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资源在翻转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2016-02-15车翼飞许洪军张晓峰

职教通讯 2016年33期
关键词:软件考核技能

车翼飞,许洪军,张晓峰

信息化资源在翻转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车翼飞,许洪军,张晓峰

以“数字频带调制技术”课堂教学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具体说明信息化资源在教学主体翻转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教学分析中指明了项目和教材选取的依据,根据学情分析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则具体说明了在教学模式、学习平台、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拓展等环节上如何运用信息化资源,分析阐述信息化资源在未来翻转课堂中发展的方向;教学过程则对“数字频带调制技术”课程进行情境再现;在教学反思中分析了信息化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以及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影响。

职业教育;翻转课堂;“数字频带调制技术”;信息化资源

智慧型职业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学习的泛在性、感知的实时性、资源的融合性、交互的多态性、环境的智慧性、创新的协同性、管理的精细性、决策的科学性、服务的人本性和能耗的绿色性。智慧型职业教育的特征则体现在每一堂职业技术教育的课堂上。[1]以往的“通信技术基础”课程都是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加实验箱操作的形式开展的,学生对于通信技术理论来源以及通信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通常是一知半解。为了能够让这门课满足大众学生后续通信专业课程学习的技能需要以及小部分学生学历提高的必备理论需求,在“通信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中大量采用教学主体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以信息化资源作为教学主体翻转课堂的支撑点,合理化地运用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就“数字频带调制技术”这堂课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4个方面具体说明信息化资源在翻转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一、教学分析

选取项目的宗旨是既能够独立于整门课程,形成一个技能点,又能服务于有机的系统学习。

数字频带调制技术是把基带信号变换成传输信号的技术。数字调制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中继时噪声及色散的影响不累积,因此,可实现长距离传输。[2]在实际通信岗位中,面对的主要环境就是远距离通信,因此,“数字频带调制技术”是这门课程的一个必备技能点,也同时被命名为情境模式下的一个项目名称。在课程的实践环节,能够通过仿真软件观测到数字频带调制后的无失真信号,学生作为信源和信宿通过实验系统感受具体的数字通信系统通话过程。

(一)教材分析

课程讲解所采用的教材是E-Learning立体化教材。由教研组共同完成的通信技术基础网络学习资源库中汇集了大量教学仿真软件、试题库、讨论平台等学习资源,正因为采用E-Learning立体化教材,才使得翻转课堂中的学习环节有可能放在了课下。当然,E-Learning立体化教材存在于网络中,不局限于制作者本人使用,因此,要做到即时更新、储存、利用、分配和分享教学内容或信息,同时,可利用标准的网络技术,通过电脑传送给终端学员。立体化教材的使用使学习进度可以自我调节,考核环节能够使学习更有效率,讨论平台则让同样爱好专业的人发现新的学习兴趣点,和老师之间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对接。目前存在的慕课形式为网络教育资源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每个大学每门课都有慕课就真正实现了教育公平。

(二)学情分析

通常学生分成以下两类:(1)学习型学生,能够适应信息技术下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2)技能型学生,适合仿真软件和实验系统下的动手操作。可以把不同特点的学生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各自专长。根据学生实际的能力水平,制定出3个层次能力要求,由低到高依次为:胜任岗位、解决问题和创新劳动。胜任岗位是指了解某个专业的知识,掌握该专业基本劳动技能,能胜任某个或与其相近的岗位工作,该类学生归类为技能型人才;解决问题是指会综合运用某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该类人才归类为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劳动是指了解搜索新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具有合作学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开展创新劳动的能力,该类人才归类为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三)教学目标

为了能够制定出适合岗位需求的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课程组分阶段地进行了企业调研、实践专家研讨、教研室讨论,最终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分别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3]同时,每个目标要区分个体差异,每位学生参与“多元技能理论”网络测试,根据本人的技能倾向制定学习目标。其中“多元技能”包括头脑思维型技能倾向、肢体技巧型技能倾向、操作熟练型技能倾向、有序混合型技能倾向和无序混合型技能倾向。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次课需解决的4个问题来确定具体教学内容,根据岗位工作内容来确定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确定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策略

依据传统通信技术基础课堂上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受场景、设备制约、理论枯燥难学的特点,课程组采用了T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三课堂联动”的教学模式。

(二)学习平台策略

校企合作联合开发了具有真实交互环境的仿真软件,软件系统由4个内容组成,分别是移动系统仿真软件、WCDMA、LTE和3G仿真系统。学生通过软件就能完成整个通信组网的学习,方便理解掌握3G移动通信中的技术要领,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分步教学、逐级递进方式。[4]学生学习操作仿真软件时能够感觉到像是在操作真实在网设备,软件采用网络结构方式设计开发,学生操作数据后,教师可根据课前录制题库作为标准答案评分。仿真软件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仿真软件的交互性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仿真软件考题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潜能,仿真软件操作路径的多样性唤起了学生自发讨论问题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方法策略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模拟仿真法和自主探究式教学4种方法相结合。在课堂中采用同步技术,同时,实现名师同步课堂、实验同步课堂、实训同步课堂、实习同步课堂、生产性同步课堂和活动式同步课堂。

(四)教学评价策略

教学评价采用多维评价方式,每堂课均有成绩评定,成绩评定主要由师评、互评、自评3部分组成,评价的内容包括职业素养、工作能力等,评价的平台即3G仿真软件。

(五)教学拓展策略

在课余时间学生可自行观看网络公开课、精品课网站上的视频和慕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

本次课共分成5部分进行,情境导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考核评价和学习总结。

首先通过课前3G仿真平台由教师导入本次课程任务,再由网络分发给学生端。

通过观看天线技术动画,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师提出设问,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一步探究式学习。教师提问的形式通过资讯单下发到QQ群,学生可在课前就开始做准备工作。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设问的过程,就是完成本次课学习内容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明确调制环节的重要性。这个学习过程不是传统填鸭式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寻找答案的过程。

在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下,通过观看Flash动画演示具体调制的方法、教师录制的微课教学视频,使学生对课程任务最终完成充满了信心。

学生在工作区回归任务,分组交流初次问题解决的经验和不足,在仿真软件上进行调试和验证,最后小组总结性汇报。项目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合理使用调制技术,使通信组网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双方能够通话;移动系统仿真软件中的调制解调部分解决了本次课的教学重点,LTE仿真软件中载频的设置部分解决了本次课的教学难点;作业单中开放式题目设置,使学生在完成本次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举一反三,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评价的方式采用多维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教师根据软件中题库,对学生操作评分,成绩填写在过程考核评价表中备档。最后请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并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培养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信息化翻转课堂形式是互联网下信息化主题课堂的应用之一,信息化主体课堂的形式还包括虚拟仿真实训课堂、信息化活动课堂、信息化视频课堂、信息化网络课堂、信息化空间课堂、信息化资源库课堂、信息化同步课堂、信息化通道课堂、信息化虚拟课堂、信息化数字课堂、信息化实践课堂、信息化终端课堂和WiFi课堂。[5]另外,除了采用教学主体翻转课堂之外,还可以采用教学空间翻转、教学活动翻转、教学内容翻转和教学顺序翻转等多种课堂形式。“互联网+职业教育”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回归,使高职院校的核心工作在互联网模式下有效开展,这就包括完成教师能力培养、工作管理,完成专业建设和基础建设,完成教研和科研活动组织等。

(一)信息化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上。[6]其中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课程组织与评价、教学法运用、课堂教学与管理、学习与专业发展,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包括技术与装备的运用、理解技术的应用。教师同时具备这两样能力,就能设计出一堂成功的信息化翻转课堂,从而推动“居家学习、入校实训、现场实习”职业教育三段式办学新模式的开展。具体地说信息化翻转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完成职业岗位技能形成规律研究、实验、挖掘;(2)依据职业岗位技能类别,设计素材点、内容点和教学点;(3)实施线上辅导答疑,线下指导实践。

长远的教师能力提高分成三个阶段:(1)技能形成教育阶段。掌握信息技术和装备在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方法,获取、选择、应用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教学瓶颈难题。(2)能力培养教育阶段,将信息技术与装备的应用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并提供优质、互动,可以满足虚拟仿真操练的学习资源,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3)知识创新教育阶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示范学习过程,支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实现翻转式教学模式。

(二)学生在信息化翻转课堂中的收获

从学生对信息化手段在课堂中运用的评价来看,大量动画视频及仿真软件解决了高校实验实训设备不齐全的问题,不仅能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还使得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具有可推广性。

本次课教学特色是在情境导入、项目实施、教学评价各环节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充分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信息化翻转课堂推动教学资源生产、应用生态化

1.基于网络平台下的E-Learning学习系统的多种考核形式(隐性考核、显性考核、随机性考核、过程性考核、阶段性考核、主动性考核、被动性考核、记录性考核、非记录性考核、有效性考核、无效性考核、非认证性考核、认证性考核)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测试学习成绩的方便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7]

2.基于网络平台下的E-Learning学习系统在降低实习、实训教学投入,提高实习、实训安全性,减少实习、实训污染,解决小概率事件在仿真实训时重复再现等方面,有很大的改进。

3.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院校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仿真实训与实物实训密切结合的一种新的、完全符合我国特色的、具有引领作用的校内实训新模式正在快速形成。

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是推动职业院校现代化建设的必要基础,是建立具有显著职业(岗位、工种)特征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案的必由之路。信息化网络教学手段的应用满足了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途径,满足了学生技术沉浸,从而能够服务经济,最终使系统、文化和资源全球整合。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54-56.

[2]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7):43-45.

[3]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65-67.

[4]焦建利,贾义敏.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一个研究计划[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3-25.

[5]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by,盛群力.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4(4):75-77.

[6]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65-67.

[7]高瑞利.美国教学设计理论从ID1到ID2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2):33-35.

[责任编辑陈国平]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ZJC1215052)

车翼飞,女,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技术;许洪军,男,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接入网技术;张晓峰,男,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传输系统。

G712

A

1674-7747(2016)33-0054-04

猜你喜欢

软件考核技能
禅宗软件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软件对对碰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画唇技能轻松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