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胃肠间质瘤手术治疗体会

2016-02-15包合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住院

包合新

浅析胃肠间质瘤手术治疗体会

包合新

目的 浅析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5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分析,分成两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开腹手术方式,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3±1.2)周,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1.5±1.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胃肠间质瘤;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2014年5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龄(40.5±8.1)岁。症状表现:腹部疼痛23例,胃肠出血18例,出现包块9例,肿瘤发生位置:胃体壁33例,胃窦1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建议分别介绍两组的基本情况],实验组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9.7±9.2)岁,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1.3±7.5)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不同,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根据肿瘤所发生的部位不同和肿瘤的大小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进行之前均需要常规的麻醉和腹腔镜观察定位,保持腹中压强,建立观察孔和操作孔,若肿瘤发生在胃体上,且体积较大,一般采用超声刀对周围的组织、神经、粘膜进行分离,采用线性切割闭合器进行胃的楔形切除。对于发生部位在胃的后壁,手术时则需要将胃翻转进行切除。如果患者肿瘤发生部位在幽门附近且肿瘤体积较大,一般选用在胃的远端进行切除。手术后按照国家卫生规定,对实验组中风险比较大的患者进行药物辅助治疗,一般选择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口服辅助。

1.3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情况、肿瘤大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患者中,对照组25例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实验组25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取出的肿瘤最大直径7.6 cm,最小2.3 cm,平均直径(4.95±1.02)cm。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实验组为4%,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最长住院时间为8周,最短住院时间为2周,平均住院时间为(5.3±1.2)周,对照组最长住院时间为20周,最短住院时间为3周,平均住院时间为(11.5±1.3)周,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切口长度为(5.17±1.02)cm,术中出血量(56.3±9.4)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5±0.4)d;对照组为手术切口长度(15.2±2.7)cm,术中出血量(106.7±15.3)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8±0.6)d。实验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胃肠道间质肿瘤发生机制

一般胃肠道间质肿瘤是免疫方向上的一种Kit蛋白发生突变,使得细胞在复制生长时表现出梭形细胞、多样性细胞等不规则细胞呈现弥漫或积聚分布,形成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间质肿瘤发生病变时,一般胃的病变率明显高于小肠、大肠、结肠等其他部位[6-9]。

3.2腹腔镜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

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通过超声定位和内镜观察,能明确的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周围组织进行确定[10]。相对于原始的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操作。在腹腔镜技术中,超声刀和细针的运用,能更方便、准确的得到肿瘤标本,利于免疫实验的进行和医院免疫检验,进一步通过免疫培育,能有效地预测肿瘤的危险程度和手术后的效果,大大提高手术的准确率和有效率[11-12]。扫描的利用可以精确的判断肿瘤细胞是否发生转移或者发生复发,了解肿瘤的基本状态和所处环境的基本形式,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技术和图像支持。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肿瘤具有很好的效果,能精确判断肿瘤的基本情况,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创伤,降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风险,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痛苦,所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肿瘤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1]罗坤,王康. 胃间质瘤手术治疗进展[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5):212-215.

[2]李进权,虞黎明.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对比Meta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5):541-545.

[3]韦振轩.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46例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4):471-472.

[4]薛安慰,符永斌,高晓东,等.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对比研究[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11):1119-1123.

[5]关玉峰,张彤.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疗效分析[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15(6):677-679.

[6]李文迪,姚宏伟,贾易木,等. 腹腔镜经胃壁胃腔内手术治疗胃底近贲门处胃肠间质瘤[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4):399-400.

[7]王亚农,周烨. 手术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临床价值[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4):395-399.

[8]程晓剑,章安庆. 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2014,29(8):975-977.

[9]连彦军,徐宁. 微创手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 62 例分析[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5,8(4):267-271.

[10]邹再军. 腹腔镜微创治疗胃肠间质瘤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27-28.

[11]连彦军,徐宁,黄传江,等. 微创手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62例分析[J].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8(4):29-32.

[12]胡凯,王明亮,冯波,等. 腹腔镜联合胃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2014,19(1):35-39.

Analysi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BAO Hex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Heilongjiang Province Hegang People's Hospital, Hegang Heilongjiang 154101,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Methods 50 case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25),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surgery. Results The average length of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3±1.2)weeks,The average length of tim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11.5±1.3)week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incis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was earli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Laparoscopic surgery, Clinical effect

R725.96

A

1674-9308(2016)14-013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14.093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鹤岗154101

胃肠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中胃肠道间质细胞所产生的肿瘤,在整个胃肠道均可产生[1]。临床治疗方法一般是药物治疗和患处切除术,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也不断进步,腹腔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给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比传统手术创伤小,患者需要住院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2-5]。本研究就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对比治疗,临床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肠住院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