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表现以及解决对策

2016-02-15安静娜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学化师资队伍危害

◆安静娜

(河北省乐亭县闫各庄镇闫各庄中心小学)

探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表现以及解决对策

◆安静娜

(河北省乐亭县闫各庄镇闫各庄中心小学)

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给幼儿教育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笔者分析了当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表现,探究了解决对策,希望我国的学前教育能够平稳发展,促使我们的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前教育 小学化 危害表现 解决对策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近几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小学化”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学会写字、学会拼音、学会算术,甚至将小学培养目标作为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幼儿的心理成长,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危害。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表现

1.影响幼儿身心正常生长,损害幼儿大脑发育。幼儿正处于生长的初始发育时期,肌肉收缩能力差,且容易疲劳和损伤,骨骼硬度小,弹性大,且容易变形,这些都要求学前教育不能够“小学化”,否则会对幼儿造成很大的影响。实践证明,过早地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长时间坐着学习、写字,不仅会使学生的身体受到损害,还会是学生的心理产生问题。幼儿会因为注意力短暂而难以坚持,更会因为坚持不了长时间的坐姿而身体姿势不正确造成骨骼畸形扭曲、眼睛受到损害等问题。另外,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健全,过多的学习任务会给孩子的神经系统带来影响,导致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不能够正常发育。研究表明,幼儿大脑发展有个“敏感期”,该时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机会之窗”。由于长期受到影视教育的影响,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施教,会关闭幼儿认知发展的“机会之窗”,将幼儿的某种天赋扼杀于摇篮中。可见,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还不能够小学培养目标的需求,他们还适合久坐,否则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幼儿神经系统发展尚未健全,且要抓住幼儿的“机会之窗”,善于发掘幼儿的天赋,使幼儿成长为具有特长的学生。

2.违背幼儿学习特点和规律,造成幼儿亚健康心理问题。幼儿都是依靠感知进行学习和生活,幼儿时期的孩童都较为喜欢游戏,对自己喜好的实物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要将游戏引入到教学中,组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认知实物。“小学化”的学前教育都较为注重知识传授,教学内容繁多,且还会经常组织考试,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这样以来,繁重的学习任务繁重,根本无闲暇时间进行玩耍,更不能奢望在课堂教学中看到“游戏”的身影。目前,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与教师都较为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幼儿就会过早地接受父母“高标准、严要求”,甚至会因为达不到预设目标受到家长的苛责,甚至会体罚,这样高压的学习环境,不仅不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还使幼儿产生厌学的心理,甚至恐惧学习。厌学情绪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长此以往,幼儿的就容易埋下心理问题的隐患,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发展有非常大的危害。

3.束缚幼儿的快乐天性,压着幼儿的个性发展。“小学化”的学前教育,会让孩子过早地面对学习压力,甚至关闭学生的“机会之窗”,使学生的幼儿时期失去色彩,失去快乐,导致整个幼儿时期被无形的学习压力充斥着。过早地向幼儿灌输系统的知识,学生任务加重,剥夺了幼儿玩的权利与时间,压抑了幼儿活泼好动的个性,束缚了幼儿的快乐天性。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1.尊重幼儿个性发展,降低应试教育影响。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可见学前教育的主体是幼儿,因此在施教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且要尽可能为幼儿创造空间,为幼儿的发展插上翅膀。目前社会背景下,确实对于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方便都需要从小着手培养,这就要求学前教育应该与小学快速对接。快速对接小学,我们可以在幼儿进入大班时,组织学生参观小学教学或者活动,让他们对于小学产生好奇和向往。

2.构建幼儿师资队伍,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要想改变“小学化”的学前教育状况,培养一支懂得学前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爱心、耐心,具备以游戏为基本教学手段,能创设良好游戏教育环境等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关键。目前,幼师师资队伍的数量有限,且质量不能够满足当前学前教育的需求,无疑会影响学前教育的质量。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为学前教育的质量提供保障。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而幼儿在学校与教师接触的时间非常长,换言之,教师的素养品质对于学生有很大影响。

3.加大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力度。教育行政部分对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责任重大,要加强对幼儿园办学的监管和指导,建立幼儿园办学的监管评价机制。要完善幼儿园办学设置标准和幼儿园教师准入标准,把好办园关和教师入园关。对于已经进入幼儿园教师队伍却没有经过幼儿教育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成长为一名满足当前学前教育需求的教师。另外,要督促幼儿园建立和实行园内自我评价机制,这是保障幼儿园健康办园、自我完善的关键因素。

三、结语

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状况不是朝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系统性较强且任务繁重的工程,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探究。

[1]吴龙.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2]王海源.浅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

[3]赵玥.让学前教育回归童年——浅论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及解决途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2).

[4]何善平,杨淑丽,张新娅.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去小学化的策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猜你喜欢

小学化师资队伍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药+酒 危害大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河南省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