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灵动性

2016-02-15李秋萍冀州市第四中学河北冀州053200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品情境探究

李秋萍(冀州市第四中学,河北 冀州 053200)

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灵动性

李秋萍
(冀州市第四中学,河北 冀州 053200)

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行为为自主、参与、体验式的教学行为,凸现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有些学生虽然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在增强,可不喜欢上思品课,认为这一科的学习很枯燥。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探究现实问题。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时间,一些机会,让他们真正活动起来,让我们的思品课堂有魅力,能吸引学生。为此,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以期打造灵动的思品课堂。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自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潜藏的思维。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一般是运用一些故事、趣事、或贴近实际生活的事例、社会热点问题等,达到 “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在讲授 《消费者的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框时,我用自己的一次购物的亲身经历导入, “同学们,上周日我在商业城买了双新鞋,是处理打折的,可惜回到家后发现有只鞋后跟脱胶了,你们给老师出出主意,我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从个人→小组→自由组合(几个人)→再回到小组,为我讨论出种种方法。此时,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学习的欲望格外高涨。然后我进一步让学生讨论 “哪些解决办法是正确的呢?” 这时学生们都主动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迫切的想知道哪些方法才是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且合法的途径。事实证明,好的导入能激起涟漪,甚至是浪花;明确的任务,则能牵住学生的神经,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

二、创设情境,体验生活,主动探究

新课程理念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就能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 (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热情,教师必须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片、动画、表演等手段,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 “诱因”,以活动为载体,设疑激趣,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自主体验,互相交流,归纳迁移,主动参与,探究新知,发展个性和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例如,在讲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我创设了多个情境:选择黄宏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的片段;展示我国春运人们排队买票等车的画面;播放北京故宫景点人山人海的场面;学生自己旅游的经历……通过鲜活的事例,学生感受到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有的同学则有疑问,既然我们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为什么我们还要放开 “二孩政策”呢?然后我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分析问题,教师适时点拨,使问题得以解决。在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表现欲旺盛,参与度高涨,教学中有思维有碰撞,灵动的课堂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思想也得以升华。

三、巧设问题,环扣相扣,有的放矢

有位哲学家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正因为有疑问,学生才会思考,才会动脑。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但是要注意的是,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老师上课可以撒手不管。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必须有能力控制课堂节奏,做到收放自如。否则,我们的课堂就会是一盘散沙,看似热闹,学生积极,但是收效甚微。怎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散”而不乱,真正的让学生 “动”起来呢?我认为巧设一些环环相扣的问题,让这些问题牵住学生放飞的思维,从而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升华,不失为好的方法。如在复习 “环境问题”时,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你希望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你对我们身边的环境满意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觉得要实现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努力?作为中学生,作为小公民你又会怎么做呢?可以说这些问题一环紧扣一环,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是紧张且活跃的。学生们在积极地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并体验到参与课堂学习的快乐。所以,灵动的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敢说、愿说、能说;必须做到充满挑战、充满活力、有的放矢;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思品课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开放与生成。我们只有具有更强的感知力、辨别力、亲合力和引导力,走近学生的成长空间,贴近学生的成长实际,才能让思品课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思想认识的主阵地,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 “动感地带”,才能让我们的思品课堂充满智慧性,充满灵动性。

(责任外审:齐莹 袁成)

猜你喜欢

思品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漫谈如何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效率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