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招生新常态下英语分层教学改革问题探讨
——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2-15杨智
杨 智
高职院校招生新常态下英语分层教学改革问题探讨
——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智
摘要:基于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种类变化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挑战,依据“人本主义”和“多元智力”学习理论,结合实际案例,从分层教学模式的建构、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分层教学内容的实施、分层教学方法的采用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深入进行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教学;改革路径;招生新常态
2010年,中央政治局召开重要会议,发布了新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其中,在第十一章中提到教学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该《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在将来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课程实施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学习、一刀切的教学现状。2008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提出:“高职英语课程应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由此可见,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要体现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综合素养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
一、高职招生新常态的产生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主要历经3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到1998年,这一阶段,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地位,拓展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二是1999年到2005年,这一阶段高职教育规模性扩招,确定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三是2006年至今,高职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阶段。这3个阶段的发展中,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一直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中,然而2012年开始,部分地区的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出现了大逆转,主要表现为生源压力和生源结构日趋复杂。此类现象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形成了高职院校招生新常态。
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生源主要有5类:第一类是“3+2”与本科院校分段培养生源;第二类是普通高考招考的生源;第三类是通过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的生源;第四类是通过单招招收的生源;第五类是注册入学的生源。从质量上说,生源质量最好是第一类,但此类生源人数较少。2015年,学校共招收该类考生150名,文科最高分为326,理科最高分为316;其次为第二类生源,经过高中3年系统学习,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较系统的学习方法,整体素质较高。2015年,学校招收该类考生,文理科最低分数为243.5分。第三、四、五类生源均存在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不全、学习动机不强等问题,尤其是英语基础水平现状堪忧。
二、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分别是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认为学习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终于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二)多元智力学习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英文简称“MI”)。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的能力。[2]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智力观,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的认识。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教师观是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根据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三、分层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又叫分层次教学,关于分层教学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代表性的说法如下所述。
分层教学其实与教学中常用的任务驱动、协作学习、角色体验一样,都是在英语课程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3]分层教学是通过尝试混合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多样的任务主题,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布置有层次的作业,完成等级考核,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认知能力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进步与成长的教学方法。[4]
笔者认为,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学习偏好、情感意志等差异,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支持,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已有基础上都有相应的提升。教师在设计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一般以中等学生为参考,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吃得饱”,成绩差的学生不至于太吃力。由于学生多样的学习差异是同时伴随存在的,对学生进行归类的时候,可以将多个维度作为分层的参考依据。
(二)目前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查
本文主要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师和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英语课程的教学状况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调查。对教师主要采用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分层教学法在英语课程中的运用情况,对学生采用问卷作答的形式。为了保证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笔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根据调查的目的,参考了已有的学者设计的问卷,通过不断反思和修改,最终确定本问卷主要从5个方面来设计。问卷题目的具体分配情况如下:(1)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的状况(第1、2题);(2)目前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效果的调查(第3、4、11、13、15题);(3)学生对英语课程的看法以及学习态度(第7-10题);(4)学生期望的英语教学(第5、6、12、16、17题);(5)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第14、18题)。
笔者通过对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半个月的数据收集,得到学生问卷178份,有效问卷178份。对教师进行多次访谈,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从教师访谈中,笔者获得以下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差异存在是认可的,在教学过程中也采用了一些措施去满足学生的差异,但是满足的一般是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水平差异,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也意识到学生的情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
从学生的问卷数据中,笔者获得以下信息:学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英语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取向4个方面。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更希望在课堂上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遇到困难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能够得到教师的及时关注。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学生存在的差异,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多样化的学习任务,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相对于学生的智商以及学生目前的学习基础知识而言,学生也希望教师关注他们的情感以及意志力,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四、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改革路径
生源结构的多样性,参差不齐的学生素质,对高职院校英语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掌握不同生源结构学生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提高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根据学生的差异,建构合理的分层模式
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采用“二分法”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班。[5]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对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的基础上,打破学校原有的班级建制,根据学生高考英语科目的成绩和入学后摸底考试成绩的平均值,在运用“二分法”模式将学生总体上分成A级、B级两个级别的基础上,再细分为A(一)层次、A(二)层次和B层次的3个层次的教学班级。A(一)层次班级学生是参加普通高考入学的优秀生源,其中“3+2”与本科院校分段培养学生是单独编制教学班级。这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较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经过了高中阶段系统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继续学习的愿望也比较强烈;A(二)层次班级学生组成主要是参加普通高考入学的一般生源和参加学校自主招生的优秀生源;B级是基础较弱、接受能力一般,以及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相对较弱的学生。分班时主要体现以下原则:(1)学生高考英语科目的成绩和入学后摸底考试的成绩的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序分班;(2)按照学生自愿原则进行微调;(3)第二期按照英语应用能力A级和B级考试通过率成绩或学期总成绩再次进行微调,加强层级间的流动,引进进出机制。
(二)根据学生的差异,确定不同的层级目标
分级教学中的目标分层包括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必须达到的目标,在设计的时候主要参考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标准完成基本能力的培养;提高性目标是在熟练掌握课堂学习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挑战更高层次的目标。对A(一)层次中的“3+2”与本科院校分段培养学生,为了与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的标准对接,任课教师选择以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为主,要求学生不仅要求通过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而且要求积极准备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A层次的学生要求通过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或者要求参加全国职业英语水平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B层级的学生,应选择以基础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为主。教师要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调整学习状态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热情,努力达到国家规定的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要求。
(三)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差异化的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的层级英语教学目标,采用不同内容的教材,实施模块化教学可谓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例如给3个层次的学生们设计不同的课程模块。针对A层级学生基础好、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任课教师可选择本科学校大学英语和行业英语融合模块。此模块在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中主要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注重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以会计专业为例,英语教学内容围绕高端技能型财会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参照财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行业规范,体现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紧贴财会行业的最新发展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将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财会行业业务能力有机融合,努力实现专业课程标准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B层级的学生可选择基础英语与职业英语融合模块,即选择一些以社会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单元为主、与行业基本知识为辅,注重培养学生重点掌握最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以提高生活场景中的语言基本技能。
(四)根据学生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着力构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差异,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要加强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精心设计好每节课堂教学任务,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英语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一般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来体现,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任务驱动法是英语课程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学习任务要依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设计,既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范围以及接受能力。对于简单任务的设计,主要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主,使学生稍微付出努力就能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主要是针对B层次班级的学生。中级任务主要是使学生在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后,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度比较适中。中级学习任务主要针对A(二)层次班级的学生。高级任务主要供学生在掌握了教学大纲的知识后完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难度较高,学生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完成。高级学习任务主要是针对A(一)层次班级的学生。
(五)根据学生差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根据学生差异,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1)建立分层次评价制度。各层次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构建分层次评价标准,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2)改革期末考试制度。基于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关注和评价学生学习实际过程。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习的认真程度、回答问题情况、单元自测总结情况,一起纳入学生的英语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同时对参加国家级、省级英语竞赛获奖的优秀学生可以采取加分,以激励学生平时努力学习。(3)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要求,评价不只是教师的权力,更应是学校、社会、家长、同伴、自我主动参与的过程。课程与教学评价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积极推行学生自评,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都作为评价内容。总之,不同层次的评价体系重在营造讲进步、讲成功且积极向上的氛围,即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以促进教学相长的协调发展。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改革是在高职招生新常态下,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运用因材施教理论而进行的教学改革。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因而符合语言习得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 Howard Gardner.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 Inc.Publishers, 2000.
[3]肖友荣,郑全军,符传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陈树逸.层次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尝试[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3(4):20-21.
[5]刘利平,刘红达,廖华.高职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33-36.
[责任编辑陈国平]
基金项目: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调查研究——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作者简介:杨智,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2-00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