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科研的导向性思考

2016-02-15黄文丽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考

黄文丽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关于高职院校科研的导向性思考

黄文丽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我省经济转型时期产业升级换代、结构调整要求逐步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导向性,为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导向性的薄弱体现在科研导向意识淡薄、科研目标定位泛化、产学研结合力度匮乏、课题设计导向不明确等四个方面;加强有关高职院校在科研规划中的宏观导向、提升科研人员的实践型科研意识、建立良好的科研转化平台是利用导向性科研成果为高职教育和经济转型发挥有效作用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科研导的向性;思考

随着闽台高校之间职业技术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 ,台湾良好的科研经验为我们所借鉴,使得我们相关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在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日渐发挥其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科研提出的新要求,把握其科研发展的新态势,进一步关注高职教育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矛盾,提高其科研工作的导向性。

一、加快推进地方经济建设要求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导向性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转移、整合的要求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恰遇产业转移和整合的契机,各地经济产业间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加强。当今,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貌似科技、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竞争,实则是人才和教育的比拼,尤其是技能型人才和高职教育与培训的竞争。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省技能型人才仍然十分欠缺,总量不足和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短缺并存。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在数量和结构方面的需求,相关高校的科研工作必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解决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索新的充满活力和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尚未充分适应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步伐,究其原因:首先,企业技术更新很快,产品技术含金量也高,特别是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态度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科研机构在推进经济建设进程中更应该顺应企业技术与工作方式的转变,提供科研理论的指导,使高职教育培养出大批能够适应企业急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人才发展的要求

高职教育科研导向性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之一,增强高职教育科研的导向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人才的科研素质、技术等级、吃苦精神和归属感等四方面成了企业吸收人才的新型的参考标准。此外,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需求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就为高职教育科研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加强了高职教育资源的共享。此外,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也是高职教育科研机构面临的严峻挑战,高职教育科研机构必须以此作为契机,制定合理的人才资源培养方向,寻求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理论与模式,增强就业能力,使人才得到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导向性薄弱的体现

高职教育科研只有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实践,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指导,才是真正实用的科研。高职教育科研存在导向性薄弱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一)科研导向意识淡薄

科研导向意识淡薄是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之一。首先,高职教育论文或专著不是数量缺乏,而是科研论文的质量不高。这些论文往往没有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企业人才需求的状况,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多数科研论文只停留于表面研究,脱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地方的支柱产业、企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无非是纸上谈兵,缺少战略性的导向性的研究。其次,高职教育的科研力量整体不强。师资力量多数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本科院校调入的教师、甚至是中专学校合并来的教师等,其学历、职称,科研水平和能力不但比较低,而且对高职教育科研的定位、作用、前瞻性认识不清,导致其科研开展的力度不够,科研活动走过场。虽然国家已经建设了示范性高职院校,重视建设高职教育的科研队伍,积极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但是整体而言,大多数示范高职院校的科研氛围还不够浓厚,科研机构不齐全,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尚未形成。科研薄弱的背后实际上是科研力量的薄弱,加上科研经费的匮乏和较少同校外、企业共同开展科研等,高职教育科研一直是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硬伤。

(二)科研目标定位泛化

由第一个意识的淡薄必然直接导致学校和科研人员研究目标定位的泛化,削弱其直接服务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高职院校科研关注的是人才预测和人才培养合理科学化的研究工程,而其研究对象和目标又和科研方向、科研水平、教师的科研能力密切相关。高职教育不同于传统研究型大学侧重研究、探索和发现未知领域的科技原理和科学技术,而是属于应用研究,即把科学理论、规律、技术付诸于实践,用于指导实践,从而变成现实的生产力。通过掌握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培养出大批服务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从而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进行科学定位。高职教育的专业和学科的设置就要有明确的目标,摈弃传统保守的学科型、知识型的授课学模式,反对盲从地追求研究型大学高端的科研思想,即希冀取得某些基础研究的重大项目上的突破性成果。只有坚持正确的高职教育的科研定位的科研思想,才能促成科研方向、科领域和系统三者有效地传承。

(三)产学研结合力度匮乏

“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本应该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的办学形式和科研模式。正确构建这个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科研的各个要素,增强科研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科学原理与技术指导实践,从而提高现实生产力;培养出服务生产、建设、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问题来自科研中,又与产、学结合得以解决,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道路。可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大多停留于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合作,科研与企业间的合作可谓凤毛麟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首先,高职教育外部的整体协调力度不够,无法调动企业关注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了解并满足企业的自身利益和需求,无法增强企业参与教学的热情,因此,产学结合流于形式。其次,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更青睐和普通本科院校进行科研合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没有频繁往来交流,导致高职科研脱离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实际,高职教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不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四)课题设计导向不明确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职教育的科研意识也不断增强。教师积极申报课题,但是这种课题的申报带有明显的科研功利心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基本上以学历、课题、论文等作为职称晋升的标准,在论文的界定上,又以论文的数量辅之以发表刊物的设定级别为标准[1],评聘职称的刚需就催生了高职教育教师热衷申报国家、省市级或院级等能列入的课题,注重申报,轻视研究,选题一味追求热点、不顾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脱离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在这种科研误区的引导下,高职院校教师不得不想尽办法成功申报课题、发表论文,多半是侧重论文撰写忽视课题探究,只盼职称顺利晋升。一旦职称如愿后,科研活动也随之消失。高职教育科研的功利色彩和功利导向成为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整体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1]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导向性的几点建议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培养大批企业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提高高职教育科研的导向性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有关高校在科研规划中的宏观导向

高职教育科研人员的科研定位模糊、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素质不高,因此,必须找准科研目标、科研定位,增强科研队伍实力,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提升科研队伍工作能力。以高职教育科研为导向,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增强科研导向性,首先,要建立并完善高职教育的科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其引航的作用。同时,建设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队伍,提高其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科研队伍的整体科研实力,真正实现科研导向的任务;其次,切实实行科研奖励机制,可以是物质奖励,抑或是精神鼓励,特别是在职称晋升时给以优先权,调动其科研的积极性;再次,科研机构要以学生的就业、技能、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的诉求为出发点,结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寻找科研定位;最后,院校领导要改变陈旧的科研工作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科研价值观,打消科研遥不可及的错误理念;提高高职教育的科研水平,加强高职教育的学科建设,抓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契机,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彰显高职教育科研的导向功能。

(二)增强科研人员的实践型科研意识

高职教育科研最终目的要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由教育理论转变为指导职业教育中不断呈现的新问题。“教育科研只有关注社会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够直面社会现实,能够紧抓当前职业教育重点问题,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现实难题,才能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发挥科学研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与引领作用。”[2]高职教育科研要密切关注现实,研究、指导高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矛盾,服务教育实践,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通;教育科研还应关注地方经济,努力寻求与企业合作契机,拓宽合作渠道,实现“双赢”;树立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模式,建立发展机制,使高职教育科研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导向服务。

(三)广建职业教育科研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高职教育科研实力不足,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高职教育科研队伍数量不足,科研素质不高;二是高职教育科研机构与外界的联系很有限;三是科研机构内部力量分散,没有向心力,无法解决众多棘手的职业教育问题,更谈不上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高职教育科研既要充分这展现自身的科研优势,又要加强和外界交流、开放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职业教育专业研究机构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领导机构的沟通、与职业院校的联络、与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社区的相互结合。[3]交流与合作平台可以多种多样:联合兄弟院校或普通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承担研发相关课题,利用对方优越的科研力量和先进的设备,丰富的研究经验等,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提升自身学术力和影响力;通过建立职业教育科研与企事业单位的互动机制,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类型出发,指导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使科研从实践中来,并回到实践,保证实用性强的科研成果的顺利产出,加强了科研的导向性。

参考文献:

[1]廖萍.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5):12-13.

[2]马成荣.科学发展观呼唤职教研究的真正转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3):19-21.

[3]李晓粤,董晓,翟国静.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科研特色[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10):61-62.

(责任编辑:马圳炜)

Thinking on the Orien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ANG Wen-li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angzhou 363000,China)

Abstract: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eriod in our province gradually improve the orien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training of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At present,the research orientation of t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is weak in the four aspects,such as the weak sen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ation,the orientation of the research target,the lack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the lack of design orientation,and so on.Strengthen universiti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plan of macro guidance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of the pract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nsciousness,establish good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platform is oriented research use play a effective role in the basic way f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in transi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ation;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17(2016)02-0081-04

doi: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6.02.0016

收稿日期:2016-04-07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2015中青年社科A类项目《闽台职业教育教学人才交流的向度研究》(JAS151036)。

作者简介:黄文丽(1977—),女,福建龙海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研管理。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思考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