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观察
2016-02-15刘峻杨梅
刘峻 杨梅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观察
刘峻杨梅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 2 581例无偿献血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 281例和研究组1 300例,对照组献血者在常规条件下进行献血,研究组献血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献血后总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54%,对照组为1.09%,两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偿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献血反应。
心理护理;无偿献血;献血反应
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人数逐年增长,但部分献血者因首次献血常产生生理或心理等方面的反应,引起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献血反应[1-2]。为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保障献血者的身心健康,血站的护理人员对无偿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十分必要[3]。本研究选取我站2013年1月~2015年12月2 581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站2013年1月~2015年12月2 581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4]。将所有献血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 281例和研究组1 300例。对照组中,男性681例,女性600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为(32.35±3.86)岁,体重50~90 kg,平均体重(68.35±7.56)kg,农村680例,城镇601例。研究组中,男性650例,女性650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为(32.41±3.27)岁,体重50~94 kg,平均体重(68.43±7.47)kg,农村680例,城镇620例。两组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户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献血者在常规条件下进行献血,研究组献血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为:(1)献血前:血站护理人员应为献血者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的采血环境,根据季节变化,做好防暑降温以及保暖措施,评估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及情绪波动,严格按照体检标准执行。对献血者态度温和,积极主动讲解现学的相关知识,耐心的回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并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献血者缓解紧张、恐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2)献血中:护理人员应根据献血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基本情况与献血者进行交流,以分散注意力,消除心理障碍,抽血时应由静脉穿刺技术娴熟的人员选择血液充盈、粗直饱满、不易滑动的正中静脉,争取“一针见血”,减少献血者反复穿刺的痛苦;(3)献血后:采血完毕后嘱献血者原位休息5 min再缓慢起来,以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献血反应,指导献血者采用科学的止血方法按压采血部位,同时为献血者提供糖水,并交代献血后的相关事项,待献血者身体无任何不适时方可离开。护理人员于献血全程应热情接待,本着“献血至上”的理念为献血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1周后电话回访,询问献血者的身体情况及服务满意度。
1.3献血反应判断标准[5]
轻度反应:献血者出现头晕目眩、恶心等症,喝糖水后给予头低脚高位后缓解;中度反应:除轻度反应外,还伴有心悸、胸闷、呕吐等症,喝糖水后平卧,吸氧;重度反应: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明显的脑缺血,抽搐、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应即刻送往医院急救。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组献血后出现轻度反应4例(0.31%),中度反应2例(0.15%),重度反应1例(0.08%),总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54%,对照组献血后出现轻度反应7例(0.55%),中度反应5例(0.39%),重度反应2例(0.16%),总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09%,两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2,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在护理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大部分献血者身体状况良好,不会发生献血反应,但部分献血者因外界刺激、精神因素、空腹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常会产生献血反应[6-7]。因此血站护理人员应在献血前、献血中以及献血后应用心理学相关知识积极主动与献血者进行交流,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支持,消除其紧张与恐惧心理,创造良好的献血氛围,减少献血反应[8]。本研究对无偿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表明研究组献血后总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54%,对照组献血后总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09%,两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2,P<0.05)。综上所述,对无偿献血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献血反应,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长久进行。
[1]赵艳杰.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5,34(6):150-152.
[2]董萍.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18-18.
[3]王霞.心理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102-103.
[4]王雪梅.优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0):6306-6307.
[5]付丽.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8):228-228.
[6]詹伟波,李诗敏.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1):1245-1246.
[7]党娥,陈晨.做好无偿献血者心理护理促进固定献血者队伍建设[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7):191-192.
[8]卢丽霞,曾娟,劳丽嫦,等.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5): 681-683.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Voluntary Blood Donors on Reducing Blood Reactions
LIU Jun YANG Mei Blood Source Branch,Blood Station of Tumxuk City,Tumxuk Xinjiang 843900,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blood donors on reducing blood reaction.Methods 2 581 cases of voluntary blood donor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1 281 cases)and study group (1 300 cases) under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control group donated blood under normal conditions,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total rate of blood donation reactions of study group was 0.54%,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09%,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voluntary blood donors can help reduce blood reactions.
Psychological nursing,Voluntary blood donation,Blood reactions
R473
A
1674-9308(2016)21-024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1.157
新疆图木舒克市血站血源科,新疆 图木舒克 84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