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016-02-15陆占学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组间课文评价

◆陆占学

(河北省围场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陆占学

(河北省围场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策略。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从初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出发,深入思考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应对策。

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 实效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忽如一夜春风来”,语文课上“千树万树梨花开”,学生们似乎真的解放了手脚,张扬了个性,他们成了课堂的主角。而教师要么升为“导演”“策划”;要么“沦为”“配角”“看客”。于是乎,小组合作“好、好、好”,合作探究“妙、妙、妙”,每节课堂真热闹。在这种沸沸扬扬的课堂教学“繁华现象”的背后,我们是否从中看到隐藏的诸多问题?怎样的合作才是最有效的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合作学习已经推进多年了,也可以说我们的合作学习已经进入了向“神似”发展的阶段。但目前的现状是课堂上许多合作学习有效性很低。有时候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课堂气氛看似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优秀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有的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完全忽视了如何提高合作的有效性指导。

二、对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1.教师预设不足。一是合作时机不当。新课改以来,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师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二是合作内容不当。太简单太难的问题都不适合用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用来伪装新课程的道具。

2.教师调控不力。一是没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和合作时间;二是教师没有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三是忽视合作学习中的生成材料。

3.教师评价不科学。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合作参与的程度,合作意识等缺乏应有的关注;注重了表扬激励评价,却忽视了明确问题所在的警示评价:教师评价时最多的是“好极了”“你真棒”之类的媚俗之语。

(二)学生方面

一是分组不均衡;二是合作不落实;三是规则不明确;四是被动去合作。在操作过程中的种种缺失,反而挫伤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学生被动合作得多,主动合作得少。

三、优化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教师方面

1.精心预设合作内容。要对合作的内容精心准备,对文本、学情有清楚了解,知道学生可能在哪些地方有疑问,需要合作解决问题的整合和呈现的时机亦要精心选择,多设几套预案。

2.准确把握合作时机。什么时候合作,什么时候不需要合作,是一个重要但又难以把握的问题,这就如炒菜的火候把握一样。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要敏锐地把握合作契机。

3.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使学生对所探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或知道其要求,或明确其方法。只有先个人思考后,才有小组合作的实效。

4.亲自参与,关注学习过程。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同时,老师决不是“观众”,应融于讨论之中,巡视指导,有针对性地作一些辅助工作,还应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学会融合。

5.科学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合作精神、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学生方面

1.帮学生养成高效预习的习惯,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奠定基础。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学生在自学预习过程中,不仅要自主解决课文生字、新词、重点句子,而且要对课文有一个客观的整体把握和主观的主题感悟。

(1)指导学生感悟文段意思。学生在解决了基本的阅读障碍后(字的读音、词的理解,有的词要放在文段中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应思索课文整体上讲了什么,也就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联系单元主题、课文主题感悟写作目的。学生弄清了课文内容后,引导其从单元、课文主题上思考,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赞扬、批评、喜欢、厌恶、鞭挞……只有从主题上从思考,才能明白作者的意图。

2.合理编排学习小组,明确组内分工,交给学生必备的合作技能。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3.注重学生合作过程的巡查,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4.强化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丰富评价手段增加评价效益。教师还要丰富评价手段,转变评价主体,更多地将评价主权还给学生,采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的形式促进评价效益的最大化。教师可组织小组自评,在这个小组自评过程中,学生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审视,意识到每个人在小组集体中的作用,意识到集体的事需要大家的合作,意识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合作内涵与价值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合作情感和坚定的合作意志。

猜你喜欢

组间课文评价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背课文的小偷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背课文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