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林禅医的内容与特色※

2016-02-15郭凤鹏樊尊峰崔利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养生

郭凤鹏樊尊峰崔利宏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00)



少林禅医的内容与特色※

郭凤鹏樊尊峰崔利宏*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郑州450000)

摘要:少林禅医学是指在少林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医学体系。本文试从少林禅医的心理疗法、少林禅医伤科、少林禅医养生功法三个方面对少林禅医的内容和特色进行阐述。将少林禅医进行整理提高,对于弘扬河南中医药文化,丰富祖国医学宝库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少林禅医;心理疗法;少林伤科;禅医;养生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因中国禅宗初祖达摩曾经住锡少林,所以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祖庭。在少林寺的发展过程中,僧人长期参禅打坐,习武导引,并且充分利用嵩山当地的药材治疗僧众和附近居民的各种疾病,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少林禅医药文化。元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曾写过《少林药局记》加以记载。明代少林僧人异远真人整理少林骨伤经验,撰写《跌损妙方》一书,成为少林伤科的始祖。明清以来众多伤科医家如赵廷海、江考卿等皆宗少林伤科,形成了中医伤科学中重要的伤科流派:少林伤科。总体来讲,少林禅医是在印度医学文化和中国医学文化的基础上,经过1500多年实践融合后形成,以禅定为基本方法,运用气化、导引、点摩等手段进行治疗调养,以激活潜能、锻炼脏腑、改造体质、提升生命力为归的医学流派[1]。本文将从少林禅医心理疗法、少林禅医伤科和禅医少林养生功法三个方面阐述少林禅医的内容和特色。

1 少林禅医的心理疗法

中医学认为身心是统一的整体,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心理行为会影响身体气的运行。关于这一点,《素问·举痛论》记载:“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2]禅医也认为身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禅医认为人生的苦恼疾病,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八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导致八苦病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的内心的无明,进而导致人们贪、嗔、痴、慢、疑等心理的障碍和迷惑。要想治疗八苦病,必须破除无明,改变自己贪、嗔、痴、慢、疑的习惯,而禅观是破除无明,改变贪嗔痴等的有效方法。通过禅观的方法,人们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生命,进而建立起正确的行为方式。因此禅医非常重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认为心理的问题是导致疾病的根源,若要根除疾病,必须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改正。

唐代禅师希迁创制了一张包治百病的良方: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愈。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以前十味,若能全用,可以致上福上寿,成佛作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灭罪延年,消灾免患。各方俱不用,后悔无所补,虽扁鹊卢医,所谓病在膏肓,亦难疗矣;纵祷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况此方不误主雇,不费药金,不劳煎煮,何不服之?[3]

古代有僧人,将禅学理论应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明代医家江瓘在其著作《名医类案》中记载了真空寺老僧用禅观方法治疗邝子元心疾的病案。老僧指出:“相公贵恙,起于烦恼,生于妄想……三者妄想,忽然而生,忽然而灭,禅家谓之幻心;能昭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禅家谓之觉心。故曰:不患念起,惟患觉迟。此心若同太虚,烦恼何处安脚?”同时老僧也用中医理论对邝子元的心疾作了分析:“相公贵恙,亦原于水火不交,何以故?凡溺爱冶容而作色荒,禅家谓之外感之欲;夜深枕上思得冶容,或成宵寐之变,禅家谓之内生之欲。二者之欲,绸缪染著,皆消耗元精。若能离之,则肾水滋生,可以上交于心。至若思索文字,忘其寝食,禅家谓之理障;经纶职业,不告劬劳,禅家谓之事障。二者之障,虽非人欲,亦损性灵,若能遣之,则心火不致上炎,可以下交于肾。故曰尘不相缘,根无所偶,返流全一,六欲不行。”子元如是言,乃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心疾如失[4]。

禅医关于心理疗法的理论与实践,可以和中医身心医学相互印证,取长补短,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整理和提高。

2 少林禅医伤科

少林寺在我国除了以禅宗祖庭闻名以外,还因武术名扬四海。武术格斗,必然导致人体的损伤,因此武术和伤科犹如一对双胞胎,同时产生了。但是,少林伤科的方药经验,由于受到寺院规矩的束缚,为“技击家所密”,对外一直秘不外传。在少林寺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擅长伤科的僧医。如唐代有昙宗、志操、惠书等精于伤科。五代十国时期,福居、智广,精于伤科,善点穴治病。宋金元时期,东林志隆禅师成立少林药局,不仅为僧众,亦为周边百姓提供医疗服务。明嘉靖年间,少林僧人异远真人经过多年的搜集整理,写成《跌损妙方》一书,少林伤科的真传秘方始为世人所知。其后众多伤科学家皆宗其说,从而形成少林伤科学派。清代高僧湛举、湛化进一步补充、完善、整理少林寺伤科秘方为《少林跌打损伤秘方》。清末僧医以寺行医,擅长跌打损伤,其间撰著有《少林寺伤科秘方》、《少林真传伤科秘方》、《少林寺跌打损伤验全方》。

少林伤科之所以能够在我国众多骨伤流派中独树一帜,是因为少林伤科在理论基础、诊断、治疗方药等方面建立了一套独特且完整的医学体系。例如在气血循行方面,异远真人在《跌损妙方》中总结为血头行走穴道歌:“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若伤损,一七不治命要休。子时走往心窝丑时须向泉井求。井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心已凤头。午时却与中原会,左右蟾宫分在未。凤尾属申屈井酉,丹肾俱为戌时位。六宫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5]这一气血流注的次序和传统中医所讲的十二经脉的气血循行次序完全不同,十分值得我们去整理研究。在药物治疗方面,少林伤科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异远真人在《跌损妙方》中对伤科用药就有高度的概括总结:“归尾兼生地,槟榔赤芍宜。四味堪为主,加减任迁移。乳香并没药,骨碎以补之。头上加羌活,防风白芷随。胸中加枳壳,枳实又云皮。腕下用桔梗,菖蒲浓朴治。背上用乌药,灵仙妙可施。两手要续断,五加连桂枝。两胁柴胡进,胆草紫荆医。大茴与故纸,杜仲入腰支。小茴与木香,肚痛不须疑。大便若阻隔,大黄枳实推。小便如闭塞,车前木通提。假使实见肿,泽兰效最奇。倘然伤一腿,牛膝木瓜知。全身有丹方,饮酒贵满卮。苎麻烧存性,桃仁何累累。红花少不得,血竭也难离。”在重视药物的同时,少林伤科还重视整复疗法的应用。少林伤科重视点穴治疗。点穴治疗是指在被点之穴前面疏导,或在对称部位之穴疏导,使所闭之穴受到震动刺激而渐渐开启,所滞之气血缓缓通过其穴而恢复流行。如果被点后时间拖的太长,则气血必有一部分会凝结而成瘀血。具体手法是:左肋岔气打右肋,前行疼痛打后背。点了上穴击小腹,踢了会阴从上推。少林点穴法有一套辨证施治手法将常用的点摸、点打、点揉、点划手法归为补、泻、温、清四法,遵循《内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的治则,应用于骨折、筋伤、脱臼、内伤和各种杂病的治疗。

3 少林禅医养生功法

少林寺历代高僧不仅擅长武术伤科,也擅长功法养生,在少林寺流传着多种养生的功法。通过功法的练习,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流通气血的作用。在众多少林功法里面影响较大的当为易筋经。

相传达摩祖师看到少林寺僧众坐禅时间过长导致气血瘀滞,形成禅病,便创造了易筋经,传给少林僧人。少林易筋经中易有变易、变化的意思,筋是指经筋和筋脉。一直以来易筋经只是在少林寺内部流传。清末四川人周述官,天生体弱又失于调养,身体羸弱,尝患疫寒积滞等症。历经良医调治,畏风怯寒气短神衰等症,服姜、桂、参茸近十年,无有显验。后便跟随少林空悟禅师练习达摩嫡传功夫——易筋洗髓经。练习年余时间,身体强健。空悟禅师传给他《易筋洗髓图经》六卷有图无文,周氏遵照禅师嘱咐,于每图后加文字注释,并将禅师的口传心授,结合自己的练功心得,著成《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六卷。周氏弟子张瑶将《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整理出版。少林寺流传易筋经共十二势。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第二势:横担降魔杵。第三势:掌托天门。第四势:摘星换斗势。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第六势:出爪亮翅势。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第八势:三盘落地势。第九势:青龙探爪势。第十势:卧虎扑食势。第十一势:打躬势。第十二势:工尾势。

少林禅医学已有近千年的传承,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少林禅医进行整理提高,对于弘扬河南中医药文化、充实少林文化内涵、丰富祖国医学宝库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河南嵩山禅武医研究院.嵩山论剑少林禅武医探秘[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48.

[2]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8.

[3]释宗本.归元直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87.

[4]江瓘.名医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44.

[5]韦以宗.跌损妙方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校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4.

The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Shaolin Zen Medicine

GUO Feng-peng, FAN Zun-feng, CUI Li-hong
(Basic Medical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Shaolin Zen medicine is the medical system formed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olin Temple. This article tried to elaborate the Shaolin Zen medicine from three aspects of Shaolin Zen medicine psychological therapy, Shaolin Zen medicine and traumatology and Shaolin Zen medical qigong practice.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reasure house.

Keywords:Shaolin Zen medicine; psychotherapy; Shaolin traumatology; Zen medicine; health maintenance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杨杰本文校对:杨杰2015-11-24)

*通讯作者:pppgfp@163.com

基金项目:※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No:BSJJ2010- 42);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No:BSJJ2010- 38);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No:BSJJ2010- 39)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8.023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8-0050-03

猜你喜欢

养生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健身养生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分析
“冬病夏治”浅析
从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说”看《论语》中的养生学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浅论庄子的养生之道
试论《曾国藩家书》治家思想的主体内容
浅析洋务派家书中的养生与修身思想
缘督以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