从“读”故事推进到“讲”故事,从“讲清楚”发展为“讲生动”,循序渐进,学生的故事力在反复实践中得到发展。

4.逐渐提升阅读力。讲完故事,教师又创设故事情境:听听,鱼篓里又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它们还争吗?鹬和蚌分别会怎样说?说什么?请展开想象,用上“……不……,……不……就……”的句式或自己的语言,写写鹬蚌在鱼篓里的对话。这一教学价值的开掘,将体悟寓意与语用实践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表达力,体现了年段差异。

苏教版教材编排中,这是第一次出现寓言。初识寓言,也成为教学价值。理解寓意后,教师点明寓言特点——通过一个简短有趣的故事,传递深刻的道理,引人思考,予人启迪,所谓小故事寓大道理。学生不仅读懂了这一则寓言,也知晓寓言这一类文体的基本特点,提升了认识力。教师推荐阅读其他几则浅近的寓言,为孩子打开一扇寓言阅读之窗,引发阅读兴趣,在自主阅读中进一步提升其阅读能力。

(三)六年级教学价值

这样一则浅近的寓言故事,学生在三年级已学过,后续又学过《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多则中国古代寓言,也学过《伊索寓言》,对寓言“小故事、大道理”“穿着外衣的真理”“常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等形式特点有一定的认识。那么,《鹬蚌相争》在六年级还可以开掘出怎样的教学价值?设定怎样的目标与内容才适切?经过研讨,我们觉得六年级教学,可以多一些“类”的意识、“法”的指导、“赏”的视角。

1.认识小故事的大作用。《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苏代以此寓言委婉劝诫赵王,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教学中,复习寓言回顾寓言内容和寓意后,教师出示了这些背景资料,学生对这则寓言有了新的认识,一则寓言平息一场战争,小故事不仅有大道理,小故事还有大作用。出示学生已学《螳螂捕蝉》,了解这则寓言同样有大作用。教师顺势点拨,战国时代,由于士阶层的兴起,他们或者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或奔走于各国,游说诸侯,都必须致力于言谈的技巧,往往借精彩的寓言,使言说更具说服力。通过创设游说情境,引导学生把寓言故事放入历史背景中讲述。

出示背景、勾连已学、拓展介绍,深化了学生对寓言这一“类”文体的特点、作用等的认识,与三年级相比,阅读眼力有了新的生长点。

2.感受古今语言的风格。出示文言文《鹬蚌相争》,引导学生借助现代文和注释,推想意思,大致读懂文言文;将文言文与现代文进行比较赏析,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洁洗练,现代文语言的浅近直白。这一环节,旨在感受古今语言的不同风格,体现与三年级阶段学习的衔接与渐进发展。

3.初味中外寓言的智慧。和学生一起回顾梳理小学阶段学过以及课外读过的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以《鹬蚌相争》《狐狸和葡萄》为例,引导学生比较中外寓言的异同。经过思辨讨论,学生发现中外寓言都有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等共同点;中国古代寓言的寓意往往蕴含于字里行间,含蓄委婉,耐人寻味,而伊索寓言的寓意往往在文末揭示,一语道破,深刻精辟,给人醍醐灌顶之感。学生静思两“类”寓言,感受到中外寓言尽管形式有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教学价值的开掘,意在拓宽学生阅读欣赏的视角,初味中外寓言的智慧,指导阅读欣赏的方法,提升阅读欣赏的眼力。

4.体验改编寓言的乐趣。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鹬蚌相争》有多个版本,编者意图不同,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文本语言、结构等有一定差异。教学中,出示西师大版的《鹬蚌相争》,引导学生从篇幅、语言等方面与苏教版的《鹬蚌相争》进行比照阅读,学生比较后发现,苏教版故事简洁浅近,重在人物对话的描摹,西师大版故事生动,有环境描写,有细节刻画。比较中学生发现,同一个故事,可以改编得浅近直白,让人一读就懂,也可以改得情节曲折,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教师再引导其发现,两个版本教材将这则寓言编入的年级不同,由此明白,同一个故事,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不同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改编形式与方法,给予读者不同的阅读乐趣与享受。

教师出示《螳螂捕蝉》故事雏形,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改编故事,可以改编得浅近直白,也可以发挥丰富想象,刻画细节描摹环境,改编得生动具体。这一教学的价值在于培植学生阅读欣赏的眼力,也在语言运用实践中,使学生享受改编寓言的乐趣。

5.获取寓言阅读的方法。高年级阅读教学更注重指导阅读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本课教学,强化“比较”阅读方法的指导:与文言文比照,认识语言形式之美;与伊索寓言比较,感悟中外寓言之智慧;与不同版本的寓言比较,初悟改编寓言之趣。“比较”阅读法在实践中入心,也渐渐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比较之中,学生欣赏的视角得以拓宽,眼力得以提升。

李海林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必须由教学双方在教学实践中现实地生成出来,学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现实生成者。[3]由此观之,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删选依据也应是当下学生的学习起点与需求。因此,同一则寓言,在二年级,其教学价值主要定位于培养学生识写能力、解词能力、情境朗读能力、激发阅读寓言兴趣等的“资源”;到三年级,其教学价值主要为培养学生概括力、故事力等的“凭借”;而六年级,寓言又有了新的教学价值,成为拓宽学生寓言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勾连比较等阅读思维与能力,初步培养寓言类文本阅读欣赏眼力等的“载体”。

以“学”为基点,同样的文本,教师能发掘不同的教学价值;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同一篇课文,收获迥异;即使是学过的文本,也能看到以往学习中所看不到的风景,收获常读常新的惊喜。

二、异中求同,不同年级追寻共同的课程价值

同题异构,力求同中求异,也追求异中求同的境界。“异”的是教学目标、内容与形式的确定与选择,“同”的是课程目标与核心价值的把握与追寻。“求异”考量的是教师开掘教材教学价值的专业眼光与智慧,“求同”考量的是教师课程意识与对学科教学本质坚守的定力。

从前面的陈述中不难发现,尽管不同年级教学目标定位不同,开掘的教学价值、研制的教学内容迥异,但是,三位教师都在落实共同的语文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提升阅读能力,生长言语智慧:学习书写规律、解词方法、比较阅读法,培养概括力、故事力等,只有“点”与“序”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三位教师各具慧眼,依据学习起点,开掘适合当下学生语文能力发展需求的教学价值,不同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言语智慧、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生长,实的发展。

“求异”,并非一味地标新立异,而是以“学”为基点,形式、方法、内容求异,目标则趋同,即循序渐进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各具特色的教学形式与内容背后,是对语文课程共有的核心价值的追求。求异亦存同,可谓殊途同归。

三、异曲同工,适切的才是最好的

不同年级同题异构教学研讨,让教师们看到了同一文本在不同年级具有不同的教学价值,看到了执教者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功力,看到了不同年级教学异曲同工之妙,最主要的,是给予教师这样的启示:阅读教学在明确语文应该“教什么”,把握教材“有什么”的基础上,还必须思考“为谁教”,以此确定当下的课堂适合“教什么”“学什么”。

上述案例中,同为“故事力”培养,二年级定位“读好故事”,三年级致力于“讲好故事”,六年级则要求还原到历史背景中机智巧妙地讲述故事。每个年级学生的“故事力”均有发展,而纵向看,三个年级学生“故事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

以“学”为基点,追求的是适切的教学,“适切的才是最好的”。教师心中须有“人”——学生,充分了解估测学生的学习起点,寻找到略高于又贴近于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已懂的、自己能读懂的,不教不学;学生读不懂、读不透、看不到的地方,即阅读思考粗浅、疏漏处,学生能力缺失处、薄弱处,才最具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在这些地方驻足、咀嚼、思辨、对话,实实在在经历阅读、思考,教师点拨,学生再深入阅读思考的学习过程,学习才有挑战性、新鲜感,学生理解能力、阅读眼力、言语智慧、思维品质等才能有提高。

不同年级同题异构教学,只是一种教研尝试。但给予一线教师的启迪还是比较鲜明直观的——“教”是为“学”服务的,须转变教与学的关系,为学而教,以学定教。教师站在学情视角即以“学”为基点开掘“本”的教学价值,才能教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起点上,教到学生心坎儿上,让不同年级学生的学力、核心素养有长足、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立根.中学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特征简论[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1999(2):43-48.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

[3]李海林.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4-99.

猜你喜欢

寓言价值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