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乐学情境 开心学语文
2016-02-15付青月冀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河北冀州053200
付青月(冀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河北 冀州 053200)
创设乐学情境 开心学语文
付青月
(冀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河北 冀州 053200)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接受信息、处理信息敏锐而迅速,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去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一、精彩导入,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的序曲
精彩的导入,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如在讲 《桂林山水》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边看边听配乐朗诵,将学生引进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境界,使学生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在,激起他们对桂林山水的热爱和憧憬,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期待着老师的讲解。
再如,学习 《千年梦圆在今朝》时,我先播放多媒体课件,然后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 “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这样以情激情,引发学生对飞天梦的向往,飞扬的激情充满着整个课堂。
二、合作探究,不拘一格——扣人心弦的主旋律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期让学生达到对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如 《矛与盾》是一篇寓言故事,同学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但它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对个别地方的理解就有了一定难度。上课时,我就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法,找三个同学 (叙述人、卖矛和盾的人、围观的人)上台演读。他们别致的道具、滑稽的动作、通俗的台词、有板有眼的表演,引得大家捧腹大笑,但笑过之余,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给人的启迪,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我再适时点拨,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如,在教学 《将相和》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翻阅有关资料,在孩子们紧锣密鼓地准备之后,课堂上展开了一次针锋相对的争辩。
学生A:你怎样评价蔺相如?
学生B:我认为蔺相如没有真本事,他只靠嘴皮子得功受禄。
还没等学生B坐下,学生C开腔了: “不对,蔺相如抓住秦王拿十五座城换璧的承诺,据理力争,不顾个人安危,以死相拼,完璧归赵,说明他随机应变,有真本事。”学生D也接着反驳说: “在渑池之会上,秦王侮辱赵王,也是蔺相如维护了国家尊严,灭了敌人的威风,这能说他没有真本事吗?”
有理有据的回答,博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同学们在面红耳赤、唇枪舌剑地争辩中,无论是对文章内容,还是思想性都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同时锻炼了能力。
三、做好小结,入情入理——韵味无穷的尾声
课堂的最后时刻,是教学的 “收获季节”,小结的情境设置,应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效。如《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在充分体味语言的美妙、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回味劝人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后,我动心、动情地劝勉大家: “人生就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分分秒秒都是上面跳动的小小的音符,让我们大家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谱写出壮丽辉煌的乐章。”短短的几句话,在学生心里激起了一阵涟漪,课堂结尾形成一个小小的高潮,为课堂教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责任外审:石素敏 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