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游戏元素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2016-02-15束彩云

中小学电教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效率有效性信息技术

☆束彩云

(丹阳市实验学校,江苏丹阳212300)

引入游戏元素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束彩云

(丹阳市实验学校,江苏丹阳212300)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客观上促进了信息技术走向初中课堂并成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有些枯燥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元素,能够有效克服这一弊端,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游戏元素;信息技术;有效性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在简要分析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游戏元素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游戏教学是指将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游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游戏元素有着重要作用。

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信息技术虽然重视实践操作,但是理论性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不利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运用游戏教学法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能够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

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重,在课堂上容易分心,将游戏教学引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大大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

竞争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不会合作的学生注定没有发展前途,而缺乏竞争意识的学生同样容易被社会所淘汰。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通过“淘汰”游戏和知识竞赛的形式能够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不但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健康发展。

二、巧妙引入游戏元素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游戏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将游戏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1.课堂导入引入游戏,提高课堂专注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首要环节,导入是否成功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游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从因特网获取信息》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找一找”小游戏,让学生查找“江苏省新浦市”,看谁能快速找到准确位置,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有的学生查阅地图册,有的学生翻阅词典,有的学生寻求帮助,但大多无法准确描述其地理位置。在学生信心逐渐丧失时,教师适时导入新课,利用互联网可以又快又准地搜索出其准确的地理位置,从而引起学生学习从互联网获取有效信息的兴趣,以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通过游戏导入新课,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吸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内容传授引入游戏,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信息技术理论性相对较强,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不大,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知识传授时要积极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将教学游戏融入到知识传授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学习知识,这样不仅降低了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和单调性,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打造出高效的趣味课堂。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安全与防护》一课时,该课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计算机安全和防护问题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为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实行角色扮演,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各种类型的病毒,一位学生扮演计算机,让扮演病毒的学生对模拟的计算机进行攻击,最终导致计算机的瘫痪。通过这种教学游戏性质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了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教学内容,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课堂练习引入游戏,巩固教学内容

课堂练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传统课堂练习就是教师将本节课所学的重要内容以试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填空、选择、判断、操作等,这种练习形式单调枯燥,学生练习兴趣不大,实际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将游戏引入信息技术的课堂练习中,为学生创造一种新奇、有趣的练习形式,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而且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了所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学习完指法训练后,为了提高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和打字速度,需要学生进行打字练习,由于这种练习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不大、效率不高。因此,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引入游戏,每一个键盘字母对应着一个地鼠,让学生进行“打地鼠”游戏,通过这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练习打字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熟练键盘操作,提高了学生的打字速度,使学生在玩乐中掌握了熟练的盲打技能。

4.实践操作引入游戏,提高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要求,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特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把竞赛游戏引入实践操作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课堂打造成一个展示学生个人风采的竞技场,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游戏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实践操作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强化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增强课堂实效。

例如:在教学《表格规划与修饰》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表格的美化过程时,引入“闯关”小游戏,每一个美化环节设置为一个关卡,让学生通过闯关游戏完成表格的美化,掌握表格的美化实践操作过程,并对最先完成闯关的学生进行物质奖励。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巩固了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游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教学,将游戏融入到课堂导入、知识传授、课堂练习、实践操作等各个教学环节中,从而实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巩固,在巩固中提高的教学目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孙秋林.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58-259.

[2]刘俊,祝智庭.游戏化——让乐趣促进学习成为教育技术的新追求[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69-76,91.

[编辑:庄丰源]

G434

A

1671-7503(2016)19-0048-02

猜你喜欢

效率有效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