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课堂途径

2016-02-15◆李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化学意识探究

◆李 颖

(河北民族师院附中)

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课堂途径

◆李 颖

(河北民族师院附中)

在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思维和训练模式的束缚下,学生长时间处于“思维懒惰”的学习状态,部分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问题意识 课堂途径 质疑习惯 质疑能力

在认知心理学中,质疑问难又被称为问题意识,是认识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由此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时至今日,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新课程实施的召唤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问题意识培养的现实需要

我国中学普遍存在着学生问题意识不强的情况。有研究者对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近半数中学生想提不明白的问题,但是这些学生中只有23.8%最终提出问题,而另外76.2%的学生由于担心老师批评、同学嘲笑等原因,想提但是又不敢提出问题。此外,很多教师往往最终都将学生的回答和答案总结为一个标准,由此而扼杀了学生思维中闪现的智慧的火花,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2.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诉求

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诉求来源于它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在对问题解决进行阶段划分时,杜威认为“遭遇到疑难或挫折”是问题解决行为的开始,奥苏伯尔和鲁宾逊提出问题解决起始于“呈现问题情景命题”,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卢家楣先生也认为只有进行“表征问题”之后,才能“设计方案”“执行方案”和“评价结果”。任何问题解决都是以提出新问题为起点的,它是问题解决活动的基础,是产生、明示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没有问题意识的问题解决是肤浅的、被动的。

二、问题意识培养的课堂途径

1.巧用教材资源,培养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是培养学生初步养成质疑习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非常好的途径。教材是师生间完成教与学任务的重要媒体工具,教材中的图、表和文字都会给学生提供很多信息,使学生们在学习特别是在自学过程中产生很多疑问和想象。

例如,在初中化学的第一课《绪言》部分,教材中的图片优美,文字内容蕴涵丰富,在这一课中即使是教师都会有很多不懂的问题,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问题就更多了。教学的过程中,我采取先给学生介绍“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化学与生活有哪些关系?”让学生感受了化学的魅力、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学们之间讨论,同桌、前后桌畅所欲言,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说出自己知道的。这些问题一部分当时就能有学生解答,但一些深奥的知识,学生们也解答不了,我恰恰由此来激励学生查阅资料,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

2.设计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程标准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蕴含了大量的实验和活动内容,在这些学生最想学习的领域中,学生最喜欢提问,也必将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如在“活动与探究”栏目中,有三处集气瓶中放了少量水,分别出现在:空气组成的测定、硫的燃烧、铁丝的燃烧三个探究实验中。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了铁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而忽略了另两个实验中水的作用,而现在则是在三个实验都结束后引导学生发现这里面的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使学生真正体会科学的严谨。

3.开放化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开放化学课程,改变了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产生疑问解答疑问。例如,本人曾尝试在《爱护水资源》一课的教学中,按如下设计:

步骤一:自学质疑(产生问题)。

步骤二:在课堂上,让两名学生把对本课的认识以演讲的方式展示给大家(回答部分问题)。

步骤三:通过竞赛再质疑。

步骤四:最终师生都解答不了的问题,大家回去查阅资料,写成书面文字,以展览的形式给出(解答全部问题)。

这一课的尝试,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不但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在其它方面师生双方都感觉受益匪浅。

4.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般来说,问题不是学生通过自己简单的思考就可以产生的,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随时随地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更需要指导学生提出好的、有价值的问题。而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在不需要做许多心理努力的情况下就能发现矛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史实创设情境。例如,在《分子和原子》一课中,教师给学生讲述德谟克立特形成分子初步概念的史实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在当时情境下想到了什么问题,使学生重温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也让学生体会质疑对科学发现的意义。

三、结语

培养和发展问题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需要学生在不同时期用自己逐渐发展成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经验来认识、研究周围的世界,需要学生特别注意周围的新、奇、趣的事物和现象,需要学生抓住疑问并围绕疑问进行分析并将其表达出来。初中是化学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化学问题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只有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问题意识,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较好的基础。

[1]林伟.培养数学问题意识和问题思维的教学实践.教学与管理,1997,(11):31-33

[2]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3]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

[4]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化学意识探究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意识不会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