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思考

2016-02-15杨月苹张学军王欢

中小学电教 2016年10期
关键词:空间资源专业

☆杨月苹 张学军 王欢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基于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思考

☆杨月苹 张学军 王欢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深化,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打破了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网络学习空间提出的背景、内涵、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指出教师专业能力在网络学习空间环境下具体是如何发展的,提出以优化教育教学为根本目标的教育理念。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教师专业能力

一、背景

2012年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同年9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指出三通两平台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其中就包括三通中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也表示网络学习空间是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的体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化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专业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最本质、最核心的能力也应该不断发展。在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和服务,构建新型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更好地支持教师间优质资源共享、交流协商和知识意义的有效建构,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网络学习空间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践相融合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旨在推动并落实个性化学习,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视角和机遇。

二、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内涵及特点

(一)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涵义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是指教师每人都拥有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教师可以制定自己的研修计划,通过工作室、网络课程、视频中心等进行学习和研修,把个人的研修成果在这里进行展示,空间在这里不仅仅是学习工作的场所,更是教师生活展示的一个舞台,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发布、交流和分享,从而形成一个集生活、学习、工作于一体的虚拟空间。

教师熟练掌握“人人通”平台、深度应用“人人通”资源,是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网络学习空间的高效应用将有力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因此,中学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也是提升其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

1.空间的虚拟化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跨时空、民主、开放的讨论场所,它能够克服时空方面的限制。各成员之间可以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在线互助、进行网上小规模实时论坛交互;同时能够让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交流与碰撞,从而启发教师思考、凝聚群智。

2.可管理性

在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中,教师可以对资源内容进行管理,可以基于个人意愿对各类学习资源进行创建、删除和共享,也可以自主搜索、加工和管理信息资源;同时,教师拥有完全的自主管理权,教师可自定目标、自选内容、自定步调,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凭个人喜好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参加的活动,并可自由退出某一活动。

3.以网页、平台为依托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是以一定的网页或者平台为依托,方便师生、生生、家校之间互动交流的一个虚拟空间。它能够实现在线答疑解惑、角色之间互动交流的功能,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4.个性化服务

不同主体的空间内容应该适应主体自身特征。教师网络学习适应教师主体的特征,为教师提供教学管理、资源管理等等一系列个性化的支持服务,从而促进教师个性化专业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充分的实现了资源共享,包括内容和工具之间的融通,师生、生生之间交互的畅通,教师、家长和学生数据的汇通,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的贯通。有利于知识建构、个性发展和集体智慧的发展。

三、基于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一)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指教师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知识逻辑,获得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的一种能力。[1]它是一切其他教师专业素养形成的内核与归宿。

教师的专业能力具体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利用能力、学术交流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二)基于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1.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教师网络学习空间里根据教材建立教案目录,再根据目录上传自己的教案或是添加自己创新性想法的他人优秀教案,也可以是教学体会、教育感想及反思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过程更新教案,同时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来分享自己的教案及其它教学成果。

教师在空间里进行测试,学生完成测试后并提交,教师批阅后学生进行订正,教师发布主题,学生参与讨论交流,这能够有效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实现教学创新,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2.广泛的协作学习与研究促进教师学术交流水平的提高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以网页或者平台为依托,进行答疑解惑。教师交流包括信息交流、经验共享、深度会谈如课改沙龙和专题讨论这四种方式。不同区域、不同学科的教师通过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讨论,对某一复杂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促进了双方的深度思考,更新教师的教育知识结构,丰富了教育内涵。

3.专题讨论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拥有相同学科背景、相似教学实践的老师,他们之间进行讨论,能够促进隐性和显性知识的转化。由专业研究人员、各级教研室教研员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高超的骨干教师担任主持者,各执教教师分工合作,通过同伴互助、同伴教学辅导和合作研究三种方式进行协作,科学分工、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4.个性化的服务能有效改善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

通过对学习者的认知和学习状况的数据分析,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基于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实现多元评价和分层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多元评价表现在主体多元和评价方式多元两个维度。主体多元包括教师、同学及其他访问者均可以进行评价。方式多元则包括个人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分层评价是指对智力和接受力较好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高标准严要求;对于智力中等,基础较扎实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揭示其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对于基础和非智力因素皆一般、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的学生则采用表扬的评价方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通过多元评价和分层评价的共同实施,实现全面科学评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提高。

5.多样化的共享资源提高教师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利用能力

教师是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者和使用者。网络学习空间中包含内容资源空间,其包括教师自主开发建设的资源和外部资源两个组成部分。外部资源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数据库及共享角色空间中其他角色开放的资源。[2]教师在自主设计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利用丰富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及先进的工具帮助其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6.促进教师对教学与学生的有效管理

网络学习空间具有记录一切活动和活动结果的功能。[2]教师根据空间中实现的教育数据分析和学习分析技术,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同时针对学习者的情况,对学习者的成绩、出勤、学习效果等进行有效管理。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相结合,建立起了横向互通、梯队互补、纵深递进的专业能力发展模式。通过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整合“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教师研修方式,建立起基于数字化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

网络学习空间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海量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认知工具,能够提升学习的参与度和反馈效率。但我们不能因此懈怠,而要真正将空间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为教学和学习服务[3]。

[1]朱旭东.论教师专业内涵的理论建构[J].教育科学研究,2014,(06):32-38.

[2]祝智庭,管珏琪.“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7.

[3]唐烨伟,樊雅琴.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49-54.

[编辑:庄丰源]

G434

A

1671-7503(2016)19-0021-02

猜你喜欢

空间资源专业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资源回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